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如何产生

如题所述

烦恼
编辑
[fán nǎo]
烦恼,指令人不顺心或不畅快的人或事;也可以是一个形容词,指不顺心不畅快,烦闷苦恼。语出《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笞众生。”
目录
1词语概念
▪ 基本信息
▪ 基本解释
▪ 引证解释
2基本含义
3解除方法
▪ 解释
▪ 敞开心扉
▪ 修行
4佛教概念
▪ 内涵
▪ 分类
1词语概念
编辑

基本信息

词目:烦恼
拼音: fán nǎo
注音: ㄈㄢˊ ㄣㄠˇ
同义词: 烦闷、苦闷、忧愁、郁闷、苦恼、麻烦、不快、烦懑、纳闷。
反义词:安宁、写意、愉快。[1]
基本解释

(1) [be vexed;be worried;be annoyed;be irritated]∶烦闷苦恼。
自寻烦恼。
(2) [bother;disturb]∶烦扰
那伙鸟男女来烦恼南旺营。——《荡寇志》[1]
引证解释

1.佛教语。谓迷惑不觉。包括贪、嗔、痴等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能扰乱身心,引生诸苦,为轮回之因。见《唯识论》卷六。《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笞众生。”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抱惑而生,与之偕老;随逐无明,莫非烦恼。”《坛经·般若品》:“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道无明晦》:“实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性相如如,名之为道。”
2.忧愁苦闷。 唐 孟浩然 《宿天台桐柏观》诗:“愿言解缨绂,从此去烦恼。”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之一:“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三国演义》第五四回:“ 玄德 自没了 甘夫人 ,昼夜烦恼。” 闻一多 《红烛·时间底教训》:“昨日的烦恼去了,今日底还没来呢。”
3.担心;挂虑。《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只因这箇人身上,我只替押司娘和 小孙押司 烦恼!”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老地主还是在烦恼着怎样来祭塔的那一回事。”
4.犹打扰。《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媒婆道:‘押司娘烦恼!外日不知,不曾送得香纸来,莫怪则箇!’”[1]
2基本含义
编辑

梵语Klesa的意译。据《大智度论》卷七解释:“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解释:“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众生),故名烦恼。”经上关于“烦恼”的分类、解说很多,如根本烦恼、随烦恼、分别烦恼、俱生烦恼等。最主要的烦恼,即贪、嗔、痴“三毒”。南朝梁·宝志《大乘赞》认为:“但无一切希求,烦恼自然消落。”后因以泛指忧愁苦闷,心绪不宁。如《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我恁地一个人,许多房奁,却嫁一个白须老儿,好不生烦恼!”又如闻一多《红烛·时间底教训》诗:“昨日的烦恼去了,今日的还没来呢!”
佛门云:烦恼轻,智慧长。断了分别、执着的样子是:烦恼轻、智慧长。最明显的是,听经有悟处、读经能通达义理。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为了断烦恼;烦恼没有了,清净心就会现前,根本智就现前。戒能断烦恼,定能断烦恼,慧能转烦恼为菩提。赞叹比毁谤伤害人还要厉害,毁谤会叫人生烦恼,赞叹同样也叫人生烦恼。大家对他一赞叹,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贡高我慢统统生起来了,他的道行不能再前进,只有往后退。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是修一心不乱;功夫就是在伏烦恼、断烦恼、开智慧。学佛,要从“放下”开始。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尘沙烦恼,最后放下根本无明。 我们在境界里面,才起一念分别执着,那就叫迷,那就叫做无明。无明继续不断往下发展,那就变成见思烦恼,那就得造业受报。心一天比一天烦恼,就是业障增加;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净土容易成就,在于“带业往生”,不需要断见思烦恼;八万四千法门只有这个法门是带业往生。 烦恼障是七情五欲、人我是非、贪嗔痴慢。见思烦恼通常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见惑,一类是思惑。见惑包括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思惑包括悭贪、嗔恚、愚痴、傲慢、对于圣教的怀疑。对于圣教的怀疑,就是对于佛法所讲的理论方法怀疑;对圣教怀疑是很大的障碍,它是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里面的一个。
烦恼的来由也有很多方面,它可能是因为自己想做好的一件事没有做好,所以烦恼;也可能是是感情上遇到挫折,导致脑子好乱,自然烦恼就来了;也可能是家庭原因,家人有点唠叨,东说西说,有些说的比较难听,又不能顶嘴,不知道怎么办而烦恼,还有很多原因、、、
烦恼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效率,要试着解决这些烦恼。
烦恼是因为有些事没办法解决,又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心烦意乱心事重重就会生出烦恼。有时自己一人解决不了的事情,又须要别人帮助时也会烦恼,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也会烦恼。所以只有静下心来了解事情的原因和真相,才能让心里不会那么多烦恼。只要不是一下子就要解决的事,就等等再说,事情可能以解决,烦恼也就没有了。
影响
乐观、开朗、积极、进取、沉稳、平静、宽容等等,相当于情商高、性格好。如果我们内心经常感到焦躁不安、积郁不欢、疑神疑鬼、情绪失控、行动混乱,或者自私、虚荣、患得患失、勾心斗角、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等,心理就不健康,也即是说,负面的情绪和不好的心态是心理方面的疾病。[2]
3解除方法
编辑

