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暨南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考研经验分享

个人情况:本人是21级应届生,报考的是暨南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初试成绩382分,初试排名第4,其中政治74,英语72,338生物化学122,普通生物学114,总成绩排名第六。其实也不能说经验帖,只能说是我把我的经历与体会分享给大家做一个参考,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学习方式。


考试科目:

初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吴相钰,

    吴相钰,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 4 版)

专业题型+分值:

338生物化学题型

名词解释(5分/个,总分50分)简答题(10分/个,总分为40-60分)论述题(15-25分一个,总分为30-60分)

814普通生物学题型

填空题(2分/个,总分20-30分)名词解释(5分/个,总分30分)简答题(10分/个,总分为40-60分)论述题(15-25分一个,总分为40-60分)

分数预测

今年的(338)生物化学的话比较难一点,但是只要基础分能拿到,我觉得大概有90分左右。

(814)普通生物学的话它的基础分更多,基本上是在110以上,如果说你要是稍微答得好一点的话,拿到一百二,一百三,一百四都是可以的。

今年英语跟政治大家应该会差不多,所以我觉得英语二70分左右,政治70分左右。

根据上面的预测,我觉得基础分加起来有320分左右,就看你的338生物化学能考多高,因为814普通生物学的话其实比较简单,大家考的都还不错,今年大概有900多个人来报我们这个生物与医药这个专业,去年是300多个人,进100多个人,今年是900多个人,进100多个人,去年上线的话,就是你进复试你310多分左右,但是因为去年是线上,复试拉不开差距,除非考的特别好,复试发挥的特别好,那样的话,稍微拉开一点差距。

如果分数处一个310多分的状态逆袭进了复试,那就很悬,我觉得初试成绩如果没有到330分的话,就可以稍微关注一下调剂信息。

备考经验

  我是从去年二月份开始准备考研的,开始一个月只是背背单词,抄抄写写,专业课还无从下手,从三月份开始,我开始看生物化学的网课,网课是看杨广笑老师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他的课讲得很详细,并且没有那么无聊,知识点覆盖的也很广。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过了第一遍生物化学,第一遍过完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什么都记住,很迷茫。我没有急着开始另外一门专业课,而是又开始一轮生物化学,因为生物化学是很多其它专业课的基础,理解了生物化学的知识,学其他的专业课就比较轻松,并且生物化学的的知识穿插在很多与生物或医学的专业课中,学好生物化学也算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吧。

    第二次生物化学的复习比第一次好些,时间用的也比第一次短半个月,复习完第二遍,脑子里大概会形成一个知识点框架,会对一些知识点重点关注。这就是复习第二遍的意义。暑假开始,我开始着手复习政治,网课是跟着徐涛老师的强化课,他的课风趣易懂。然后配套练习是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同时,七月份我也开始了第二门专业课的复习,我花一个月复习完第二门专业课,但由于各种原因我换了专业,在八月份我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过了一遍另外一门专业课。

 第二门专业课学起来比较轻松,就是因为有生物化学的基础。在暑期期间,每天花几个小时把生物化学过了第三遍。九月开学,我有种疲劳感,觉得很多东西我都了解了,但真正动笔起来,又写不出来什么,于是就对专业课产生了些许的反感与抵触,这种情绪持续了一个月,这个月我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普通生物学专业课视频课与英语上,由于每天还要上课,复习时间就没以往那么规范了,但我觉影响不大。

    十月份调整好状态,开始冲刺阶段,开始研究真题,有的放矢,生物化学专业课的重点比较基础明显,学习起来目的也比较明确,普通生物学的知识点比较广泛,比较难抓,而且普生的真题重点每年都有变化,所以普生想拿高分,还需要多多涉猎其他的专业课,例如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

    后面两三个月就是每天重复刷真题(专业课,英语),背真题,背书。政治方面我看完徐涛老师的强化课后,开始看腿姐(陆寓丰老师)的技巧课。考研过程我也踩过大大小小的坑,比如买错资料,选错网课。希望大家能仔细思考,不要重蹈覆辙。接下来我具体说一下我各科复习的感受与体会。

关于政治

    政治是一门时效性科目,每一年政治的侧重点会因为各种周年纪念日而会不一样。比如去年政治的热点是新冠肺炎、抗美援朝和多边主义等,然后今年也会有今年的重点,例如建党一百周年等。因此我认为政治不用开始的太早,暑假开始就足够了,开始的太早不仅容易忘记,还会占用你的专业课或英语学习时间。相信很多人也听说过有些学长九月份才开始准备也成功上岸了,我想说的是,有人有那个实力,但不一定是你,你太晚开始,会导致心态不好或学习计划安排不妥当的同学有焦虑感,会适得其反。因此我的建议还是暑假开始差不多,慢慢学习政治,慢慢积累,到后期还会有很多政治知识点的补充,毕竟每天都有时事发生,谁都不知道下一个事件会不会更重要。

推荐书籍:

关于英语

    英语是一门马拉松课程,想考高分,必须得有长时间的积累,每天背单词是最基本的要求,不仅是保持你的语感和记忆,更是为你之后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题型打基础。我的英语阅读是听唐迟老师的网课,新题型听刘琦老师的,作文是听刘晓艳老师的。阅读理解是重点,要下功夫去练,总结,再练,这里是重点拿分部分,想考70+,阅读理解+新题型至少得40分。新题型比较简单,不必花太多时间。

