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一座以历史和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坐落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里面珍藏很多具有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珍奇宝物,因此倍受欢迎。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陈列着十大镇馆之宝,其中就有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利簋。

利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利簋又叫作“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

珍藏在国家博物馆中的利簋圆形两耳方座,这种青铜器的样式是西周时期新的样式。在利簋的方形底座上还刻有三十三个篆体字,记录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件历史重大事件。

经过对比发现,利簋的铭文内容和中国历史文献中记录一致。制作这个青铜器的人叫“利”,他曾经跟随武王参加伐纣战争,等到战争胜利后他得到了奖赏。因此利铸造此器以记录当时战功并祭奠祖先。

利簋出土在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是我们迄今为止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在中国商周时期,青铜的差量是很稀缺的,所以当时人们称青铜为“金”,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这种贵金属。

利铸造青铜器的金属就是武王赏赐给他的,让他打造一件青铜器作为永世留念。利簋价值的体现集中在该器腹内底部4行33字的铭文上。虽然这段字简单,但是证实了历史上的“牧野之战”。它为古代史上这一著名的战役有了一个绝对年代;它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2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十件著名的镇馆之宝,其中有一件是属于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这件陶缸是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一种葬具,称为“瓮棺”,用来存放死者的尸骨。白鹳是死者氏族的图腾,大鱼则是敌对氏族的图腾,石斧是权力的标志,表明瓮棺内存放的是氏族首领的尸骨。这位首领生前曾经率领白鹳氏族同大鱼氏族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们将这些事迹记录在图画当中,刻画在首领的瓮棺上,通过图腾与石斧的组合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以纪念首领的英雄业绩。                                                

在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中,大鸟是黄帝部落的图腾,大鱼是炎帝部落的图腾,大鸟和大鱼争斗的图案,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神话中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大战的传说,最终黄帝部落战胜了炎帝部落,组成了统一的炎黄部落,黄帝和炎帝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石斧则是炎黄部落的族徽标志。所以,这位英雄的氏族首领曾经参与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的“阪泉之战”,最终战死疆场,死后尸骨安放在这件瓮棺之中,并被后世长久地传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23
1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2 陶鹰鼎
3 后母戊鼎
4 四羊方尊
5 利簋
6 大盂鼎
7 虢季子白盘
8 九龙九凤冠
9 太平天国玉玺
10 开国大典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