解释

烦恼不是一种折磨,仅仅是一种打扰。
打扰是由生活延及心,而折磨是由心延及命运。
与深沉的命运相比,烦恼不过是陌上的风沙,一股子一股子地刮来,有时会眯了眼,有时会乱了心,但都是一些琐碎的疼,不合时宜的乱,以及挥之难去的扰。
也像是轰隆隆的闷雷。雷声未必吓人,只是,心的小小世界里,一阵雨骤风狂过后,满地泥淖,唯此,最叫人难以招架。
连烦恼都扛不住的人,一定是没有经过命运历练的人。命运在劫难中转折,也在劫难中跌宕生姿。一个经历了命运大起大落大荣大辱的人,若依然能从容看世界,这样的人,遇烦恼只会拈花一笑。
因为烦恼实在算不上劫难。一个人,若是扛不住烦恼,才更像是人生的一场劫难。
在生命的旅途上,烦恼不过是一个个过客。过客的意思是,你可遇见千人,狰狞也好,凶恶也罢,它侵入你,却不占有你,只影响你的心情指数,却不左右你的人生轨迹。也许,会让你迷惘一阵子,纠结一阵子,甚至恶心一阵子,然后,化风,化水,化烟云,四散了去。
最终,过尽千帆,沧海无痕。
人活一辈子,谁都会遇上烦恼。佛普度众生,佛也有自己的烦恼。一个人的强大,其实就是从烦恼中拔腿的能力。跟烦恼缠斗一辈子,最终发现,你卓然挺立的地方,恰恰是烦恼地,而不是温柔乡。
所以,烦恼来的时候,不要怨,也无须烦。它扰乱你,也成全你。烦恼更像是每个人的影子,有时候了然全无,是因为心沐浴在了阳光里,而有时候痛苦,也只是因为,你的影子,叠合在了他人的影子里,剥离不出来。
了断一段烦恼,可快刀斩乱麻,却也难免如抽刀断水。烦恼绵延,有时是它难缠,有时是你不放,有时是少一点了的智慧,有时是缺一些断的机缘。
距离,可以了结最难缠的烦恼。因为,再坚硬的烦恼,也有熬不过的时光。当一个烦恼人,稀里糊涂地轻松和逍遥了,一定是时光暗度陈仓,帮助了他。
当然了,空间上的距离也最是奇妙。隔着远远的距离看烦恼,烦恼什么都不是。有时候,看似烦恼纠缠着我们不离不弃,实则我们缠着烦恼没完没了。当我们远离了烦恼,不是烦恼没了,而是心的空间一下子变大了,盛下了更多美好的东西。
此时愉悦,是因为终于遇到了从前的自己。
每一片烦恼的影子里,都会站着一个他人。追根溯源,你烦的是这个人,恼的是与之有关的事。最顽固的烦恼是,后来,这个人也遁去了,没了踪影,还要跟自己过不去,缠斗个不休。这样的烦恼最是无药可治。
这时候,不妨分解出另一个自己来,嘲笑一番,辱骂一番,与心生魔障的这个自己决裂。有些烦恼,需要我们痛快淋漓地决斗一次,完败另一个自己。
有烦恼,说明生活想欺负你了。或许,它是怕你被没有波澜的日子宠坏吧。其实,有时候,不妨就任它来欺负一番。
又能怎地?
敞开心扉

