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无味的鸡架,到沈阳为什么就成了夜宵界的头牌?

如题所述

“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很小的时候,我们在不同的场合都听过这句话。

所谓鸡肋,指的是鸡的肋骨部分,也就是鸡架,这部分肉少,也没什么味道。

各地美食中,几乎没有单独做鸡架的,在中餐里,鸡架最大的用处也就是吊高汤了。

但沈阳是一个例外,这里不仅吃鸡架,还将鸡架变成了夜宵担当。


鸡架对于沈阳来说,就如同肠粉之于广州、热干面之于武汉、火锅之于重庆……

提起东北美食,第一反应总会是锅包肉、蘸酱菜、猪肉炖粉条……

没错,这些都是东北的当家菜,虽然做法略有差别,但几乎每一个城市都不难找到它们的踪影。

但鸡架就不一样了,它是专属于沈阳的美食符号,提起它,就能区别沈阳和其它东北城市了

有段子就说:“桌上摆着鸡架、抻面、老雪花,就算他是个黑人,你也知道这是沈阳来的。”

尽管抚顺、盘锦、葫芦岛等城市,也都有鸡架美食,但跟沈阳比起来,还是差点意思。

那是因为什么,鸡架成为了沈阳美食的代表?

搜索引擎给出的答案颇具传奇色彩:

说大清入关前连年战乱,有大户人家的厨师可怜流浪儿童,就将后厨剔出来的鸡架偷偷熏制好,送给流浪儿童,后来被管家发现,将其打死,但这种吃法流传了下来。

类似的传说故事似乎成为了各地小吃的标配,是真是假您听一乐就行了。

其实,沈阳人大规模吃鸡架远没有那么古早,不过是近三十年的事情,有两件事情促成了鸡架在沈阳的流行:

一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养殖白羽肉鸡,而辽宁省是中国最重要的肉鸡养殖区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因为沈阳人把鸡骨架腌制之后进行油炸,并且做成了多种口味,既可以当做零食又可以当做下酒菜,所以成为了夜宵界的头牌。


鸡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除了可以炒青菜之外,最常见的就是烧鸡了,金黄油亮的外皮和细嫩的肉质总是能轻易勾起食欲,肚子饿的时候吃上一个大鸡腿应该是最幸福的事情。炸鸡块,炸鸡翅,炸鸡腿是快餐店里面最畅销的食物,大家都排着队购买,虽然价格不是很便宜,但是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喜爱。辣味鸡爪也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在鸡肉所有的部位中鸡骨架似乎是被人们遗忘的部分,它的宿命基本是被扔掉。

在其他城市被人们看作是废物的鸡骨架在沈阳却被当做宝贝一样拥护着,走在沈阳的夜市街头到处都可以闻到烤鸡骨架的味道,烤鸡骨架搭配啤酒成为了沈阳人的夜宵首位选择,并且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足可见得鸡骨架在沈阳的受欢迎程度。平时我们处理鸡骨架要么就是直接扔掉,要么就是用来煲汤提鲜用,而沈阳人就显得更加用心一些。他们先把鸡骨架用各种调料进行腌制,等到腌制入味之后再用油炸,在炸的过程中香味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了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小摊老板们还研制了多种口味。


鸡骨架上面的肉虽然少,但是肉质却要比其他部位更加紧致,肉质层薄也要比其他部位好入味。炸熟之后的口感比较鲜嫩,味道也很足,和啤酒搭配在一起并不比大餐的味道差,最重要的是价格实惠,一直吃到撑都用不了多少钱。鸡骨架除了油炸的做法之外还可以做鸡汤面和老汤鸡骨架,总之吃法多多。

第2个回答  2019-10-05
这应该也是沈阳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应该也是沈阳热干面之于武汉、火锅之于重庆
第3个回答  2019-10-05
而作为出口鸡肉副产品的鸡架,当时价格低廉,跟土豆之类的蔬菜一锅炖,既有肉味,还经济实惠,成为了很多下岗家庭的选择。
第4个回答  2019-10-05
这个怎么说呢,可能是他们对于这个食物是比较喜欢的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