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断句

如题所述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文言文断句技巧:

1、利用古文化常识断句

利用古代文化常识来断句,如姓名称谓、官职升迁、宗教礼仪等。

如:“董宣,子少平,陈留围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这两句话中涉及到了姓名、地名和官职,利用这些姓名、地名和官职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2、利用修辞断句

在文言文中,排比、对偶等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讲究对称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色,这些特征也为我们断句提供了依据。

比如:“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3、虚词断句

文言虚词是断句的重要标志。有的常用在句首,有的常用在句末,利用这一特点,找到虚词,有助于我们断句。

比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段话中,用在句首的“夫、以、则”等字,用在句末的“焉、也”等,都为我们断句提供了参考。

文言文断句在古代被称为句读,由于古人写文章是不加标点符号的,读者要想读懂文章,就得首先学会句读。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通读全文,在理解和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断句,因此给文言文断句也成了一道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经典题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07
《归去来兮辞》全文断句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