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概况

如题所述

火星,我国古代称荧惑,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距日顺序为排行第四的行星,距太阳平均距离约1.52天文单位(约22794×104km)。火星平均直径约6753.385km,约为地球平均直径的53%(地球平均直径为12742.236km);质量为0.657×1021 t,约为地球的11%(地球质量为5.976×1021 t);密度为水的3.9倍。火星公转周期为687日,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火星赤道面与轨道面成23 °59′交角,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赤交角(23°26′33″)相近。因此,火星上也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但每季不是3个月而是6个月左右。火星上也有大气,但大气相当稀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150。

图1-1 火星地貌地质影像图之一

a—奥林匹斯火山锥;b—三斑火山锥;c—火山穹窿;d—科普雷特斯(断谷)串珠状河流

火星大气成分为:二氧化碳(CO2)占95%,氮(N2)占3%,氩(Ar)占1%~2%,氧(O2)占 0.1%~0.4%,水(H2O)占 0.01%~0.1%,还有少量一氧化碳(CO)和氢(H2)以及微量的甲烷(CH4)、氖(Ne)、氪(Kr)和氙(Xe)。

火星上的表面温度以赤道上白昼最高,可达+28℃,但到了夜间则降低到-132℃。火星两极各有一块白色区域叫极冠(图1-1),主要成分为水冰,可能有少量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CO2)或水冰与干冰的混合物。极冠大小随季节而变化,夏季温度高时甚至会消失,在寒冷的冬季则又重新增大。由于火星各处气温差异较大,因而风速较大,最低风速为1.1m/s,最高风速可达7.2m/s以上,相当于地球上的4~5级的风力。平均风速为4.3m/s,此时已成为强风暴。有资料记载,最大风暴发生于1971年的大尘暴,估计风速达270km/h(即75m/s),自1971年9月下旬开始,直至1972年1月上旬才完全平息。

火星表面成分,目前尚无直接的化学分析结果,但据目前探测,主要为中基性安山岩、玄武岩。

火星土壤由红色细粒、角砾碎屑物组成,其化学成分为:O(50%),Si(15%~30%),Fe(15%~16%),Al(2%~7%),Ca(3%~8%)等,其中含O及Fe高,说明火星过去曾经有相当丰富的水存在过。

图1-2 火星地貌地质影像图之二

火星表面地形起伏较大,其中科普雷特斯峡谷谷底比周围平原深达5~6km,希腊盆地起伏高差可达7km,奥林匹斯山高出周围平原达20km,比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高出1倍多(图1-1、1-2)。

火星上有广阔的海洋(图1-3)、大小明显不同和密集的陨击坑及巨大的盆地、峡谷、河道、山脉、火山、断裂构造等。希腊盆地直径达2000km,科普雷特斯大峡谷长超过2700km,宽400~500km。河道主要发育于北纬30°到南纬40°之间,河道向源分叉,下游变宽,有的河道围绕火山区形成火山泉水的河流特征。火星山脉多为发育于陨击坑周边或已残破的陨击坑残余山体(图1-2)。

图1-3 火星地貌地质影像图之三

火星上火山发育普遍,有典型的火山锥,如著名的奥林匹斯火山、三斑火山等,奥林匹斯火山锥高出平原约24km,基座宽达700km,山顶有直径达65km的巨大火山口。古老的破火山口及火山堆积物布满整个火山高原。在火星海区还有深海火山喷发熔岩流和大量小的火山锥、熔岩丘、熔岩饼分布。

火星上断裂亦常见,走向以NW、NE、SN和EW方向为主。在近代火山喷发区周边常形成辐射状断裂系统。

火星上陨击坑不但大小悬殊,分布也极不均匀,最大陨击坑直径达上千千米以上,最小的不及百米。在陨击高原区陨击坑最密集,在海区及现代火山区分布密度最小。

图1-4 火星展开地貌与地质图

a-奥林匹斯火山锥;b-三斑火山锥

火星陨击坑形态,除发育与月球上相似的盆状、碗状、辐射状等之外,在火星海区和两极极冠区及其附近,还常形成特有的波环状、圆盘状陨击坑。

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火星上曾有过冰川发育,可见有U形谷、冰蚀平原区、冰川堆积区、冰川漂砾、冰水沉积分布。

火星地质发展按前人资料可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①形成期;②古塞尔锡斯隆起期;③火山广泛喷发期;④辐射状断裂形成期;⑤新火山活动期。

据我们目前研究结果,可将火星地质发展由老到新划分为:李氏纪、孙氏纪、周氏纪、景氏纪和现代纪。这是为纪念为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李四光教授、孙殿卿教授、周慕林教授、景才瑞教授等进行命名的。

火星赤道附近主要地貌、地质如图1-4所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