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8步

如题所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诞生了。
  资本主义萌芽
  ①出现时间:明中后期。地点:江南一些地区。
  ②背景: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前提下。
  ③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以丝织业为例,“机户”开设“机房”,雇用“机工”劳动,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产生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
  ④在清代发展的表现: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
  ⑤缓慢发展的原因:农民受剥削重,极端贫困,无购买力;地主和商人赚钱买房置地,影响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重农抑商;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在此,一方面点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进步成分,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前进的方向,它们是封建制度的异己成分,它们的成长在削弱和瓦解着封建制度,是封建制度衰落的表现。另一方面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相比较,得出不同点。
  产生概况
  ①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 创办者:A、一些官僚、商人、中小地主、买办、华侨;B、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C、一些洋务派的官办企业也可归于此属。
  ③ 早期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张裕葡萄酒公司(烟台)
  ④ 主要特点:民族工业受外资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产生于民族半独立状态之下——民族资产阶级有反抗、革命性;民族工业对它们有依赖,产生于旧经济形态的母体中——民族资产阶级有软弱、妥协性。
  ⑤主要地区: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
  发展条件
  ① 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②同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④掀起收回利权运动。
  发展概况
  ① 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民国成立前)
  ②著名企业:张謇——大生纱厂(江苏南通);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江苏无锡);周学熙——启新洋灰公司(河北唐山);刘懋赏、冯济川——保晋矿务公司(山西)
  ③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重大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发展春天
  “短暂的春天”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制度上的束缚和障碍。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②法令法规的保护。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工商实业的方针政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袁世凯窃取政权以后,为了笼络资产阶级,也吸收了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周学熙、张謇等担任工商总长、财政总长的职务,资产阶级通过手中掌握的权力,制订出若干有利于振兴实业的政策法令,一定程度上为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
  ③社会舆论的认同和感召。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大力提倡“实业救国”,大大刺激了国人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当时,“抵制洋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也成为中国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口号。“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外部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首先,外国商品输入量下降,从而改善了中国民族工业品的国内市场环境。其次,由于战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部分商品的需求增加,为中国货物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再次,出口增加和国内市场需要,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
  ① 时间:“一战”期间(或1912——1919年左右)
  ②表现:1912—1919年的8年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多达13000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1912年到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③ 影响:促使资产阶级的壮大。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