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为什么建议删除《背影》?

如题所述

秋实君(朱自清号秋实)其文可比成容,其意直追后主。绳之以墨,佐之以理,《背影》一文为民国时代中国文坛言情达意之佳作,其事虽平,其意出然,焉能出之以典。总而言之,《背影》文达意切,不能删除。

其实,在谁的心中没有这样的一个“背影”呢?小的时候,父亲那魁梧而又悠长的背影永远是你我对于家乡、对于亲人的寄托,而我们对于父亲、对于家乡、对于亲人的距离也正像父亲在阳光下的背影一样,渐渐拉长,但是其不凡之处就在于其余韵悠长,至今,仍让我们念念不忘。

一个“背影”的故事,也是那样的耐人寻味

第一次读到《背影》,是在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上,也许是少不经事的缘故,通读下来,和大多数文章一样,并不知道文章在写的是什么,就像在跟一个小学生讲逻辑学,看似明白了点什么,但还是一头雾水。还笑道,无非是简单叙事,“不就是说了一个坐火车前,父亲给我买橘子的事情吗?”,现在回想起来,还有几分的可笑。

一个父亲的背影,让朱自清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的是父亲对他深深的爱。那一段中:“他两手向上攀,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示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动作体现出的爱是多么的伟大,是谁也不能真正感受的,但同时,也是谁都不能不被感动的!

在父亲眼中,虽然已经二十岁了,但是他(朱自清)还是孩子一般的存在,而且,他的儿子永远是最重要的。父亲的“背影”就在这样的时刻可以让任何人的面颊被眼泪打湿,心中久久的不能抹去。同样,我们也应该明白,父亲在任何人的心中永远是“背影”一样的存在,伟岸又绵长,父爱无言,其意深长。

文达意切,焉能去之

众人皆知,朱佩弦(朱自清字佩弦)之作清新明快,尤善言志表意、书怀抒情,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典范”。朱自清其文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之的初创之作,其文学价值虽不及“红学”、“兰学”那样可以自成一派,但是却具有同样的文学价值,永远值得后人研究学习。

如果《背影》一文也在课本之中删除,整个初高中课本之中剩下的朱自清的文章就只剩下那“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这些白花”的《荷塘月色》了,岂不令人惋惜。

经过初步的了解,支持将《背影》删除出教材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丁启阵的理由主要是,文中朱自清的父亲在买橘子的过程中穿过铁轨的路线是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的,这样会给当下的孩子们造成严重的认知错误。第二、朱自清对于父亲的形象描写得不潇洒。

其实,这两条理由都显得难以让人信服。第一次听到此事时,身边的朋友对于这件事,他的第一反应便大跌眼镜、甚至有些无法理解丁教授为何这样。

首先来说第二条,身为大家,难道朱自清真的不会描写吗?他完全可以把父亲描写成一个潇洒利落的男子,但是为什么是文中的那样?细想一下,这是一个人到中年的父亲,这不就是真实的父亲形象吗?再有,也许正是这样的形象更能表达对父亲的情感。正是父亲跨越铁道的笨拙、费力、步履蹒跚,才能衬托出父亲对自己的爱,愿意付出。

再说第一条,难道百年之前的交通规则能将今天的与之相提并论吗?一百年之前的火车还是在车上买票检票的,也没有今天规模巨大、管理完善、设备齐全的高铁车站,而且,这样的行为在当时不算是个例。对孩子们造成认知错误,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孩子们讲解清楚不就行了吗,其实,用不到将《背影》这样一篇优秀的文章直接删除出课本之外。

再有,当下乘坐火车有严格的规范,对火车站的设施布置也有严格的规定,根本就用不到横穿轨道。这样说,岂不是避重就轻,完全偏离了文章的大方向,应该将其重点放在文章的文学价值、及其中表达的深沉的父爱。

读文重意,虽百遍亦不倦

当下的人已经有很多人不会读书了,在当下图画传媒等媒介和电子阅读等方式的冲击之下,我们的邻国俄罗斯的人均年读书量仍然高达50+本,反观我们中国人的读书量已经少得可怜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还是中国学生所贡献的。就在当下这样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对于读书的“精”和“量”的追求已经不是非常现实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背影》这样的短篇的优秀作品就不要再删减了。

当代中国著名作家王蒙说:“年轻人就应多读一点难懂的书”,《背影》一文在这方面虽然算不上是一等的,但是读书贵在思考,在这方面,《背影》恰好就是这样一篇值得所有人去深度挖掘的文章。文章虽然平铺直叙,但是,平淡中出奇。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利用大量的描写展现了父子关系中最真挚的一面,想必包括作者在内,大多数人都是在这样的“背影”时刻才真正体会到了真正的父爱。

最后对于《背影》这篇文章,还是那样,应该注重发掘其背后的文学价值所在。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在于其利用叙事和描写的手法,在平淡的行文之中,传达出真挚的父爱,展现了作者不凡的写作能力,对于其中的某些细节就不用那样地吹毛求疵了。

经典永流传

像是《背影》这样的文学经典作品,是值得永远流传的。能够被选中进入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必定是经过反复检验推敲的,绝对不是仅仅靠作者朱自清本人的威望地位就能决定的。难道就因为这样的两条理由就被剔出中学语文教材吗?显然是不行的。

与此想象的是,在当下的教育界中存在的一种“去鲁迅化”倾向,其中的原因竟然是,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讲解困难,而且重点段落很多需要背诵,加重了课业压力,令广大中小学师生苦不堪言,觉得在这些文章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比较浪费。但即便是这样,鲁迅最经典的文章像《少年闰土》、《纪念刘和珍君》……一直在中小学的课本中。

在学习鲁迅文章的时候,有一个这样的情节,已经长大成人的闰土见到了“我“叫了声“老爷”,结果,“我”的母亲让闰土还叫“迅哥”,难道小的时候还叫“周樟寿”的“我”就有了“鲁迅”的笔名了?更何况,鲁迅的笔名有上百个之多。如果是鲁迅的那样晦涩的文章被删减了,那么《背影》这样简单得多的文章还要删减,最后还剩下什么呢?

父亲的“背影”就像一首余韵悠长的婉转歌曲,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寄托着父母的爱和家的温暖,让我们在心中久久不能忘怀,也永远不能忘怀。

《背影》一文传达出的深深的父爱之情,是其真谛所在,也正是“父亲”穿过铁路为“我”买橘子的事使文章故事情节达到了高潮,并且也正是在这里,父爱的无言与伟大被表达的一览无余、意味深长,所以,此文章不能删除出教材。我心中的《背影》也永远不会消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1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中学生的投票测试中得票率很低,结果有不少专家、学者建议这这篇文章从教科书中删掉。中学生不满的理由很简单,“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
第2个回答  2021-01-21
至于丁教授为何强烈地要求将这篇被诸多学子奉为朱自清大作的作品删除,理由是“父亲的行为,危害了铁路安全,影响了火车的安全运行。而父亲的形象也不潇洒,更不符合高大上。”
第3个回答  2021-01-21
因为书中有一段描写是翻栏杆的,而这是违反交通规则的的,出现在课本上不利于教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