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美感

如题所述

数学美不仅是一种真实的美,还是美的高级形式,是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的产物。充分挖掘数学美,运用数学美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创造发明数学的热情,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在享受数学美的愉悦上掌握增长数学知识、受到教益,并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收到陶冶情操的良好效果。在中学数学中渗透美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数学是美的,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尤为突出。数学教师理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期,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1.利用数学中的简洁美,调动学生的兴趣
数学的简洁美,是指数学表达形式、证明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结构简洁而给人以美感。例如:圆的“周长”与“半径”有着异常简洁和谐的关系,在公式“C=2πR”中,一个传奇的数“π”把两者紧紧相连,这种简洁引起了人们对美的遐思。
另外,“最小阻力原则”告诉我们:解决问题时的压力倾向总是指向阻力最小的一方。解决数学问题也是如此,凡是简洁的、一目了然的解题方法总是易于被学生选择接受。因此,当遇到一题多解的问题时,我经常通过比较来优化解题方法,进而产生数学的简洁美。
2.利用数学中的对称美,增加学生的兴趣
对称性是最能给人以美感的一种形式。德国数学家魏尔说:“美与对称密切相关”,数学中的对称美举不胜举。如:几何中的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和旋转对称图形等等。毕格拉还说过:“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体,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这两者圆满无缺,在任何方向都对称,真可谓是对称美之最了。同样就代数而言,有对称方程、对称恒等式等等。这些对称形式就仅凭感性便可令人身心愉悦。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揭示对称美的因素,便会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就会自觉地运用“对称”这一美的形式特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也就达到增加学生的兴趣之目的。
3.利用数学中的比例美,巩固学生的兴趣
数学中的比例美也很多,其中以“黄金分割”最为典型。达芬奇说:“黄金分割是美的原则,一切符合黄金分割值的图形都是最美的图形。”“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在学习“黄金分割”这一阅读材料的前一天,我跟学生讲:“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体形是否标准?如果想,回家量一下自己上下身段的长,并计算出它们的比值,到明天学习了黄金分割之后,你们便可以得到答案。”全班学生立刻被这一“黄金分割”所吸引,兴趣十足、主动积极地去预习这一节课,真正达到了由“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
求美是人的天性,处于青年时代的中学生,爱美心里尤其突出。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审美的角度,为学生设置思维情境,激发数学美感,让学生沉浸在数学没的享受之中,自发产生求知欲望,轻松愉快地从感性向理性过渡。
数学中图形美、对称美、代数关系和谐美、逻辑美、语言符号简捷美等,使学生从数学的外在美中领悟出它蕴含的内在美,进而得到美的体验,美的鉴赏、美的创造,产生愉快情绪,激发学习热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