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的经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1994年8月起,区委、区政府实施“工业立区”、“强镇富民”战略,国有、集体企业于2001年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成为工业经济的主体,机械制造业、电子电器制造业、化工原料制造业、五金制品业、染织化纤行业渐成规模。农业生产已从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生态农业。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19.80亿元。
1994年,全区生产总值5.89亿元,2004年增加到19.80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1994年7222万元,2004年增加到2.02亿元;工业生产总值1994年3.71亿元,2004年增加到10.41亿元;建筑业1994年1696万元,2004年增加到5299万元;商业、饮食业1994年6895万元,2004年增加到3.67亿元;其他服务业1994年5912万元,2004年增加到3.18亿元。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位居全市第一;人均生产总值44154元,增长9.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0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06%,增幅名列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2%。 工业规模
1994年,全区有区属工业企业、乡镇工业企业90个,总产值17.15亿元,上缴利税总额1.78亿元。其中高路华集团公司、美美人造皮厂、江日镜钢有限公司工业产值超亿元,高路华集团公司、江日镜钢有限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1998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全年产值下降至48.23亿元。当年外资企业投入资金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分别占36.69%、15.54%、15.50%和13.68%。而集体企业资金主要投向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分别占16.92%和11.80%。以电视机、摩托车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发展较快,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逐渐成为江海区工业的支柱。2000年,家电行业生产经营不正常,电视机产量下降,引致工业产值大幅波动。是年,全区工业总产值41.9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家,总产值28.07亿元,占当年工业产值的66.99%。2001~2002年,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行业。2003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多种行业并存的工业生产体系。当年工业总产值38.7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总产值达6.71亿元,同比增长149.31%,成为区内第一大支柱行业。区内最大的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中裕摩托车集团有限公司凭借中裕工业园新厂房的建成投产,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02.97%。受中裕摩托车集团有限公司快速发展的拉动,与之配套的摩托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如力擎动力有限公司、隆固机械厂、朝阳机械厂的生产也呈现增长态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0%以上。民营经济成为全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民营工业实现产值达26.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86%,占总产值的68.01%。全区当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其中支柱工业产值1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4.08%。2004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初见成效,工业总产达53.40亿元。全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5家,总产值43.47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81.40%。高新技术企业10家,产值13.14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24.60%。产值超亿元的有8家,其中摩托车行业3家:中裕摩托集团产值2.20亿元,中港宝田摩托车有限公司产值5亿元,力擎动力有限公司产值2亿元。电子信息行业4家:长优实业有限公司产值3.10亿元;江门建滔积层板厂有限公司产值2.70亿元,荣信电路板厂有限公司产值3亿元,诺华电子有限公司产值1.37亿元。化工行业1家:新时代粘合胶企业有限公司产值1.70亿元。8家大型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近四成。同年末,民营企业工业产值27.34亿元;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26.03亿元。
新产业基地
江海区是江门市新兴的制造业基地,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广东省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区,广东中小型电机产业基地。全区已形成电子信息、机电、化工等优势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0家,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有43家。一是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有整车生产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30多家,具有年产100万辆摩托车整车和15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二是电子信息制造业。该行业共有企业100多家,主要产品有覆铜板、电路板、电子器件等。三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09年,实现产值50.31亿元,同比增长7.36%。四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09年,该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83%。以江晟电机为核心的工业园区,已聚集了20多家同类企业,该工业园区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约占广东省同行业的35%以上。五是现代物流业。位于礼乐的江门市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产业园区规划占地9660亩,按照“市区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逐步开发建设,预期2015年建成。另外,我区还有中岸保税物流、广东德隆国际物流等较大规模的物流服务公司。
五百强企业集聚
共有5家世界500强工业企业落户江海区,分别是艾默生网络能源(江门)有限公司、赫克力士化工(江门)有限公司、西铁城精电科技(江门)有限公司、江门市福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三菱重工金羚空调器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5%,创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17个,被评为省科技进步先进城区,认定为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域。企业上市工作有新进展,量子高科公司完成向国家证监会申报IPO(首次公开募股)并获受理,科恒实业公司完成上市辅导并通过广东证监局的上市验收。
绿色(LED)光源之都
绿色光源(LED)产业基地核心园区规划占地面积为4平方公里,是广东省火炬计划半导体绿色照明特色产业基地、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江门市政府共建的全省首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光源)基地。国家半导体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中国(江门)国际绿色光源博览交易中心项目也落户我区。我区签约入园的灯饰企业有80余家,投资强度达640万元/亩以上。江海区——未来的绿色(半导体)光源之都。 1994年下半年,辖区内没有大型国有商业企业,区、镇(街道)两级政府主要管理集体及个体工商业。1995年始,先后开发文昌农贸市场、中沙市场、江南灯光夜市、江海花卉蔬菜批发市场,并对外海、江南等地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对江南水产品交易市场搬迁扩建。1994年,全区有商业经营单位2456个,批发零售总额28269万元。1995~1999年,主要是以农副产品及日用品在专业批发市场及农贸市场贸易为主。2000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已逐渐成为销售市场的重要角色。江海区利生汽车城等几家汽车销售公司销售额的大幅增长拉动消费零售总额的增长。同年国有制商业已退出市场,当年批发零售总额63082万元。2004年为52090万元,商业企业803个,个体户2931户,从业人员88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