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的真实身世如何?刘邦为何不给戚夫人安排退路呢?

如题所述

戚夫人与刘邦剧照

从清代诗人田雯的《咏古》中可以看出,田雯是在讽刺刘邦,他认为项羽兵败没有选择,只能让虞姬死,而刘邦是胜利者却没有保护好戚姬,所以刘邦应当为戚夫人的死负直接责任,那么田雯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刘邦晚年,在他的后宫中发生了一场残酷的夺嫡之争,最后以吕后的完胜和戚夫人的完败而告终。刘邦生前已经预料到戚夫人母子的结局,并派周昌保护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但是却没有给戚夫人安排后路,最终导致戚夫人被虐杀。

刘邦生前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不惜任何代价,铲除异姓诸侯王,还搞了个白马盟誓,非刘姓不能为王。后来吕后封诸吕时,遭到大臣们的反对,所以说刘邦为了保护自己的江山不落入他人之手,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但是他却在保护戚夫人上做得不够,至少没有努力过。

如果刘邦给戚夫人预留一道诏书,在危急关头,戚夫人可以拿出刘邦的遗诏为自己保命,但是刘邦却没有这么做,那么刘邦为什么不给戚夫人安排后路呢?首先要从夺储之争说起。

吕后剧照

(一)刘邦立太子过于草率,先立后废困难重重

汉二年四月,刘邦彭城之战战败后,仓皇而逃,来到戚家村,刘邦感觉很累,于是坐下休息。不一会儿,刘邦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是项羽的追兵。

在危急关头,刘邦看到一户人家院子里有一对父女,刘邦走上前去,告诉父女二人,他被人追杀,姑娘好心将他收留,并让刘邦躲进枯井里。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刘邦脱离了危险,刘邦为了报答父女二人的救命之恩,透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娶了这位姑娘,她就是后来的戚夫人。

汉二年六月,刘邦此时只有两个儿子,即庶长子刘肥和嫡长子刘盈,刘邦在只有两个儿子的情况下匆忙立了刘盈为太子,此时刘盈只有五岁。

随着刘盈一天天长大,刘邦觉得刘盈仁弱,不能担当大任,在这期间戚夫人为刘邦生下一子,取名刘如意。有了刘如意以后,刘邦越发觉得刘盈没担当,慢慢地就有了废太子的想法。

刘邦东征之时,吕后留守关中,而戚夫人常常跟随刘邦出征,日夜在刘邦面前哭泣,要求刘邦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自此戚夫人公然走上挑战皇后之位的道路,而且也得到了刘邦的支持。

当刘邦提出废立太子之后,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太子是国家的根基,根基动摇了便会迎来动乱,尤其是叔孙通,他以死相谏,刘邦无奈之下只好跟大臣们说:“我是开玩笑的,你们别当真”。

在封建社会废长立幼是关联到国家的大事,选立容易,废黜艰难,选立太子时,大臣多半不干涉,但是想要废黜,除非太子犯下大罪。如果刘邦不那么匆忙的立太子刘盈,而是等到对孩子有所了解以后再做决定,那么立刘如意相对而言要容易得多。

刘邦剧照

(二)刘邦一直大力支持戚夫人,为何最后选择单方面停战?

刘邦废立太子的消息很快传到吕后那儿,吕后惶恐不安,一次刘邦与大臣们商量废立太子之事,遭到周昌的强烈反对,吕后在旁边偷听,退朝以后,吕后见到周昌立即跪倒在地感谢周昌。

后来吕后准备找大谋士张良商议,但是张良向来不喜欢多管闲事,要想让张良献计,谈何容易。于是吕后让自己的哥哥吕泽半路劫持张良,吕后为了让张良出谋划策,可谓是死缠烂打。

张良无奈之下替吕后出了一个主意,他说:“商山住着四位白胡子高人,皇上先前几次请他们出山为官,都遭到拒绝,如果太子用谦卑的语言带着厚礼请他们出山,或许事情会有转机。”吕后依计而行,成功把四位老人请出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山四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