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公积帐户和实收资本帐户的区别

我分不清楚这两个帐户的作用与区别...请帮我详细说明下...

一、实收资本的概念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为什么投资者设立企业首先必须投资资本,这是由我国有关法律所规定的。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设立企业法人必须要有必要的财产;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企业申请开业,必须具备符合国家规定并与其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我国《公司法》规定,在有限责任公司中,以生产经营或商品批发为主的,其注册资本不得小于50万元,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其注册资本不得小于30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其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0万元,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1 000万元。

这里出现了三个概念,一是注册资本,二是实收资本,三是投入资本。它们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注册资本是企业在工商登记机关登记的投资者缴纳的出资额。我国设立企业采用注册资本制,投资者出资达到法定注册资要求是企业设立的先决条件,而且根据注册资本制的要求,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实收资本即为法定资本,应当与注册资本相一致,企业不得擅自改变注册资本数额或抽逃资金。投入资本是投资者作为资本实际投入到企业的资金数额,一般情况下,投资者投入资本,即构成企业的实收资本,也正好等于其在登记机关的注册资本。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投资者也会因种种原因超额投入(如溢价发行股票等),从而使得其投入资本超过企业注册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而应单独核算,计入资本公积,在国外,不少国家将其称之为“额外投入资本”或者“超面额缴入资本”等。

二、一般企业实收资本的核算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如投资者可以用现金投资,也可以用非现金资产投资,符合国家规定比例的,还可用无形资产投资。

(一)企业接受现金资产投资的核算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现金投入的资本时,应以实际收到或存入企业开户银行的金额作为实收资本入账,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对于实际收到或存入企业开户银行的金额超过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二)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的账务处理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时,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收资本入账,在办理完有关产权转移手续后,借记“固定资产”、“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对于投资各方确认的资产价值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三)企业接受外币资本的核算

接受外币资本投资主要是针对外商投资企业而言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接受外币资本投资时,一方面,应将实际收到的外币款项等资产作为资产入账,按收到外币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另一方面,应将接受的外币资产作为实收资本入账,但在具体折算时,则应区别情况,按照投资合同中是否约定汇率而定:

1.如果投资合同中约定汇率的,应按收到外币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合同约定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将外币资本按约定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与按收到外币当日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科目。

2.如果投资合同没有约定汇率的,应按收到出资额当日的汇率折合人民币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四)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投资的核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者在合作企业合同中约定合作期满时合作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归中国合作者所有的,可以在合作企业合同中约定外国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内先行回收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既完整反映企业的原始总投资情况,又及时反映已归还投资的情况,应对已归还的投资进行单独核算,设置“已归还投资”科目,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实收资本的减项单独反映。企业在归还投资时,按照实际归还的金额,借记“已归还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三、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核算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全部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它与其他企业相比,其显著特点在于将企业的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本。股票的面值与股份总数的乘积即为公司股本,股本等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了如实反映公司的股本情况,股份有限公司应设置“股本”科目进行核算。

(一)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股本的核算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在核定的股本总额及核定的股份总额的范围内发行股票。当公司发行股票收到现金等资产时,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贷记“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二)境外上市公司和境内发行外资股公司股本的核算

境外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在收到股款时,应按照收到股款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股票面值与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贷记“股本”科目,按照收到股款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按人民币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四、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股本的核算

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按规定转为股本时,应按该债券的面值,借记“应付债券——债券面值”科目,按未摊销的溢价或折价,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债券溢价、债券折价”科目,按已提利息,借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按实际用现金支付的不可转换股票的部分,贷记“现金”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科目。

五、企业资本(或股本)变动的核算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企业资本(或股本)除了下列情况外,不得随意变动:

一是符合增资条件,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增资;

二是企业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

当企业发生上述两种符合规定的资本(或股本)变动情况时,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一)企业增资的核算

1.企业接受投资者额外投入实现增资的核算

在企业按规定接受投资者额外投入实现增资时,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或其他资产,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增加的实收资本或股本金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两者之间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2.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核算

在企业采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时,企业应按照转增的资本金额,借记“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

3.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核算

在企业采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企业应按照转增的资本金额,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

4.采用发放股票股利方式增资的核算

在股份有限公司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采用发放股票股利的方式增资时,公司应在实施该方案并办理完增资手续后,根据实际发放的股票股利数,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科目,贷记“股本”科目。

(二)企业减资的核算

在企业按照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时,应按照减资金额,借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企业股票方式减资的,应按照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减少股本,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超过面值总额的部分,依次减少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借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以及“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应按照股票面值,借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二: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投入的,但不能计入实收资本的资产价值,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由投资者享有的资金。
资本公积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资本公积的用途是转赠资本。
资本公积从来源上看,不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本质上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资本公积主要用途是用来转增资本,其明细科目有八个,其中不能直接转增资本的有3个。
二、有限公司创立时,出资者认缴的出资往往与注册资本一致,不会产生资本公积。在有新的投资者界入时,投入的等于按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计入实收资本,超过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这点与长期股权投资中的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区别开来。
三、企业接受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在办理产权转移手续后,按投资各方确认的资产价值作为实收资本,确认的资产价值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四、股份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要确认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发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发行费用,减去发行期间冻结期间产生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没有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支付发行费用的部分,直接计入财务费用,不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五、企业为减资等目的,回购本公司股票,属于所有者权益变化,回购价格与所对应股本之间的差额不计入损益。依次冲减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等科目。如回购价格低于所对应的股本,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六、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按形成资产并留存企业的计入资本公积,形成资产后上交的部分不计入资本公积。对未形成资产报经核销后(费用化)不计入资本公积。
七、具体核算规定:1、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先全额转入资本公积,计算应交所得税时再另行调整。2、接受现金损赠时也是通过待转资产价值进行核算,年底再进行所得税的计算。3、企业改组时评估增值应调整资产账面价值,同时在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金额计入资本公积。4、评估日与调账日不一致时,是以调账前的账面金额为基础,评估增值的用加法,评估减值用减法。如果这期间数量发生了变化,已减少的数量评估差额不再调整,需要调整的是在调账日仍然保留在企业中的部分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实践中是计算原材料增值率。5、会计核算上,未分配利润是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的。收入与成本通过本年利润归集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然后进行分配。分配时采用利润分配的其他明细科目。
八、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是当企业对其被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变动影响其所有者权益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增加的资本公积,以及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