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童年时的伤害

如题所述

化解童年时的伤害是一个长期而且需要耐心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和接受过去:首先要认识和接受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伤害,不要回避或否认它们。

    找到支持系统:寻求亲朋好友、心理健康专业人士或支持团体的帮助,分享你的感受和经历。

    寻求心理治疗: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可以提供具体的心理疏导和治疗,帮助你处理过去的伤害。

    学会放下和原谅:学会放下对他人的怨恨和愤怒,尝试理解他们的立场,也让自己得到解脱。

    培养自我价值感:通过学习和成长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和自尊,让自己感到更有价值。

    建立健康的关系:努力建立健康、亲密的人际关系,让自己感受到被接纳和支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运动、睡眠和放松可以帮助保持身心健康。

    寻找心灵疗愈活动:如写日记、绘画、冥想等可以帮助你释放情绪和恢复内心的平衡。

    耐心和自我关爱: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不要过于苛责自己,给自己一些爱和宽容。

    寻求专业指导:如果情况非常严重,可能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

    记住,每个人的经历和情感都是独特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步骤。如果在化解伤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犹豫寻求专业的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8
①想起来真是很惭愧,甚至也感到无地自容,在我童年时期,一个人在家感到孤单时,多次我都非常自私自利的去敲我家附近女同学肖秀丽(化名)家的门。也就是说,那时,我也总是“不请自来”而不自知,或者说,我在那个当下并没能及时意识到自己这类行为已经伤害了她!举个例子,由事后她对其他同学的诉苦得知,大概意思如下,她原本是想写作业,或者看电视,我未能征求她的意愿便敲门,她也不好不开门,直到事后我才后知后觉般得知,我来了后,她的计划被我无意识间干扰了。客观分析,肖秀丽也不太善于言说和交流,或许因此,她对我感到不合心意的地方一次次的压抑在了心里而未选择沟通。从一种自我反思的视角来说,是我太贪婪了,更细致的说,我太贪小便宜了,我不应该这般对她。那时,我贪婪的去她家为了吃她的食物,这食物本来就是她的,我占了不该占的便宜定会受到天谴,只要是人,做了伤害他人的事,在潜意识中都会有负罪感,显意识层面总是习而不察、意识不到,潜意识中的自己会感到不安与焦虑,甚至自己饱受自我良知层面的煎熬……

  ②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应激微反应课程主讲人姜振宇曾说:“一个人自己状况越好,就越对别人好,也越包容,而所有苛刻的行为模式,一定来自于自己的苦难,那是一种反噬心里。”我终究自食恶果了,我对秀丽的伤害都回到了自己身上。我种恶因得恶果,恶业力感召恶人。刚入社会时,我也有自己的种种压力,尽管我知道还有许多人压力比我大许多。那时的我,也常在家里准备工作前期的事,可也真是总是被一个公认了的常占他人小便宜的亲戚骆淑惠(化名)强制性占小便宜,换句话说,骆淑惠也老是不电话通知或者不微信预约诸如此类的就把孩子带到我家留给我带,带过小孩子的人都知道,小孩子太小时必需有人看着。骆淑惠这类做法真的是负性影响和破坏了当时的我的学习计划,本来我也准备看书学习,由于恶业成熟时感召到的被骆淑惠中断学习时间较多,导致我工作上的准备不够充实,多次实质性的影响了工作进度。真是惨痛的教训!唉!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总之,我曾经对秀丽所做的不请自来般伤害性质的事件还真是在某种维度上和而骆淑惠不请自来非常重合、很相似。真是报应!《易经·坤卦·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③曾经太年轻,那时做建材类营销,实习期间,我总是也只看见了眼前的利益,而也未能真正的考虑他人感受。譬如,工作时间范围内,我看见上司正在看电子书,我很愚蠢的走到他面前说出我的疑惑请他解答,一次又一次的惯性打断了他看书的进度。当时的他比较耐心,他也认为是我不懂事而没有怪罪我。事后回忆时,确实是没能以重礼节的方式询问他:“在忙吗?等你愿意时还望解惑。”根据因果规律与吸引力法则以及力与反作用力,我的这类负面行为也回击了我。我最近在看电子书时,奶奶也中断过我好几次,原本已经有了一些灵感,一被打断灵感就没有了。我个人坚信这也是恶有恶报。在罪恶中游泳的人,必将在悲哀中沉没。曾经的我那种只顾蝇头小利而打断他人工作进度的恶意何尝又不是种罪孽?善恶到头终有报,远走高飞也难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全部都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