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先民崛起的特色兵器——青铜戈

如题所述

虽然说到中国上古,大家一般讲夏商周并称。但在学术界,夏的存在依然富有争议性。根据目前的考古证据,可以确定的是,商朝是一个强大的奴隶制政权,也是华夏先民崛起的开始。也正是一种极具华夏特色的武器支撑起了这个强大政权。这种武器就是青铜戈!

▲依靠武力欺负压百姓的商王朝

根据文字记载,商人通过鸣条之战灭亡夏朝后,在中国大地上开创出了一个新的时代。经过不断发展之后,商王朝的农业、畜牧业作为第一产业不断壮大,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直接的就是青铜制造。可以说,商王朝创造了当时世界上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商代司母戊鼎

但在商朝时期中国的铜矿大多不在离商都较近的中原地区,按照现在考古发现,商代的铜矿基本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南部地区,也就是“江南”。当时一般都是在开采地将青铜冶炼后铸成铜锭,再通过长江水路及陆路运回商都后,再进行青铜器的铸造。所以为了保证青铜这一战略物资输送线路的安全,以及当时为了应对商朝周围大大小小的夷人、方国,商朝需要一支强大的武力进行作战,而青铜产量的增加又为前两个需求提供了条件,青铜兵器特别是戈的发展便水到渠成了。

▲商代不同时期戈的种类

戈属于夏商周三代最为重要的进攻型格斗武器,其次是矛。总的来说,戈就是一种横向安装在木柄一侧、刃头尖锐呈刀、剑形状的金属武器。因为装柄方式的原因,早期铜戈的主要进攻方式为啄击。到了周代,随着装柄方法的进步,戈才得以有效地进行勾割。而由于铜戈尖部锐利,受力面积小,所以在进行啄击时压强极大、穿透力极强,杀伤性能十分可观。铜戈作为中国先秦时期的特色武器最早出现在夏代,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属于二里头文化三期。这两件铜戈一件直内方穿,援和内的分界线不太明显,从形状上看更像是镰刀,不过上下边缘都开了锋刃。另一件铜戈则是直援、曲内,无阑,援和内区分明显,从援中起脊,上下刃锋利,在内上有圆穿,长度为32.5厘米。这件铜戈相比第一件制作更加精美细致,代表了夏代武器制作的尖端技术。

▲戈的发展演变史

商人则在夏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商代前期在形制上完全继承了夏代铜戈的特点,形体瘦长、援的上下锋缘对称、内稍长。但商人也不是一味继承,其中最大的改进就是发明了阑,上下阑的出现使戈体与木柄的连接更加牢固。到了商代后期,这种形制便被打破。这时候的青铜戈跟早期相比戈体更加短宽,援的上下锋缘也不再那么对称,上缘是前低后高的弧形,下缘较为平直,内跟以前比缩短了不少。当时的青铜戈与盾牌配合使用,装备于步兵,攻击方式依然是以啄击为主。因为对于步兵来说,在步战的情况下,手臂挥动是最为简捷最为有效的攻击动作,再加上铜戈锋刃锐利、压强大阻力小、戈体与戈柄呈直角相交,因此挥动手臂啄击是铜戈这种兵器最为有效的攻击方式,根据记载,商朝军队曾在一次战争中用铜戈作战击杀了两千六百五十名敌军,大获全胜。

▲商代妇好画像

不过早期的铜戈由于装柄方法简陋,大多是夹柲,也就是把木柄劈开一条裂缝然后把戈体夹进去用绳子缠紧。这种装柄方式很容易在战斗时造成用力过猛戈体后陷的结果。

▲商代武士

为了使青铜戈在战斗时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商人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其中上下阑的出现就是早期尝试的结果,但上下阑虽然近一步加固了戈体和木柄,但依然无法有效解决戈体后陷的问题,于是又出现了銎内戈、有胡有銎戈、直内有胡戈,有效解决了戈体后陷的问题,将铜戈的啄击功能更加完善。

