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上色的步骤

白描好了之后上色,工笔画上色的步骤是怎样的?第一步是不是要在白描稿上打底色,我们老师说的是打粉底,我不太清楚,人家又说打粉底后上色太好着色,打不打都一样,大家画工笔是怎么个步骤啊?

鸟类着色法(八哥、山雀)

步骤一:

浓墨勾轮廓。

(补充一点:对于不会直接勾勒轮廓的小伙伴们,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载白底线稿,然后再用宣纸覆盖在上面描边,这样可以快速的让你掌握物体的型,而不至于无从下手了)

步骤二

八哥:墨加少许广告黑染头、颈、背、腹,纯墨染翅尾,淡土黄平涂嘴、爪、眼圈。

山雀:墨加少许广告黑染头、颏,纯墨染翅尾,淡草绿染背部,淡土黄染胸、腹并平涂嘴爪。

步骤三:

八哥:淡花青墨平涂翅尾,淡墨补染头、胸、腹。

山雀:淡赭墨罩染翅尾,淡赭加染胸、腹,草绿罩染背部。

步骤四:

八哥:曙红墨点染嘴、眼,淡赭点足斑,花青墨丝毛。

山雀:白粉提染颏斑,(石者)绿丝毛,赭红点足。

扩展资料

历史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

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 :“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 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开来。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

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的《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陈之佛所作秋艳图。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在工笔画中,不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

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 清 慵讷居士 《咫闻录·秘戏图》:“ 关中 马振 ,近时画家之著名也,善工笔。

一时风气,凡馈大宪礼,必有秘戏图册,而 马振 之所画者,即景生情,能穷闺闸之婿态。” 黄宾鸿 《古画徵·明画尚简之笔》:“言 明 画之工笔者,必称 仇实父 。” 秦牧 《艺海拾贝·粗犷与细腻》:“偶然翻阅 齐白石 的画册,从里面一些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笔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0

步骤一:用重墨勾头、胸、腹、足,中墨勾翅膀,浓淡墨勾背景花卉,注意构图布局。

步骤二:用深浅墨分染蝴蝶结构。叶子正面分染深浅墨,花青分染反叶。在花头上平涂朱磦。

步骤三:用胭脂加赭石及藤贡分染蝴蝶,草绿加墨平涂叶。

步骤四:整体画面深入分染,胭脂曙红分染花头,淡石绿分染叶子。

步骤五:深入刻画蝴蝶。石绿点眼,白粉加藤黄点蕊,朱磦分染花头反瓣,调整画面整理完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04

工笔画上色的步骤依据图画内容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在这里以工笔画蝴蝶上色步骤为例。

步骤一:用重墨勾头、胸、腹、足,中墨勾翅膀,浓淡墨勾背景花卉,注意构图布局。

步骤二:用深浅墨分染蝴蝶结构。叶子正面分染深浅墨,花青分染反叶。在花头上平涂朱磦。

步骤三:用胭脂加赭石及藤贡分染蝴蝶,草绿加墨平涂叶。

步骤四:整体画面深入分染,胭脂曙红分染花头,淡石绿分染叶子。

步骤五:深入刻画蝴蝶。石绿点眼,白粉加藤黄点蕊,朱磦分染花头反瓣,调整画面整理完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1、双钩:工笔画中,尤其是工笔重彩画,双勾设色是最为明显的画种特征。“双勾”就是物体的体现是靠“线条勾勒”而出的意思(原为书法术语:法书上石,沿其笔面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为“双钩”)。
  2、平涂:在一定范围内均匀填涂某一种没有浓度变化的色彩,称为平涂。工笔画的基础技巧之一。
  3、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4、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清水,色笔在纸上着色以后,再用水笔将色彩洗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为了和统染有所区别,我们通常将小面积、局部的、较为细致刻划的渲染称为分染。
  5、提染:分染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6、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7、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8、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9、复勒:设色完成以后,用墨线或色线顺着物体的边缘重新勾勒一次。
  10、水线:工笔画常用手法之一。工笔设色中遇到物体的边缘或者线条的时候,经常会采用留一道亮边的手法来区分局部色彩或用来保留线条或用来体现物体的厚薄程度,这条亮边就称之为水线。同时,保留水线也能较好的体现出工笔国画所独有的装饰趣味。
  11、渍染:一种见笔触的湿染法,色笔较干,略带皴擦,然后用水笔趁湿点染,破开原有的色彩,常见于破碎叶片边缘的处理。
  12、斡染:水笔在色块的四周旋转,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尤其是反瓣根部的着色也时常会采用此法。
  13、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14、接染:用两支或两支以上的笔蘸不同的颜色画出物体不同的深浅色相,然后用水笔或者另外的色笔趁湿润的时候将颜色接染融合在一起。常见于没骨画法或者背景上比较虚一些物体的处理。
  15、立粉法:点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长锋笔饱蘸粉黄(藤黄加白色),也可略调一点胶进去,色彩的浓度要非常大(将滴欲滴的感觉最合适),同时竖立笔锋,缓慢点出蕊的形状,湿润时色彩会高出纸面1毫米左右,等干了就会形成两边高中间凹的视觉效果,很有立体感。
  16、冲彩法:现代工笔常用肌理手法。在熟宣上先涂上某种颜色,在底色还没有干的时候趁湿润冲入别的色彩或清水或胶矾等。利用水和色的交融,产生一种斑驳无序的自然肌理美感。绘制老干、坡石等处常用。“撞粉法”、“洒盐法”所运用的原理皆和冲彩法类似。
  17、丝毛法:工笔禽鸟羽毛处理常用手法。用长锋勾线蘸墨或色或白粉等依照鸟类的羽毛走向逐根一笔一笔的画出。此法严谨细腻,真实自然,是工笔鸟类画法的基础技巧之一。
  18、批毛法:工笔禽鸟羽毛处理常用手法。将硬毫毛笔笔锋捏扁,呈扁平刷子形状,笔尖蘸水分适合的墨色,依照鸟的羽毛生长结构走向一组组画出,此法适合绘制中等体型禽鸟。
第4个回答  2015-08-23
  工笔画染色方法: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9、接染:方法是分碟调出二至三种图案色,各色厚薄相同,多为同类色或类似色,分几枝笔将各色铺于纸上,迅速以偏干的清水笔将各色接起刷匀。或将两个在一个范围的颜色用清水衔接起来,产生自然过渡的效果。先竖后横,迅速准确,使之不露笔痕,色晕匀和。工艺绘画图案亦用此法。
  10、衬染:在宣纸或绢的反面上色(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衬染的颜色大都和正面的相近),经过反面上色,使其正面色彩更为厚重,均匀,造成丰富的层次感。
  11、填:留出墨线,以不透明色充填,使墨线更为突出。装饰感极强,比较适合画衣服上的装饰。
  12、刷:以大笔或排笔涂大面积颜色,常用于画天地背景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