仔细体味一下我们的现实生活,其实原来是有许多快乐的理由,但我们经常因一些错误的观点和看法,过于幻想和挑剔,而不能愉快地度过每一天,甚至抛弃了生活中的乐趣。环顾我们的周围,总是有一些人对一切事物漠不关心,整日郁郁寡欢,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不想”,“不感兴趣”是他们对每件事的回应。又听到太多的人说:这个世界容不下我,领导、同事、朋友乃至亲人都不了解我——又烦又没劲!
  生活到底是沉重的?还是轻松的?这全依赖于我们怎么去看待它。生活中会遇到各种烦恼,如果你摆脱不了它,那它就会如影随形地伴随在你左右,生活就成了一副重重的担子。“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太阳不是每日都照常升起吗?”放下烦恼和忧愁,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放下烦恼,实际上就是找到适合自己排解压抑,释放身心的方式。
  比如练习微笑,不是机械地挪动你的面部表情,而是努力改变你的心态,调节你的心情。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阳光就会流进心里来,驱走恐惧,驱走黑暗,驱走所有的阴霾。[3]
修行

修行,又叫禅修,巴利语叫bhàvanà。 bhàvanà是什么意思呢?是培育!培育什么呢?培育戒、定、慧!戒是指道德、品行。定是指心的平静。慧,是智慧。大家认为道德品行是好还是不好啊?大家喜欢道德败坏,还是喜欢品德高尚呢?内心的平静是好还是不好啊?大家喜欢烦躁,还是喜欢心平静呢?有智慧好还是不好啊?大家喜欢智慧,还是喜欢愚痴呢?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样:
第一、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第二、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第三、修慧——培育智慧。
这三种方法是一种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所以,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所谓的修行,不外乎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智慧。
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说想断就断、轻而易举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而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 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一、想要去除违犯性烦恼,必须持戒,培育道德品行。道德品行很重要。道德品行虽然不能防范一个人的心,但能规范一个人的行为: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就不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做,就应该去做。
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品德、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是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就不会做对他人会带来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例如: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们不应该杀生。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贪生怕死;自己不喜欢被人伤害、被人杀害,为什么要对其他的众生施暴、要杀害别人呢?正是因为自己不希望受伤害、被杀害,所以不应该伤害、杀害其他众生。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拥有的财物被偷、被抢,所以不应该去偷、去抢、去占有别人的财物。自己希望有个幸福的家庭,维持家庭的和谐,夫妻和睦相处,所以不应该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拈花惹草、红杏出墙。自己不喜欢被别人欺骗,希望自己所讲的事情被别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应当说假话、骗人的话。
总之,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通过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违犯性的烦恼。
二、想要去除困扰性烦恼,去除内心的烦乱,就应该修定。定是什么意思呢?定就是内心的平静。佛陀曾教导我们很多让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业处”,即心工作的地方,让心通过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为什么让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就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呢?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没有工作,他就可能游手好闲,甚至到处惹事生非。如果帮他找一份工作,让他安下心来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会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它就会随顺着自己的喜好,追逐欲乐、飘浮不定。让它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它就能够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从事心灵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善用这颗心,让它朝好的方向、善的方向发展。
在这里,我想教大家两种修定的方法,让我们的心专注于特定的目标来培育平静。
第一种方法叫入出息念,即通过专注呼吸来培育定力。当你回到家之后,可以抽一个时间段,半个小时、四十五分钟或者一个小时都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里,不要看电视,不要开电脑,把手机、电话都关掉,找个安静的地方,例如自己的房间、书房坐下来。找一个舒适的坐垫坐着,垫大约高四指,或者更高一点,把臀部垫高一点,这样的话可以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而且容易坐得久。然后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绷得太直,要自然地平直。
轻轻地闭上眼睛,然后全身放松,让身体处于轻松、自然、舒服、适合禅修的状态。这个时候,应当暂时放下公司的事务,暂时放下生活的烦扰,暂时放下家庭的琐事,把妄念纷飞的心收回来,不要追忆过去,也不要计划未来,把所有跟禅修无关的东西、外缘都先放下,决意回到当下,回到这一刻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当身心都处于自然、轻松、舒适的状态之后,再把心念确立在鼻头、人中或嘴唇上方这一带区域,尝试去觉知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不要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动、热、冷、推动等感觉,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是让心觉知进出于鼻端、人中这一带区域的呼吸就行了。