▲銎内戈

到了商代后期,战车的出现使铜戈不再局限于步战,也被装备于车兵进行车战。这个时候铜戈作为步兵用啄击武器的局限性就出现了,因为在高速移动中要想啄击中敌人并不容易,而杀伤范围不如挥砍勾割,但铜戈的直角形状也不利于挥砍勾割,于是商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进。

首先,商人把铜戈的援部上仰,与阑不再是直角相交,而是加大角度成为大于100°的钝角,这样就减小了戈体下刃受到的阻力,还能利用战车的速度加大切割深度。然后将戈体下刃以大弧度过度成胡,这样援、胡连为一体使得勾割功能更强一步。最后就是装柄方法了。榫孔式戈柲的出现将铜戈的效率发挥到最高。这种方法利用戈体直内和木柄榫孔相容,之后设胡加穿,以结合点下移的方法增强戈体抗倾斜能力,同时增加了结合体的数量,使戈体和戈柲更加牢固。

▲商代士兵

这些改进解决了青铜戈在作战时用力过猛导致戈体倾斜、后陷甚至脱柄的问题,也让青铜戈出现了作为兵器的第二个功能:勾割。

而除了上述青铜戈之外,商代还有一种援部是三角形状的青铜戈,这种青铜戈又叫戵或戣。它的特点是援部较短,正面较为宽阔,总体形状就是一个三角形,上下锋刃与前锋结合更加利于啄击,根据援部形状又可以分为对称三角缘戈和不对称三角缘戈。但这种青铜戈的出土并不多,占比不大,而且一般认为不属于商代青铜戈种类,应该是从四川汉中传入商文化当中的。

▲三角缘戈

青铜戈在商代兵器中的出土数量最多,占五分之四。而它的木柄即戈柲,由于是木制的原因而导致不易保存,大多数早已腐烂无法得见,只有少部分保存到今天被考古工作者发现。结合出土的戈柲来看,总的来说长度一般在60厘米到1米之间,直径为3~4厘米,戈体一般长20~30厘米,这个长度很适合步兵近身格斗时配合盾牌使用。

另外,商代的青铜戈属于合金兵器,主要以铜锡合金与铜铅合金为主,也有部分铜锡铅合金。一般认为,青铜兵器中含有的锡达到18%~20%时其硬度和强度达到最高,再高硬度反而会下降。这个时候加入一点铅便可以有效缓解高锡铜的脆性。商代青铜戈的金属含量中大多数实用兵器锡含量在10%~16%之间,也有少部分达到了18%~20%,属于高锡铜。但也有出土的一些戈,锡含量在10%以下,且高铅,另外还大部分制作粗糙与实战属性相矛盾,所以被认为是随葬用的名器。

▲商代随葬用的戈

至于中国青铜戈的起源历来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源自石斧说、源自凸背狭长石刀说和源自石镰说。但这三种说法都不可信,因为按照现在大量的考古成果来看,石斧是斧钺的前身却不是青铜戈的前身,因为石斧及斧钺的主要作战方式是利用纵刃进行劈砍,两边是不开刃的,与铜戈在功用上有质的区别。而从最早的铜戈实物来看,在形制上跟凸背狭长石刀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说二里头铜戈上下刃线条对称,锋刃尖锐,而凸背狭长石刀则只有下刃没有上刃。另外,铜戈是横向装在木柄上的,主要用来啄击,凸背狭长石刀则无需装柄,而且主要用法是用下刃砍割,所以铜戈的起源跟凸背狭长石刀也没太大关系。最后再说说石镰,虽然石镰刀的装柄方式跟铜戈一样都是横向装在木柄上,但石镰刀的刀身是弯曲的,有弧度,而且只在下锋部位开刃,因为它的原始作用是收割作物,要想攻击敌人也只能是拉割。铜戈相比石镰刀身更加平直,而且上下锋都开刃,重视啄击,所以铜戈和石镰应该也没有传承关系。

▲石刀、石镰与最下方二里头铜戈外形对比

不过除了铜戈之外更早还有石戈、玉戈出土,从外形上可以看得出来青铜戈是继承自更早的石戈、玉戈的,但石戈、玉戈又从哪儿来笔者就不知道了,希望有一天我们中国的考古工作者能够解开这一谜题。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王龙润,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