你觉得45岁提前退休利于减少晚婚晚育吗?

如题所述

3月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孙维在谈到延迟退休时提出,可以推行更大尺度的弹性退休机制:例如,以现行的60岁为标准年龄,上下15岁浮动。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允许人在45岁选择提前退休。并且她认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保障功能;为缓解养老压力提供新的途径;有助于缓解出生率下降;可以恢复家庭功能;它为个人更好、更长久地参与社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那么,这一提议真的能减少晚婚晚育吗?

我的看法是不能从根本解决晚婚晚育。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人群构成不同  基数小

在2021年12月1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宁吉喆表示,中国7亿多就业人员中,在体制内就业的不到7亿,包括还在运转中的国有企业约4000万人,政府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共约4000万人。

全国公务员编制在900万左右,事业单位3000万左右,两者加起来刚好就是4000万。体制内工作的人数占比就业总人数在15%-20%之间。这一部分人群在45岁退休的确能空出一部分岗位给年轻人,但是这部分人群基数较小,想要动摇晚婚晚育的思想兼简直杯水车薪。而且这部分人你得保证能够积极的配合生育。

而体制外人群基数大,是全国就业比例的中重要角色,这部分才是真正的需要解决晚婚晚育的人群。

二、会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体制内人员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工资待遇也是不会有太大的浮动,只要工作范围之内不会有原则上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够平稳着陆。退休后没有后顾之忧,养老金足以让她们后半辈子吃喝不愁。但是像我们这些私企工作人员,没有说一辈子都只在一个公司干到老的,这也不现实。同时,私企人员会经常遇到公司倒闭等等特殊情况,45岁就退休,尤其是这个年龄的女姓,上有老下有小,光靠那点稀少的退休工资,不仅要照顾家庭支出,还要负担自己身上不断出现的疾病。这无疑是给繁重的生活雪上加霜。

三、就业压力并没有改变

众所周知,现在晚婚晚育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社会上的工作岗位竞争激烈,空缺少。工资待遇跟不上周遭的物价房价等一系列消费脚步,那么,最直接的就会影响年轻人的生育问题。没有钱怎么可能生孩子,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我自己本身就是女性,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经常的收到很多的阻力。什么工资待遇低、没有保险公积金等等问题层出不穷。在这些压力下要孩子真的很不可取。谁不想给孩子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呢。

四、年轻人的担忧

就算提前退休的人腾出了位置,上岗的年轻人一样是竞争激烈,哪个单位愿意要刚生完孩子休完产假没多久又生孩子休产假的员工,很多年轻人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生完孩子职位还在不在?孩子上那个幼儿园?上那个学校?那一个不需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做保障,你能给孩子好的房子,好的教育,好的。你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吗?

所以综上所述。作为女性而言,我并不觉得提前退休会让我产生要二胎三胎的想法,我更多的考虑是我的工资是否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能否给孩子配置一个好的学区房,能否让我的孩子拥有一个不会担忧物质基础的童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1

综合各国的做法,主要有三类:一是男女并轨,将原本不同的男女退休年龄一致起来。二是小步慢走,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三是弹性退休,将退休金与退休时间挂钩,早退少拿、晚退多拿,个人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

但是,从实践的情况看,在实施延迟退休的国家,养老金危机、劳动力不足、老后破产等问题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反而出现了社会不稳定、年轻人拒交养老金、出生率持续下滑等新问题。

首先,必须进一步认清人口老龄化的复杂性。推动老龄化的力量,并非孤立的长寿,而是涉及少子、人口迁移流动等多个因素。如果说长寿是老龄化的“发动机”,那么少子就是老龄化的“加速器”,迁移就是老龄化的“变压器”。并且,与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等趋势不同,老龄化起于人口结构这一最重要基本要素的变化。

因此,老龄化的冲击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城乡、区域和国际战略格局等几乎所有领域、所有层面。这种冲击将日益超出我们的理解和想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行延迟退休时,不可能照抄照搬国外的做法,因为国外的做法也并不完全成功,而是要立足于更全面、更系统、更复杂、更长远的创新型思考,并且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其次,以实施延迟退休为契机,全面推动工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接近9亿,短期内并不存在劳动力短缺。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早已从“量”转向“质”。劳动力市场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数量不足,而是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从长远看,随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工作的形式、渠道、标准、收入都在发生重大变革。延迟退休的核心,不是永不退休,而是退而不休。

再次,可以推行更大尺度的弹性退休机制。例如,以现行的60岁为标准年龄,上下15岁浮动。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允许人在45岁选择提前退休。这看似与延迟退休相矛盾,但其实不然。这样做有五个好处:

一是可以切实发挥社会保障的保底功能。退休与养老金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保底。让因为身体健康、家庭需要等各种原因不能继续工作的群体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有助于社会的整体稳定,有助于化解部分年轻人不愿交养老金的问题。

