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盛镖局的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社旗县赊店镇,曾是“茶叶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在这里,曾威震江枣孙空湖的“广盛镖局”名扬四海,它是华中地区唯一的大型镖局,被誉为“华中第一镖局”。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曾深度报道赊店镖局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全面展示了其魅力。
镖局的兴起始于一代宗师戴二闾。社旗山陕会馆南的“明清一条街”上,有一座挂着金字牌匾的高大门楼,上书“广盛镖局”。镖局坐西面东,五间门头,气势非凡。院内正中,一面大红镖旗迎风飘扬,上书一个大大的“戴”字。这是镖局主人的姓氏,戴二闾,正是赊店广盛镖局的创立者。
赊店在明清时期已有“金凯基赊店”的美誉。明朝万历年间,这里的水运之利已被人们发现,开始有商人在此经营。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天下安定,商业逐渐繁荣,赊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人聚集。赊店的繁荣和重要的交通地位,不仅吸引了众多晋商,也滋生了大量的盗匪。因此,“华中第一镖局”应运而生。
清乾隆末期,社会治安恶化,长途商旅成为危险之旅。自由商旅的繁荣与强盗贼匪的滋生,使得镖局数量激增。戴二闾,这位来自山西祁县的武林高手,被赊旗店经商的同乡看中,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来到赊店,创立了广盛镖局。镖局内,有其兄戴大闾、任志等镖师。
镖局为一进三的大院落,内设会客厅、签押房、仓房、镖头居室、镖师居室和练武场等。开张之初,戴二闾首先要做的,就是“亮镖”。他依照镖局的规矩,打点当地的头面人物,邀请官场、商场的有头有脸的人物来捧场。戴二闾的武功高强,这自然不是难事。但镖局能否出人头地,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却面临诸多考验。
戴二闾的一身硬功夫,在一次次押镖历程上留下了赫赫声名。他的镖车,到了沧州时,都会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得喊镖号。但有一次,一个新伙计不懂江湖规矩,贸然喊镖,导致沧州武术界著名武术家尹玉文等三人出面问罪。戴二闾再三致歉,但三位武师不依不饶,一定要“讨教讨凳瞎教”,只好动手过招。戴二闾以其硬功夫获胜,自此“戴家拳”声名鹊起,广盛镖局更是誉满天下。
然而,镖局的衰落与票号的兴起有关。道光三年(1823年),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创办,开中国银行业之先河。票号适应当时社会需要,发展迅速。没多少年,日升昌的分号就发展到35处之多,遍布全国商埠重镇,以汇通天下闻名于世。此后,赊店相继开设了“蔚盛长”等七八家票号分号。票号的兴起,使得镖局业务锐减,广盛镖局最终在1830年歇业。
戴二闾留在赊店改营过载行,其子戴广兴后来成为赊店第一任寨主。广盛镖局存在了将近30年。形意拳的产生,也与戴二闾有关。广盛镖局歇业6年后,河北人李洛能听到戴二闾的声名后,深深为他的功力所折服,决心找他学艺。戴二闾本不愿意教,但他父亲戴隆邦曾留下遗言:戴氏心意拳绝对不能外传。李洛能为了学拳,在赊旗店找了块地方种菜,连续三年为戴家送菜,分文不取,最终感动了戴二闾。二闾收其为徒,传授心意拳。
关于李洛能学习心意拳的故事,在河南、山西、河北等地流传有不同的版本。有人说李洛能学艺在山西祁县戴二闾的老家,有的说在河南赊旗店;有人认为李洛能学成后,经悉心创新,发展为形意拳。这种拳术属于内家拳,但与太极、八卦等内家拳不同的是,这种拳法十分刚猛,硬打硬进,几如电闪雷鸣,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过去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的说法。
社旗有一位老拳师强自立,75岁。几年前,为追寻心意拳起源之谜,邓州心意拳名家马雷石与其弟子李昌来社旗找到强自立老人,进行了认真的考查。强自立的祖辈以打铁为生,因打铁迁居赊旗店,到强自立一辈已有七代。他家迁来时间大约在广盛镖局创办之前,但年代久远,很多事情他并不清楚。他只知道,镖局停办后,戴家在赊旗店还有生意;戴二闾功夫极高,身形极快,别人打他时,拳到跟前,他人已没影儿了。据李昌等人多方考证,戴二闾不仅是戴家心意拳的杰出人物,而且与几位朋友在赊旗店创立了形意拳,赊旗店是形意拳真正的发源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