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出曹操的大胆?

如题所述

  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可以看到,几乎每个开明的君主都有大胆用人的美名传世。用人之道,素为古今中外人们所重视。当今谁还不明白人才的重要?然而更为关键的是你如何去发现人才,去用好人才。这一直难倒了许许多多的人,也反映出善用人者充满智慧与不善用人者愚笨昏庸的差别来。

  管理界有句行话“有责无权活地狱。”把权力授予敢负责任的下属,对人是人尽其才,对管理是提高效能,这才是有效的领导者。所以西方管理学者卡尼奇曾说:“当一个人体会到他请别人帮他一起做一件工作,其效果要比他单独去干好得多时他便在生活中迈进了一大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即要充分信任下属,放手让他工作,不信任就不要用,用之必信。对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不要嫉妒、不要怕‘功高盖主’。很多领导者担心下属智慧比自己高,能力比自己强,因而不敢充分信任,这是最愚蠢的。

  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制订人才战略时,当刘备来投靠曹操时,曹操深知刘备绝对会成为今后的大祸患,可是为了不影响整个人才战略的实行,使外界产生魏国不容才的大局上,曹操干纲独断,制订了留下刘备的人才战略指导思路,其气魄与气势就可见一般。在推行人才制度的进修,选材用人,使管理的思想发挥到几乎极至,成就了魏国的千秋大业,也就实出了曹操从一个逃犯到一个皇帝的人生命运的转变。

  曹操是一个有胆略的人,在召唤人才的基础上,曹操实施的第二步是尊重独立人格,以欣赏赞许的姿态合理定位人才,量才任用,使每位人才各得其所,发挥最大的潜能。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曹操对于反对过他,但后来归降或改悔的,均不计前嫌、不念旧恶,视其才能而加以重用。作为有才之士,一旦被尊重、被任用、被欣赏,就会唤起人才强烈的自信心,积极性大为提高,最终升华为超越职位的人生进取态度。如《授崔琰东曹掾教》中,赞崔琰有伯夷的清廉和史鱼的耿直,可为人表率。褒扬崔琰正直敢言、公而无私的本身,就于曹操向社会公开亮明他选拔人才的严格和公正。由于河东郡太守杜畿镇压叛乱有功,曹操便下《以杜畿为尚书仍镇河东令》,把杜畿比作西汉的萧何、东汉的寇恂,继续让他镇守。

  一个人要做到求才若渴,必定要视野开阔,广泛察人、选人、用人。证明一个领导会用人的表现,就是他用人不拘一格,千变万化,因人而用,从曹操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反之证明一个领导不会用人的表现,就是他用人拘于一格,没有变化,死气沉沉。

  事实上,拘于一格,不敢大胆用人、灵活用人的领导比比皆是,三国曹操在这方面表现的非常出色。如果曹操不能够大胆任用人的话,就会造成人才无法冒尖、无法尽其所能,间接地使企业失去生机,失去竞争力。造成这后果的领导,实乃罪者!

  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学习曹操的大胆用人之法。用好人才,要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其所长的原则,大胆、放手、科学地使用人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释放人才的潜能、实现人才的价值。大胆,就是要用人不疑,充分信任,对优秀人才,要敢于起用,特别要敢于让优秀青年人才挑重担、挑大梁。放手,就是要根据人才所担负的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权力,从人、财、物力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科学,就是要知人所长,按才授岗,把人才放到最适宜发挥其专长的位子,使各类人才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为自己的成功做出一番贡献。

