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如题所述

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到主动的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灵活的新颖独特的思维能力,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这一课题值得我们每位美术教育工作者思考、探索。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注重学生艺术观念的培养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艺术观念的大大拓展,世界上许多艺术家不再囿于技巧和模仿现实,而在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各个领域中探索创造。这些正是我们美术教育中应该汲取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艺术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不在于技巧和内容,而在于不断的发现和创新。如果用这种艺术观念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而不是用传统的技巧和方法束缚学生,那么学生的创造力就是逐步的迸发出来。其次要使学生知道,艺术的价值重在表现,同时要让学生知道,模仿再现客观对象,这仅仅是美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如果突破这种传统艺术观,我们会发现其实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表现写实的(具象)以外,还可以表现非写实的(抽象),除了可以表现现实生活还可以表现人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在材料的运用方面除传统的纸、泥等以外,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废弃材料,如瓶、罐、盒、铁丝、线、绳、泡沫板、塑料板等等,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媒体也可以进行艺术创作,因此更加拓宽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在美术教学中,应更看中艺术创作过程及过程中自己得到的感受和体验。第三要使学生知道,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传统观念认为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的。而现代艺术观念认为,艺术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发现和创造,普通人与艺术家之间没有一道天然鸿沟,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因此在我们美术教育中,要树立学生自信心,要让学生通过艺术教育了解社会现实,关注现代生活。二、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谈不到创造,可以说没有独立思考,社会不能进步,科学不能发展。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往往忽视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学生是根据老师的教学要求机械模仿,被动接受,学生基本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想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发挥不出来。因此在本次课改中也强调了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用"形、色、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不断锤炼自己的构思,探索表现的方法"。这种融思考与创造力一体的探索行为对提高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三、注重学生探究发现能力的培养探究发现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没有探究也就没有问题。因此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教育学者袁振国先生曾说:"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发现问题,能提出问题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基础。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行探究,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反思我们传统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技能的培养,而不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尤其是当学生提出一些古怪的问题时往往会遭教师的不满或训斥。有的国家的美术教育非常注重在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英国的课程标准中就要求学生通过熟练地使用各种材料、过程和技术,依次引起反应,试验并用来解决各种问题,综合各种观察、观念、情感和意图,设计与制作各种美术作品。本次新课改提倡"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得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美术教师应改变以往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而应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敢地提出问题,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充分发挥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以及独特的想法。四、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要求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不受习惯的,传统的思路、方式、方法和原有知识的束缚和影响,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主动的学习,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强调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课改发展的要求。新课改的精神内涵,突破了美术教学原有的美术技能的培养,而是更重视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学生知识的迁移。所以学生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科学如此,美术活动更需要想象,离开了想象就无法进行艺术构思。从世界美术史来看,杰出的艺术家,大都是充满想象力的,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一些艺术大师,如毕加索、达利、米罗、亨利、摩尔等,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显露出惊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若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则是创造的大忌,应鼓励学生敢于做不合逻辑的想象,大胆地设想,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式、多角度地思维操作,允许学生自由表现技法、愉悦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受程式的约束,发挥创造思维,进而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创造思维,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其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五、注重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的科学合理是促使学生创新能力表达的前提和保证,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促使学生迸发出更多智慧的火花。著名动画大师沃尔特�6�1迪斯尼小时候的经历值得我们借鉴,在小学时,他曾把老师留的作业"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想象,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受到老师的一顿毒打,差一点让这位艺术家早年夭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5
首先,你要明确上大学是干吗的,大学毕业你想有个什么样的生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动力,大学怎么过都是充实的。其次,拿出70%以上的时间用于学习。现在大学氛围普遍比较浮躁,没事就聚会、K歌、看电视、玩游戏......,能真正踏实的学习,学到你想要的知识真的很难得,一些马上要毕业的学生都后悔没能拿出必要的时间看书、学习。同时,要争取奖学金,不管多少,是一项荣誉。再次,要宽以待人,多交朋友,少得罪人,多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也好,社会兼职也好,总之,不能把自己束缚在校园的象牙塔呢,多接触社会积累经验,对于以后走入社会也是好的。最后,不要羞于表现自己。自己的特长、能力不要不敢表现出来,要敢于竞争、勇于接受竞争,在社团、班干、党员及各类先进评选中努力争取。这些头衔对于走入社会的人来说有益无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02

大学生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为了能有更好的生产力表现出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求,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有创新能力思维能更好为社会做出贡献,创新能力是新的生产力,培养大学生有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启迪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