    作文我开始的比较迟,十一月底才开始,强烈建议大家可以提前准备作文,不然会很慌,我最后一个月,听了几天的作文课,开始疯狂练作文,每天一篇,大作文小作文轮流练。作文不练你会没有东西可写,光背模版的话,如果遇到你不会的题目,会一脸懵,因此多练,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多变模版,,并且在你练习的过程中,你也积累了大量词汇与句式。其它的花的时间相对来说较少,这个因人而异吧。

推荐书籍:

关于338生物化学

    我建议大家可以用生物化学教程(深蓝色)这个作为你的考研教材,第三版分为上下册的生物化学(绿色)作为参考资料。毕竟第三版太厚了,内容很详细,但我们考研并不考那么细致。生物化学教程这本书只有第三版一册书那么厚,它的知识点也都覆盖了,更加精炼。我认为这门课还是挺好学的,真题体现出来的知识都非常基础。而且知识点往年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复。因此这门专业课不要刻意去钻什么比较偏的知识点,掌握好基础就能120+。

    338生物化学这门课的前期学习过程比较痛苦,因为要梳理知识体系,生物化学分为静态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三个大章。静态生物化学中蛋白质和酶的知识点非常重要,每年必考,且占的分值很可观。动态生物化学就是各种反应体系循环,这个得自己多探索,才会记得更牢,例如三羧酸循环,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尿素循环等等,这些动态过程你需要自己去记忆并推导,还要将他们联系起来记忆,直到你脑海里把这些步骤与特点都记下来了,这一大章也就没什么问题了,换个说话,你可以拿下40-60分。

    分子生物学这一大章有些知识点比较难理解,这个需要在课外时间积累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然后再来学习这个会更顺利。这里所占分值相对较少,但也不可小觑。你可以根据往年真题来学期这一大章的知识点。像遗传的特点,DNA的修复方法等都是往年真题的常客。

关于814普通生物学

    所用教材是第四版陈阅增老师的普通生物学(上黑下绿)。我自己这一门考的也不是特别好,这门专业课的知识点特点是广泛但基础。你在这本书里会找到很多你在生物化学你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但这本书涉及的知识非常广,如上面所说,你想考高分,就必须多看其它专业课的书。

    它的历年真题呈现出来的具有很多不可预测性,好比去年我们这一届考研,基本没有重复的知识点,很多全是之前没有考过的。但真题也具有参考价值,毕竟往年有些知识点会有所重复,像免疫系统那一章,往年重复过很多次,但近几年又没有了。这门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用小标题来作为真题的题目。这就看你平时背的细不细致了。总之,这门课里的知识多多了解,给你一个标题你能写出相关知识,就很可以了,真正考研的时候,你肯定会遇到根本没看过的知识点,不要慌,写相关的知识内容,尽量往题目上靠,总会有分数。你要相信,大家都一样的,就看谁知识面广了。

    滴水可以穿石,靠的并非是水有很大的力,而是在于其不舍昼夜的坚持滴打。

近年复试为例

近三年的考研都比较特殊,主要是受到这个疫情的冲击和影响。

2020考研的复试是遭遇疫情冲击的第一年,比较特殊,复试拖到了5月16日,那一年全国的复试开展普遍都很晚。

2021年也就是去年的考研,是受疫情影响的第二年,此时学校有了经验,复试在3月末举行,4月初出成绩,如下:

目前来看,这套模式已经成型,因为国内的疫情仍然不稳定,所以今年大概率还是可能会采取线上的方式,今年如果采用线上形式复试,去年的流程比较有借鉴意义;如果采用线下方式进行,那么2020年之前的流程比较有借鉴意义。

2022年复试预测:3月中旬到4月初(2月1号春节)

时间安排:

1月10号~15号:准备复试资料

1月16号~25号:通读复试书籍,整理复习笔记

1月26号~2月15号:愉快玩耍

2月16号~复试:疯狂背诵

⭐⭐注意:不要等初试分数线出来之后,才准备复试,那个时候的话时间比较紧张。

复试流程

复试=英文面试+专业面试+(笔试)

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疫情又比较严重了,所以我觉得今年大几率还是以线上为主。

线上流程

(1)英语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的话就是大概1-2分钟,很简单,不会给你话题,让你讲,所以英语口语还是比较简单的,大家提前准备好就行。

(2)专业课问题回答

一般是抽签回答三个问题,像去年的话,我就是抽到了三个比较难题目,所以专业课的话,大家一定要好好去准备,如果万一今年是线下的话,专业课是提高分数最主要的环节。

(3)面试官自主提问

在进行复试之前,学校会让我们大家写一个简历,它会有一个模板,然后根据那个简历,将我们自己的一些信息填写,我们会把这个简历交上去,各个面试官会根据这个简历去提问我们。

大致的提问方向:学过什么专业课、做过的实验、大创经历、热点话题、个人情况(根据上交的简历提问)

线下流程

(1)专业课笔试:微生物相关题目大概10道

(2)英语自我介绍:1~2分钟

(3)面试官自主提问:专业课、做过的实验、大创经历、热点话题、个人情况(根据上交的简历提问)

⭐⭐注意:已经两年没有过线下复试了,所以今年的线下复试流程会是什么样的,大家也其实不知道。

    整个考研过程看似枯燥,其实非常充实。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并尽力完成,你自己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是英语,自从你开始准备考研,每天都要做英语相关的任务,不管是背单词还是练习各种题型总的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你可以选择你喜欢,你适应的网课老师。第一次写这种经验帖,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谅解。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提问,有时间尽力帮大家解答。最终祝大家不负年华,成功上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