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策:四国为一

如题所述

秦策:四国为一

秦始皇不是天生伟大,不是天生明智旷达,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也有脑子不清楚的时候,而且他脑子一不清楚就会激动,做出过激的行为,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容易中二。不过他有一个好处,肯听比他高明的人教,一旦发现自己错了,马上从善如流,都不带回头的。

一统天下的道路,至难至险,重重阻隔,蜿蜒曲折,非弘毅之士不可以成功。以秦国一国,独对六个国家,这不是一个光靠军事战争就能达到的目标。只要有两个并两个以上的国家联合起来,秦国就很难办。秦国统一六国的军事战争虽然分析起来也很精彩,但是人们历来忽视以外交为代表的军事战争之外的手段。锤子记得有一个国民党老将曾痛定思痛总结道:我们国民党几百万大军,是被几句口号给喊垮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一年,四国联盟,准备攻秦。有一个词可以表现这次四国联盟的紧密程度——“为一”,四国合纵联盟针对秦国,这样的局面在战国时期并不鲜见,五六七八九国合纵的情况以前都出现过。但是合纵合到真正拧成一股绳,就不同以往了。所以秦王嬴政召集群臣谋士六十人商量对策,但是群臣束手,无策以对。足见这次四国合纵,非比寻常。正当独孤求败杀得群雄束手,长剑空立,秦王嬴政彷徨无计的时候,可堪匹敌的对手出现了。这个人叫姚贾,是一个类似范雎、顿弱的存在——于困难处给秦国君主以希望。姚贾说,自己愿意出使四国,一定让他们的计划落空。他的准备是:车千乘、金千斤(比范雎和顿弱要求的都少)和自己的衣冠佩剑。他这次出使的结果是:攻打秦国的军事行动取消,四国联盟土崩瓦解,并且他们和秦国重新订立了友好条约。你或许要问,姚贾是怎么做到的,锤子我也想知道,可惜没有记载,不过锤子对姚贾的佩服之情真的好似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你就记住,姚贾是个特牛逼的人,不止抵五个师的兵力。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不遭人妒是庸才。姚贾立了大功,就有人看不惯。碰巧,看不惯他的人还是个名人,韩国贵族韩非。他写过一本特别有名的书,叫《韩非子》,课本上说这本书是法家集大成的著作,在锤子看来其实是本帝王心术,权术御下的经典,什么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不知道比它高到哪里去了。但是韩非的成就,仅仅止步于此,他还有个同学,叫李斯,他应该会在我们以后的文章中经常出现。历史上,往往把韩非当作一个可怜的悲剧人物看待,其实这是有失公允的,史家之所以要给韩非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悲剧的形象,主要是为了反衬,并且批评这位李同学的卑鄙、狠毒、自私、量小,进而污化李同学的领导,秦王嬴政。客观来说,韩非就是个嘴炮,据说他口吃,和人斗嘴是不行的,但锤子估计他要是说话顺溜,能把人活活喷死,跟他吵架,包荣兴都未必够看。可能也正是因为有口吃,他的写作功力超强,单凭一支笔就能让自己名留青史,可是能建功立业的不一定会写,会写的也不一定能干成事儿。所以韩非就是个功力深的键盘侠,充其量一个微博上指手画脚的公知大V罢了。

韩非此时也在秦国,他向秦王诋毁姚贾,说姚贾拿着大王的珍器重宝去结交诸侯,并且指斥姚贾的出身不好,“且梁监门子,尝盗于梁、臣于赵而逐。”韩非认为,让这样出身不好,操行不好的人参与国是,是树立了一个坏榜样。

韩非是始皇很欣赏的一个人,所以他说的话是很有分量。于是始皇质问姚贾,有没有用国家的钱去结交诸侯?姚贾说有的。始皇一听气就上来了,那你还有脸见我,你的良心难道不会痛吗?姚贾知道秦王这么问,肯定是有人进了谗言。所以没说什么“我的良心活蹦乱跳”这样的话。而是直面回答:大王要是误信谗言,那身边就不会有忠臣了。当年夏桀听谗而杀良将,商纣听谗言而杀忠臣,您要是不清楚我对您的忠诚,那我不去之前的四个国家,还去哪里呢?要是我对您不忠诚,那四国的君主怎么不任用我呢?我又怎么会回到秦国来呢?

  “他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秦王又说,你是看大门生的,在魏国做过大盗,在赵国任职被驱逐。姚贾说,是又怎么样?姜子牙以前是个被老婆抛弃的杀猪仔,姬昌用了他就成了周文王。管仲以前是个小商贩,阶下囚,齐桓公用了得以称霸。百里奚一个奴隶,市价只值五张黑羊皮,但是秦穆公用而称霸西戎。晋文公因起用一个中山国的土匪,得到城濮之战的胜利而称霸诸侯。这四个人都有些坏名声,明主能起用他们,是知道他们可以立功。像一些只是道德高尚名声好的人,君主会起用他们办事吗?

“故明主不取其污,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所以明主不会盯着下属的短处,不听他的是非,只看他能为自己做什么,所以对国家社稷有用的人,即使在外受非议也不要听。那些虽然有高出世人道德名声的人,没有一点功绩就不给他们赏赐。这样做臣子的才不会专沽虚名,以求得到升迁厚赏。

秦王最终心折,觉得姚贾说的实在太对了。方今天下纷争,靠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道大言不惭的人能成事吗?做梦去吧!于是秦王继续任用姚贾,把韩非杀了。

韩非死得冤枉吗?要是姚贾不能据理力争,折服始皇,始皇把姚贾杀了,秦国就伤了天下士子之心,真正有本事的人不会再去秦国效力。况且韩非指斥姚贾用国家的钱做自己和诸侯的人情,还说的过去,不能算捕风捉影,站在始皇角度分析,韩非甚至可以说是好意提醒。可是攻击姚贾出身,说人家是看门人生的,不配参与军国大事,就太无赖太下作了。韩非死得一点都不冤枉。因为他做得太过分。贵族就是有这个臭毛病,喜欢给出身一票否决权。

注1:先秦时期,“盗”是指下层阶级的武装组织革命分子,类似于水浒里的方腊。

注2:本篇记载韩非的死因和《史记》有差别,司马迁记载韩非的死主要原因是李斯和姚贾的构害,而本篇记载的主要原因是韩非自招其祸。

原文:

四国为一,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六十人而问焉,曰:“四国为一,将以图秦,寡人屈于内,而百姓靡于外,为之奈何?”群臣莫对。姚贾对曰:“贾愿出使四国,必绝其谋,而安其兵。”乃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带以其剑。姚贾辞行,绝其谋,止其兵,与之为交以报秦。秦王大悦。贾封千户,以为 上卿 。

韩非 知之,曰:“贾以珍珠重宝,南使荆、吴,北使燕、出问三年,四国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宝尽于内。是贾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愿王察之。且梁监门子,尝盗于梁,臣于赵而逐。取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与同知社稷之计,非所以厉群臣也。”

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曰:“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桀听谗而诛其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无忠臣矣。”

王曰:“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姚贾曰:“ 太公望 ,齐之 逐夫 , 朝歌 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文工用之而王。 管仲 ,其鄙人之贾人也,南阳之弊幽,鲁之 免囚 ,桓公用之而伯。 百里奚 ,虞之乞人,传卖以立革之皮,穆 公相 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 城濮 。此四士者,皆有 诟丑 ,大诽于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与立功。使若 卞随 、 务光 、 申屠狄 ,人主岂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污,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而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

秦王曰:“然。”乃可复使姚贾而诛 韩非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