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手术效果怎么样?_胰腺癌

如题所述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其高峰年龄为65-75岁。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差,进展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少于6个月,5年生存率为0.4-5%。2.6-9%患者获得切除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可达11-20个月,5年生存率达7-25%,几乎所有病人在术后7年内死亡。由于5年生存率很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基本持平。手术切除是胰腺癌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1.诊断与可切除性评估大多数胰腺癌的诊断十分简单(无痛性梗阻性黄疸或体重下降和腰背疼痛)。突发糖尿病或无法解释的急性胰腺炎发作提示可能有胰腺癌发生。持续性腰背痛、体重显著快速下降、腹部包块、腹水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提示是无法切除的肿瘤。增强CT扫描是胰腺癌临床分期的金标准方法,它能准确判断80-90%的病人是否可切除。手术禁忌症包括肝脏、腹膜或其他部位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包裹(长度超过2cm,50%以上的周边包裹),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肝动脉包裹以及合并其他重大疾病。下列因素不是手术切除的禁忌症:肿瘤连续侵犯十二指肠、胃或结肠,手术区域的淋巴结转移,门静脉受压或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门静脉三叉处的微侵犯,胃十二指肠动脉包裹和患者年龄。2.外科手术胰头部肿瘤切除术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即Whipple手术)分为标准切除术和根治性切除术以及标准淋巴结清扫术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又有标准Whipple手术和保留幽门的Whipple手术。目前尚无明确标准。保留幽门手术可能会影响幽门上区淋巴结的清扫。胰腺导管癌施行广泛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较标准的淋巴结清扫术并没有提高生存率,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证明胰腺癌需行广泛淋巴结清扫术。3.影响切除术后生存的预后因素有利于预后的因素有切缘阴性、淋巴结阴性、分化较好或中分化的肿瘤、肿瘤小于2mm、没有神经周围和肉眼可见的血管侵犯。肠系膜上动脉右外侧切缘是否阳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欧洲胰腺癌研究小组的前瞻性研究发现,镜下切缘状况、肿瘤的分级和淋巴结受累与预后强烈相关,肿瘤分级和淋巴结情况被确定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然而即使患者显示的预后因素较好,并不意味着能治愈,5年后仍可能复发。4.切除术后的生存时间没有转移的肿瘤患者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7-25%,中位生存时间为11-20个月。局部有血管侵犯但没有转移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11个月,有转移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大多数病人在术后2年内复发,常在术后9-12个月于腹膜后(34-87%)、腹膜(19-53%)、肝脏(38-73%)和腹膜外(8-29%)复发。肝转移常常较早发生(大约5-11个月),提示在手术时就有微小转移,而局部复发往往出现稍晚(大约13个月)。成功切除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有:腹膜后残留、周围神经侵犯、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5.晚期胰腺癌的姑息手术治疗5.1胆道梗阻的支架置入或外科改道手术大部分胰腺癌发现时已为晚期,已不可切除,需要处理的主要症状是阻塞性黄疸。可以选择外科改道手术或胆管支架置入术,改道手术可发生返流性胆管炎和胆漏等并发症,支架置入术易发生支架的堵塞、移位和黄疸复发,两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手术相关的死亡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自膨式金属支架大大降低了阻塞和急性胆管炎的风险。由于胰腺肿瘤小于3cm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6.6个月,而那些较大肿瘤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3.2个月,因此昂贵的金属支架适用于前者,肿瘤较大和有肝转移的患者最好使用塑胶支架。对于梗阻性黄疸,大多数专家建议行肝总管空肠吻合术,因为它可以让大部分病人的剩余时间待在家里,不必再次入院治疗黄疸复发。不可切除肿瘤的减黄研究显示,内镜减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6天,不住院的中位生存期为94天,手术减黄患者分别为192和164天,表明手术比内镜能更好地缓解病情。5.2胰十二指肠姑息切除术的作用回顾性研究显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在切缘有肉眼或镜下肿瘤残留的患者与外科改道手术的局部晚期肿瘤的患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相似,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的总的生存率显著提高,但这组间没有可比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包括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及肝十二指肠韧带骨构化清扫)是我科的常规手术。建议你携片到我院就诊,我的专家门诊是每周三上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