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高中生学习语文文言文的兴趣

如题所述

一、搜集有价值的文言文本,拓宽阅读面,提高文言阅读兴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缺少诵读的文言文教学是一潭死水,缺少个性展示和自我表达的教学,会逼迫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阅读有精读和泛阅读之分,教材上的文本都是名家大作,这些文本立意高远,文采斐然,构思别具一格,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对学生的思想境界的提升、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作用,只有反复诵读,深入剖析,才能渐窥堂奥。但同时又要认识到,教材上的文本只是标杆,隐含着文言文学习方向及考查范围,仅仅靠精读教材上的文本来提高学生文言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广泛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应广泛收集、筛选、汇编有趣味性、启发性,且与教材文本有关的文言资料,如搜集学生熟悉的唐宋著名诗词大家的传记或生平轶事选段,文本中要尽量包含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及常见基本句式。众所周知,张孝纯先生的《乌有先生历险记》曾是许多教师青睐的文言文本;也可推荐学生阅读《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内容简短的文言作品;还可选择学生熟悉的人物掌故,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去解决文本中的字词句式,如学生对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文言格式的文本读来还是有障碍的。在大量阅读中,学生会熟悉常见的词汇句式,理解阅读表达能力会相应提高,随着兴趣的不断培养,学古文的自信心会逐渐建立。尤其是常阅读名人传记,学生如果熟悉人物的生平经历,不仅会减少作文中出现类似我国商代的屈原,唐代的司马迁这样的常识性错误,而且还会对诗词赏析奠定基础。
二、“学以致用”才会更好地激发兴趣。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不只是为了高考的19分,还有益于作文素材的积累,思想的教化,自身素养的提升。
学生写作习惯用古人为自己代言,喜欢引用先贤事例,但受阅读面的限制,不外孔子、庄子、孔融、司马迁、勾践等,而且因为缺少引用,往往说服力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多讲解先贤奇闻趣事,使学生临渊羡鱼,促使他们自觉阅读、收集、积累有价值的素材,例如,自律方面许衡的“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子女教育方面刘玭的“肉食,君之禄也,尔欲之,则勤学问以干禄;吾肉非尔之食也。”,奉养父母方面孔子的“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牛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等等,如果写作中能准确引用先贤的言论,必然能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更有文采。相应的,引用先贤言论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文言文兴趣的不断提高。
深层次上,学习文言文的终极目标其实还是汲取它所承载的先贤的思想智慧。“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人的精神欲求、思想成长充满着相似性。现代社会的人们所面对的生存压力等诸多矛盾,都可以向传统求教,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解读活着的意义。思想塑造方面,中学生无论年龄还是认知方面,都有完善自我的意识,例如《史记》中项羽的英勇、屈原的忠信、勾践的隐忍等都可能成为学生比照自己的镜子,促使他们有意识地规范自身人格修养。可以说,喜爱阅读文史典籍,是品味、涵养、成熟的体现,但兴趣的产生,离不开教师初期刻意引导和熏陶。
三、督促学生勤查字典也可提高文言学习兴趣。
古汉语词典是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工具书。勤查词典,体现了一个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自学能力和兴趣。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在实词虚词积累方面依赖教师口传笔录,很少主动查字典,甚至有学生不会使用古汉语词典,我曾设想,假如高考给每个学生一本古汉语词典,那么他们的文言翻译能得满分吗?《史记》用字共约5000个,但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300字覆盖全书95%的内容。《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收录了6400个字,最常用的大概有2000个。蒋绍愚先生曾说:“如果把2000个字的义项都掌握,不仅中学生做不到,我也做不到……”因此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留给学生自主查词典的时间,养成他们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查得勤了,就能把握义项规律,就可以达到猜的水平。同时,自主解决能力提高必然带来文言文自信心的增强和兴趣的提升,最终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地阅读传统典籍,实现自身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文言文如同一把打开中国古典智慧的钥匙,努力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不仅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满足功利需求,更有利于学生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智慧,提升学生自身素养和民族自信心,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13
多背.多看就可以.只要对书本上的翻译子子落实.有些课上补充的文言知识你记得.就足够了.我初中高中都是这么过来的.亲测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