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北朝鲜在历史上有否发生过冲突?

如果发生过,大致原因是什么, 大致过程怎样?

中国的韩鲜是两个典型的东方儒教国家,即使背地里咬牙切齿的恨,表面上永远是光鲜的。自上世纪中国承认韩国(对朝鲜讲不仅突然而且绝对不可接受)以来,两国关系就进入到实质性的冰点。只是金氏父子较之越南领导聪明的多,打落牙也要往肚子里咽。这从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支差1票落选就可以清晰的看出来,当时我们自认为朝鲜是铁哥们,根本没有必要做工作拉选票。结果就是朝鲜的1票投给了澳大利亚,中国奥委会的苦涩现在可能还没有退去。人家也确实没做错什么呀,但这件事很说明问题。另外,就在大陆同韩国打的火热的关头,朝鲜宣布同台湾建立经济往来的办事处,虽然实际上没干什么,但它表明的是一种政治态度。目前朝核危机,其实对中国而言是非常棘手的,甚至比伊朗难处理的多。一方面,中国对朝鲜的思想老化不满意,认为对方正处于我们的20世纪70年代,但出于战略考虑朝鲜又是对美的缓冲地带,不能不管。管又管不到位,因为朝鲜已经将中国视为敌人,某种程度上可能它更愿意同美国直接接触。因为美国是个非常实在的国家,比较透明。打个比方,甲只认钱;乙口头上意气千秋,实际上如果你不按他的意思办,绝对给你小鞋穿,还让你说不出道不明。你愿意同谁打交道?但朝鲜目前因为政治上的孤立,根本得不到世界上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只有中国是颗大树,至少名义上还在支持自己,所以还不能同中国翻脸。

现在,朝鲜的问题关键在于其自身。名义上的民主制度事实上的封建家长制,金日成的生日称为太阳节,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是中国历史上皇帝诞辰的翻版。在这样的形式下任何可能触动其皇权的行为都是不可容忍的,但现实是同南方差距越拉越大,不改革只有崩溃,改革又不可避免的要触及金氏政权的君权神授。它期望的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统一半岛,但自己也明白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拉上中国帮助它的半壁江山不倒。但中国一来目前没有这个精力,二来对其现状不满,最好就是别出事少给中国找麻烦。

从现实分析,笔者认为有2种可能:

1.由于金正日健康状况的变化导致半岛局势的突然改变。这样的结果将是东、西两德统一的翻版。韩国存在改变同中国关系的可能,现在同中国友好那是由于事实上有求于我们,统一后就难说了。再有,美国的势力不可避免的将直接同我国交锋,那时会感到缓冲地带的可贵。当然,我们的实力也在增长,并非一片悲观。

2.金氏政权的平稳交接(找到理想接班人)。分裂将继续持续下去。中国会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但是前提是朝鲜不同美国闹翻,这又是比较难办的。关键还是自己的实力必须在20~30年内有一个根本性的壮大,收服台湾,先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剩下的就可以好好打朝鲜牌,作为筹码获得更大的利益。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16135481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27
朝鲜民族的主源,或者说朝鲜半岛最早的居民是韩和秽。他们的先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居住在朝鲜半岛。韩种族属于南方蒙古人种,居住朝鲜半岛的南部。秽种族属于北方蒙古人种,居住在朝鲜半岛的北部。韩、秽两种族早就人口众多,并创造了灿烂文化。
七十万年前: 朝鲜半岛开始有人类定居。根据传说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后代檀君王俭於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统治朝鲜1500年之后退位成为山神。此传说记载於《三国遗事》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在史籍上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著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燕人卫满取代。其后代箕准逃至南方,与三韩合流。据说三韩中的「辰韩」便是箕子后代。
高丽,朝鲜时期,由於儒学兴盛的关系,箕子朝鲜是受到极大的推崇与赞赏。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
目前没能够考古学的考证,在朝鲜、韩国历史学界上不承认箕子王朝的存在
根据史记,燕国的将军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功灭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
公元前82年,因为古朝鲜人和当地部族的抵抗,废止临屯和真番的两郡。公元前75年玄菟郡迁移到辽东。乐浪郡,在朝鲜半岛北部迁移很多次,王莽政权的新朝时乐浪独立,在公元30年东汉(后汉)朝廷收复乐浪郡。 在东汉末年,辽东的公孙氏(《三国演义》中有公孙渊)分乐浪郡南部设带方郡, 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土著的韩人建立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倻等小国,并且接受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的加入。
由于汉朝解体,进入三国及后来的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大战乱,虽然西晋,十六国时期的鲜卑慕容氏的前燕都曾控制过原来汉朝在朝鲜北部的领地,但最终还是因为集中注意力在中原的争夺而逐渐丧失了对该地区的控制力,于是,在中国东北南部形成了高句丽王国,并逐渐强大,最强盛时曾控制中国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原”汉四郡“地区;与此同时前1世纪中叶,辰国也开始解体。其旧领内出现的新罗、百济开始日渐强盛,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 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朝鲜前三国时期” 在公元前后(《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三大政权:新罗(前57年-935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在半岛南端还有伽倻等政权。各国互相攻伐,同时也出现了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 百济是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百济依靠向中国南朝各代朝廷遣使朝贡的方式,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
第2个回答  2008-08-27
公元670年至675年,唐朝与新罗爆发了一场在两国关系史上唯一的一场战争——唐罗战争,唐罗战争中唐朝和新罗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相对而言,新罗损失较大,但他基本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唐朝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未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新罗就是现在的朝鲜
杨广先后三次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在朝鲜半岛,隋朝时分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高丽最强,炀帝继位后,征召高丽王入朝不至,炀帝率大军征讨。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杨广进行了第一次征讨。出兵以前,他征调大批工匠在山东东莱(今山东省掖县)海口大规模造船。工匠被迫在水中不分昼夜地劳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亡的有十分之三、四。他还征调江淮以南的民工和船只,把黎阳仓,洛口仓的粮食运到涿郡,船只前后相继,长达一千多里。奔走在路上的民工和兵士,经常有几十万人。很多人倒毙路旁,尸臭不绝。准备就绪后,隋军一百多万人分海、陆两路进攻高丽,大败,只有2700人逃回。

大业九年正月,杨广第二次征讨高丽,四月炀帝再渡辽水,六月国内杨玄咸起兵攻洛阳,炀帝因后顾之忧,只好退兵。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国内农民起义席卷大东南北。炀帝妄想以对外胜利来扭转危亡的命运。对高丽进行了第三次征讨
第3个回答  2008-08-27
好像在隋朝的时候有过一次
那个时候叫做高丽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
还有就是李世民也有打过高丽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11442426

第4个回答  2008-08-27
errrr,多得很,大约都是因为他们要求我们支援,然后我们没有给,然后就是政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