  一位优秀的君王,他不仅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更重要的是要惜才如命,知人善任,不管对方是否能为己用,这点曹操在关羽暂降的期间,表现出君子应有的最佳风范,他不惜砸下大笔的银两让关羽和他两位嫂子过着安稳舒适的生活,每天都抽空去探视关羽的近况,这般用心却仍无法留住关羽,但他也没有因此就要除掉这名英雄,做到知人善用,首先要放心大胆用人。用人难,难就难在“大胆”二字上。古往今来,大凡优秀领导者都能敢于大胆用人,不怕冒风险,勇于担责任,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而曹操在方面就敢于用人,不管在任何时期,手下总是猛将如云,这与他大胆用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建安五年(200),曹操大军攻破了徐州,刘备、张飞败逃后不知了去向。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妻子,无奈之下只好暂时投降了曹操。曹操非常欣赏关羽,拜为偏将军。曹操为了得到关羽这个人才,但让张辽去了解关羽的真正想法,关羽明确地说:“我确实很清楚曹公对我很好,但我曾受过刘将军的厚恩,曾发誓要同生死,这是不能背叛的。所以我最终还是要去找刘将军,不过在我走之前一定要立功来报效曹公。”曹操知道后,深感关羽很讲义气,也没有追究。在官渡之战前,袁绍派大将颜良率军在白马攻打曹操的东郡太守刘延,形势危急。曹操军中真的是无人可敌,这时候有人向曹操说要想打胜仗,只有让关羽出战。关羽之前说了不会为在此长久,但曹操并没有因此而不用他。这个时候曹操大胆用了关羽,因为他知道关羽是一个正义之人,他赞赏他的作法,所以,曹操派张辽与关羽为先锋,前往解救。到了阵前,关羽远远望见颜良的麾盖,即策马速冲上前,斩颜良首级。关羽大破颜良。曹操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为留下关羽,上表汉献帝封关于为汉寿亭侯。建安五年(200)底,关羽知道了刘备的下落,即封其所受的赏赐,留书,挂印告辞而去。曹操的部将们都主张追击关羽,但曹操说:“各为其主,不追了。”

  曹操大胆用人,是一个明智之举,他对人才也是极为尊重的,得知关羽走的消息之后,也没有派人去追,足以说明,曹操是一个爱才之人。曹操敬重关羽是一讲义气的人,所以在出战的时候任用了他,这也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他打了胜仗,足以证明曹操的敢于放手用人的做法,是一个明智之举。

  我们可以看出,曹操之所以成就大业,在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他敢于用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有助于自己的事业,他就敢放手去用。所以,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一不定要学习曹操的这种大胆用人的方法。因为要想成就大业,人才为本,各级组织和领导应从大业出发,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用好人才,做到亲人才、远小人,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广纳群贤,真正把全社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凭借人才早日实现大业。

  曹操大胆用人还体现在用人不疑上。所谓用人不疑,就是指对所用之人不能猜疑,要给予充分信任。用人不疑,就是大胆放手,绝不束缚被任用人的手脚。用人不疑,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是对人才的极大褒奖与安慰。用人不疑,可以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使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用人不疑,可以使领导者与被用人的心力交聚在一起,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共谋发展,同创伟业。“用人不疑”是古今明哲众口一词的真知灼见。欧阳修有云:“用人之术,任之必传,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才,而后可成其事。”王安石写过:“知其能则任之重,可也;谓其忠则委之诚,可也。”都说明了用人不疑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大胆放手地用人,解决好放心与放权的关系,适时给予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使其经常连续地产生自豪感与成就感,充分体现人才的自我价值和在企业的位置,充分实现执行力的最大发挥。授权是企业领导人重视、信任人才,并实现其管理执行力发挥的最佳途径。

  人才不是全才、不是完人。要大胆用人,用人所长,善于打破常规用好各类人才。对想干事的人,提供事业的舞台;对敢干事的人,允许其失败;对能干事的人,予以破格重用。形成一个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机制和环境。

  公元210年,袁绍七十万大军与曹操七万人马对峙官渡,两个月后,曹操军力渐乏,粮食不足,陷入进退不能的困境。正在忧愁不已时,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深夜来访,曹操喜出望外,连衣服、鞋子都没穿好,跌足出迎,远远望见许攸,就抚掌大笑,然后携手共入,并先拜于地,许攸本来是在袁绍处受了委屈才连夜投奔曹操的,心中还考虑曹操是否能“收录”自己,今见曹操以大礼相待,深受感动,遂向曹操献上火烧袁军粮食的计策,曹操依计而行,果然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大胆用人,人尽其才,既是有效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曹操同其他割据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之处。郭嘉曾事袁绍,但他见袁绍只能效法周公那样礼贤下士,而不懂得任用人才,因而毅然弃绍投操。身为领导者的曹操,用人的时候有雅量,因为他用人的时候,不是看谁跟你有过节,谁跟你关系最好,而是看谁最有能力,谁才是你最需要的人才。曹操敢于敌方来投的许攸,这些优秀的领导者大胆起用这来投者,结果这些来投的人帮他们缔造了盛世江山。曹操许多任用人才的做法与现代管理理论也是高度吻合的。

  用人不疑是与疑人不用的原则联系在一起的。在思想品质上有疑点的人,在能力上不能胜任的人,经过认真考察、研究,觉得不可信任的人,则一定不要用。如果失之斟酌,盲目错用,就会自食苦果。