二是为我们缓解养老金压力提供了新的办法。虽然提前退休让一部分人领养老金的年龄变早了,但领取标准的相应降低,并不一定会增强养老金的总体压力。再加上同步选择晚退休的人,养老金的韧性可以同步增强。

三是有助于缓解少子化。少子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年轻人越来越晚结婚。而结婚越来越晚的部分原因,是年轻人参加工作越来越晚。年轻人参加工作越来越晚的部分原因,是上学的时间越来越长。上学时间越来越长的部分原因,是工作岗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套逻辑带来的一个现象就是,以往年轻人毕业、就业、恋爱、结婚、生孩子,正在从一个连续的过程割裂成不同的人生事件。通过提前退休,能够增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有助于从减少晚婚晚育的角度缓解少子化。

四是能够恢复家庭的功能。提前退休能够让更多的人早日回归家庭,从而恢复家庭对老人和孩子的抚养能力。毕竟,无论我们如何完善养老和托幼服务体系,都不如来自家人的关怀和抚育。

五是为个人更好、更久地参与社会提供了新的可能。日本等国为推动延迟退休,鼓励老龄群体再就业,往往会采取免费培训、工资补贴、税收优惠等办法。与其这样,还不如将这些钱花在提前退休上。同时,提前退休后,人可以在体力精力更充沛的阶段,更好地转变他的社会参与形式,让他更久地参与到社会之中。

最后,实施延迟退休,必须要进行更充分的调查研究,掌握不同人群的具体需求和数量。只有建立在数据上的科学决策,才能让我们的措施有的放矢,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富有中国特色、充满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

第2个回答  2022-03-11

有的。

有助于缓解少子化。少子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年轻人越来越晚结婚。而结婚越来越晚的部分原因,是年轻人参加工作越来越晚。年轻人参加工作越来越晚的部分原因,是上学的时间越来越长。上学时间越来越长的部分原因,是工作岗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套逻辑带来的一个现象就是,以往年轻人毕业、就业、恋爱、结婚、生孩子,正在从一个连续的过程割裂成不同的人生事件。通过提前退休,能够增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有助于从减少晚婚晚育的角度缓解少子化。

提前退休还有其他好处:

一是能够恢复家庭的功能。提前退休能够让更多的人早日回归家庭,从而恢复家庭对老人和孩子的抚养能力。毕竟,无论我们如何完善养老和托幼服务体系,都不如来自家人的关怀和抚育。

二是为个人更好、更久地参与社会提供了新的可能。日本等国为推动延迟退休,鼓励老龄群体再就业,往往会采取免费培训、工资补贴、税收优惠等办法。与其这样,还不如将这些钱花在提前退休上。同时,提前退休后,人可以在体力精力更充沛的阶段,更好地转变他的社会参与形式,让他更久地参与到社会之中。

第3个回答  2022-03-11

当然有利于

一是可以切实发挥社会保障的保底功能。退休与养老金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保底。让因为身体健康、家庭需要等各种原因不能继续工作的群体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有助于社会的整体稳定,有助于化解部分年轻人不愿交养老金的问题。

  二是为我们缓解养老金压力提供了新的办法。虽然提前退休让一部分人领养老金的年龄变早了,但领取标准的相应降低,并不一定会增强养老金的总体压力。再加上同步选择晚退休的人,养老金的韧性可以同步增强。并且男女并轨,将原本不同的男女退休年龄一致起来。二是小步慢走,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三是弹性退休,将退休金与退休时间挂钩,早退少拿、晚退多拿,个人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

第4个回答  2022-03-11
45岁退休利于减少晚婚晚育】3月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孙维在谈到延迟退休时提出,可以推行更大尺度的弹性退休机制:例如,以现行的60岁为标准年龄,上下15岁浮动。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允许人在45岁选择提前退休。这样可以切实发挥社会保障的保底功能;为缓解养老金压力提供新办法;助于缓解少子化;能够恢复家庭功能;为个人更好、更久地参与社会提供了新的可能。

  目前,少子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年轻人越来越晚结婚。随着工作岗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上学时间越来越长,参加工作越来越晚,这也成为年轻人越来越晚结婚的原因之一。这套逻辑带来的一个现象就是,以往年轻人毕业、就业、恋爱、结婚、生孩子,正在从一个连续的过程割裂成不同的人生事件。通过提前退休,能够增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有助于从减少晚婚晚育的角度缓解少子化,让更多的人早日回归家庭,从而恢复家庭对老人和孩子的抚养能力。

  实施延迟退休,必须要进行更充分的调查研究,掌握不同人群的具体需求和数量。只有建立在数据上的科学决策,才能让我们的措施有的放矢,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富有中国特色、充满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