觉知呼吸其实是很简单、很单纯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吸,呼吸无时无刻都在,只是我们一直都忽略它而已。要觉知呼吸,无须造作,无须刻意,只须尝试去知道、去关心一直都在这里的呼吸就行了。
这是通过专注呼吸来使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只要你能经常学习关注你的呼吸,你将会发现:你的情绪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内心更容易平静了。
接着再为大家简单地讲一讲散播慈爱的方法。什么叫做散播慈爱呢?就是学会祝福他人,祝愿他人开心、快乐。
在散播慈爱的时候,闭上眼睛,先祝福自己,希望自己开心,希望自己快乐,要用心感受自己真正地开心、真正地快乐。如果感受自己的快乐有点困难,那可以回想自己过去曾经做过的一件令你很开心的事情,例如帮助他人、乐善好施等,然后感受当时的快乐,并把这种快乐维持下去。
这样做大概几分钟之后,再选一位你很恭敬、很尊重的人作为散播慈爱的对象,例如你的老师、对你有恩的人等,但必须是同性,异性是不适合的。将你的祝福发出去,用心去祝愿这位善人快乐、幸福,用心去感受对方真的很快乐、很幸福!可以将慈爱散播出去后,就这样尽可能持续地维持下去。
能够对恭敬的人散播慈爱后,可以继续祝福其他恭敬的人,然后祝福你的家人,祝福你的朋友,祝福公司的同事,祝福所有的人,包括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乃至一切有生命的众生。这就是慈爱!
在散播慈爱的时候,你的心必定是快乐的、喜悦的、平静的、柔软的、宽广的。她可以很有效地消除烦躁、不安、忧愁、怨恨、不满等情绪。要经常地学习散播慈爱,经常地学会祝福他人。当你拥有了慈爱,当慈爱成为你内心的素质之后,你将会发现:不但你的心情改变了,你的性格改变了,连你身边的人、周围的世界也都改变了!
无论是觉知呼吸,还是散播慈爱都不难做到,大家都应该尝试去做。不仅在特定的时间段可以练习,在平时有空时也可以练习。例如回到公司后,如果离上班的时间还早,可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闭上眼睛,先放松一下身心,接着觉知自己的呼吸……还有其他很多种业处,虽然专注的目标有所不同,但方法都大同小异,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
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指脑瓜转得快,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场、官场、战场能打败对手,青云直上。这些能力只能叫才华或聪明,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了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
我们需要用智慧来了解这副的身心,了解到我们的身心无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和意所构成。眼、耳、鼻、舌、身称为五根,即五种感官,它们构成了这个肉体之身(色身)。意呢,有六种,即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这六识分别认知六种对象: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和各种现象(法所缘)。眼识能见到颜色,耳朵能听到声音,鼻子能闻到气味,舌头能尝到味道,身体能碰触到触觉,意识能思维各种现象。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这六种对象的互动。
当我们看到美丽的东西、听到好听的声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时,很容易生起贪心,想要追求这些东西。当心接触到不喜欢的对象时,心会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由于不了解外境的本质,这叫做痴。贪嗔痴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烦恼。
我们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来了解身心是如何构成的?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在什么情况下生起的是善心,什么情况下生起的是不善心?应当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
了解身心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追查造成身心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为一种结果,必定有其因的。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因为有烦恼,有贪爱、有追求,想要这东西、想要那东西,于是会采取行动。这些行为表现在道德上称为善业或不善业。当这些善业或不善业遇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就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果报。我们的这副身心、每天所遭遇的境遇,就是自己行为的结果。亦即是说,命运的好坏是靠我们自己创造的,我们是自己行为的承担者。同时,我们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了知身心与身心之因后,还必须观照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包括身心在内的世间所有现象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在刹那刹那地生灭变易着,这称为“无常”。万物都在遭受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因为无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个所谓的“自我”、“灵魂”、“实体”、“本体”存在,这称为“无我”。
如此用无常、苦、无我的智慧来观照一切的世间,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一切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通过观智如此透彻地观照,当他的智慧成熟时,就可以断除烦恼、解脱一切苦。
因此,通过持戒,能去除第一种最粗层次的违犯性烦恼。通过修定,能进一步去除第二种困扰性烦恼。通过修慧,能彻底去除第三种潜伏性烦恼。所有的烦恼,皆可以通过培育戒、定、慧来解决、断除。
修学佛教的目标是为了断除烦恼,断除烦恼的方法不外乎戒定慧三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10
,放不下,舍不得,想得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1

低质量的亲情和友情,是苦难的根源,大多生活的烦恼皆来源于此

第3个回答  2014-06-10
爱是如何出现的追问

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一种欲望……

追答

烦恼何尝不是欲望引起的

第4个回答  2014-06-10
d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