  能驾驭人才的人方可得天下,能让人才甘心地为自己服务的统治者才可以巩固天下。曹操这种用人唯贤的优秀品格非袁绍之流比拟的。

  三国是一个战争年代,在那样一个战争年代,当某一级指挥员牺牲时,上级马上指定代理人,有时甚至指定一士兵代理先锋、将军或更高级的无帅,这些受命于危难的将军或士兵,往往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创造出骄人的战绩。道理何在?高度的信任,必然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当一个人得到完全信任时,就会以其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因此,管理者一定要建立起上下级之间的信任感。在具体工作中,既然你信任某人能够担当重任,就应该大胆委托给他,放手让他处理各种事务。最可怕的是,口头讲信任,实际不放心;上午把权力委托给下属,下午又借故把权力收回去,弄得下属无所适从。这样做肯定会引起下属的反感,久而久之,就会对上级产生一种不信任感。曹操正是一个会用人的人,他就把握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了日后的成功。

  对于归降的袁绍外甥高干的堂弟高柔,下《以高柔为理曹掾令》,选其为理曹椽。特别在令中用“皋陶作士”、“萧何定律”表明自己对高柔的赏识和对刑狱之官的重视。针对那些急于建功立业的人,曹操则肯定其积极的工作态度,鼓励继续坚守岗位。比如王修在给曹操的信中,透露出希望得到比他目前担任的盐铁工作更能建功立业的职位。曹操马上写《与王修书》,肯定他的人品和才干,并重申盐铁官营事业的重要性及设置盐铁官员的迫切性,并提升其职务,以此勉励其安心工作。

  大胆用人是一条重要的用人原则,而不疑的真义是委托。曹操充分地信任部属,大胆放权,才能使部属产生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部属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两种管理者:一种是事必躬亲,大事小情都要过问,甚至不放过任何细节,整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无所作为;一种是集中精力抓大事,而把日常的具体事务交给下属去做,因而工作有条不紊,成效显着。对以上两种人,下属更喜欢哪一种?当然绝大多人喜欢后一种。因为没有一个下属不把上级交给的任务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任。曹操就属于第二种,这种人的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就是因为他敢于大胆地任用人,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不善于运用委托艺术,就只能陷入事务之中,成为瞎忙的事务主义者。不敢委托,实际上是对下属的不信任。

  我们不得不说曹操是一个精明的人,他的用人方式与别人不同,可以想一下,每个成功者的用人之术都是不同的,曹操就是敢大胆地用人,并能赞赏的态度去用人。他这样做不但给下属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下属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才能,用人之才。

  但在现实中,有些管理者,对于委托给下属的工作,他们总是放不下心,总要亲自去做,认为只有自己才能胜作;或指指点点,以示自己在履行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职责。其实,这种在具体操作上把自己凌驾于下属之上的做法,是在破坏下属的心理情绪;而如果负担不及,失去了明察事态的眼光,就会导致“夜半临深池”的可怕后果。一些少数的管理者缺乏必须的社会信息,不懂得现代的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感觉不到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自认为个人可以胜任,自己可以胜任有余。这样一来,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又不信任部属。这种把思维和行为都拘守起来的人,过去可能是一个“将才”,现在他一定是在向“庸才”过渡的一个过程。作为管理者,事必躬亲是不可取的。侵夺下属工作的权利,就是侵夺他们的成长权、成就权;而缺乏对下属的信任,失去下属的信任感,要想成就大事是很困难的。在一个决策集体中,随意介入下属分管的事务,是令人忌讳的,也最容易“祸起萧墙”。

  就是因为曹操是一个懂得用人的人,才有了别人没有的事业,别人达不到的事业。曹操,用人之才也。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作为企业家,就要有识才之能、爱才之德、用才之道,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满腔热情爱护人才、大胆放手使用人才。努力去创造一种人人敢于创新的氛围,企业要实行褒奖成功者与宽容失败者的机制,像曹操一样大胆地任用人才,给人发挥才能的机会,这样事业才会做得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1
挟天子以令诸侯,有野心;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负我,敢负天下人;关键是,说曹操曹操到,他的仇家说他他也敢到…想砍他的人说他他也敢到…难道不大胆吗?
第2个回答  2013-12-21
他敢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弄不好就是被所有人当靶子一起打的行为。还有他还没做大之前,带几千人马就敢于追董卓得几万大军!!!
第3个回答  2013-12-21
只身刺董,够大胆了哇,虽没成功,但最后还是全身而退
第4个回答  2013-12-21
敢刺杀董卓,你说大胆不大胆?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