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班长(转载)

如题所述

班长有“兵头将尾”和“军中之母”的美誉。一个优秀的班长可以为中队干部分忧解难,为中队干部出谋划策,当好中队干部的得力助手,对部队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就目前消防部队的实际情况而言,缺少一批责任心强、业务精通、管理能力到位的班长骨干队伍,不利于队伍建设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基层工作经验,谈一谈如何当好一名优秀的基层中队班长。一、 班长要做到“五勤”1、脑勤。身为一名班长要多思考,多替中队领导分忧解难,脑中要时刻想事,紧紧围绕中队支部、军人大会、军人委员会的精神开展工作,为中队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要多为中队干部出点子,当好中队干部的参谋助手。2、嘴勤。作为一名基层中队的班长要勤动嘴,对于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揭漏和批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明察秋毫,一视同仁,做好督促和监督工作。3、腿勤。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身为一名基层中队的班长不能做井底之蛙,要走进战士遍及的各个角落,每天早上起床,尤其是值班班长要各个班级转转,看看是否有没有及时起床的战士,了解有没有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出操的战士,晚上就寝后,值班班长要营区周围转上一遍,检查存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车库门是否关好,食堂的门窗是否锁牢、班级和其他库室的电源是否断电等一系列问题,及时排除各类隐患。4、手勤。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基层中队的班长不要摆架子,要俯下身子言传身教,要时刻为战士做好表率,班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普通战士的成才进步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5、眼勤。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做到眼勤,及时掌握队伍的动态,随后才能对症下药地去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二、着重提高班长的“五个能力”一、带兵能力。“打铁自身先要硬”,只有这样,战士们才能真正发自内心的佩服你、尊敬你,才会真正的认可你。作为新时期的带兵人,管理工作就应该有所创新,既要吸收部队的传统管理经验,学习我国传统的儒家、法家、道家管理思想;又要与时俱进,借鉴学习一些新的管理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个人建议可以学习一下现代管理理论中的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带兵能力。  二、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基层中队的班长作为部队的第一线执勤、训练、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者,在中队编成内担负着各项组织指挥任务,诸如训练,执勤、灭火战斗、抢险救援等都需要班长来组织下达实施,一个战斗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好坏与班长的组织指挥有直接关系。中队根据队伍建设的实际,将班长推到指挥位置、教员位置,充分提高执勤、训练、管理等工作的组织能力。三、敏锐的洞察力。在日常生活中,干部和战士直接沟通的机会远远少于班长与战士的沟通,从空间上讲,战士与班长同居一室,低头不见抬头见,对战士的行动和思想状况掌握的比较轻触,班长应用敏锐的眼光掌握战士的思想动态和脉搏,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战士的思想疙瘩解决在萌芽状态,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做起,及时处理好班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四、换位思考能力。班长与战士之间都是同志关系,应该互相尊重,相互爱护,相互帮助,同心协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班长与战士之间只是职务上的区别,在带兵过程中,鼓励班长要设身处地,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能力,以兄长情、同志爱来带兵,关心战士的成长进步,这样的战斗班一定有凝聚力、战斗力,管理工作就会顺理成章、得心应手。  五、协调能力。班长在一个班里起着核心作用,班长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班的管理工作,班长起到的是上传下达的作用,既要去传达好上级的指示精神,又要落实好领导的意图,充分调动战士去参与各项工作的积极性,既要让中队领导满意,又要战士不厌其烦,对班长的协调能力要求很高,班长的工作态度积极,工作决心坚定,无疑是全班战士的定心丸。在这方面,中队着力培养班长“有工作班长带头干,有危险班长带头上,有困难班长主动克服”的能力,着力塑造尖刀班形象。三、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班长在部队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当好一名班长难,当一名优秀的班长更难,作为一名基层中队的班长不是每个人都能干好的,这需要先天具备的个人气质和浅能和后天刻苦勤奋的努力,必须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漫长积累过程才能塑造一个优秀的班长。我认为当好一名班长要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一个跟上”即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跟的上。看似简单的道理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这无疑要求基层中队的班长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要做好八小时内外的管理工作,及时掌控本班人员的动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对于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决不能让问题过夜,确保部队的安全稳定。四、结束语班长在基层中队起着榜样、桥梁和骨干的作用,班长是部队最具体、最直接的带兵者,对兵的辐射力最大,影响力最强,是有目共睹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