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朱翊钧殆政的原因

如题所述

万历皇帝一直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有人说“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神宗之怠惰。”当然也有人以为正是因为万历的殆政导致明朝内阁的发展,是中国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的雏形。现在我们姑且放下万历殆政的影响,仅就万历殆政的原因做简要的分析。 首先,作为古代的一位帝王,祭天祭地以及举行经筵时的礼仪都要一丝不苟的去遵守。就拿举行经筵来说,历时大半天只有讲官可以口讲指划,其他全部人员都要凝神静听,即在皇帝亦不能例外。如果当今天子偶然失去了庄重的仪态,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之上,讲官就会停止讲授而朗诵:“为太君者,可不敬哉?”这样的责难不断重复,决无宽贷,一直到这个为人君者突然发现自己的不当而加以改正,恢复端坐的形态为止。这种活动,不论对谁都是一种折磨,更不要说每年还要举行很多类似此类的活动。所以这些导致后来万历皇帝的不郊、不庙,。 其次,张居正生前经常劝谏皇帝要节俭,而当时的万历野非常听从张居正的建议。可是当张居正死后万历炒张居正的家的时候却发现张居正本身贪污了很多钱。又由于张居正是万历的老师,一直以来万历都非常道信任他,可是当万历发现张居正变相的欺骗之后,便开始对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有了一丝的怀疑,这就为他后来对一些大臣的建议不置可否,为以后的殆政埋下了伏笔。 第三,也就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郑贵妃,或者说是国本的问题也可以。因为万历和郑贵妃的关系,万历一直想立朱常洵为太子,可是他的长子朱常洛并没有什么过失。于是皇帝决心以顽强的意志和臣僚们作持久的对抗,臣僚不让他立常洵为太子,他也不正常洛为太子,甚至不让常洛举行冠利以便向翰林院的官员就读。像这样双方坚持达10年之久。
  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打算。但是他的屈服是带着仇恨的。皇长子被封为太子,皇三子被封为福工到河南之国,从此皇帝的心灵上就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他的臣撩也再没有机会能使他按照他们的意志执行他的任务了。皇帝仍然是皇帝,但是再也不愿意做任何事情使他的文官快意,这就是之后的万历怠政。 以上内容很多参考了万历十五年,在此特声明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2
因为万历皇帝从小就受到首辅张居正和母亲李太后的束缚,以至于他从小就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再者,当他反攻清算了老师张居正之后,李太后也不如之前的对他严格要求,使其逐渐放纵自己,以至于怠政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