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混沌什么样?

天地混沌时期因该正是最后一次冰川期,为什么会天干地枯呢?????

开天辟地是中国的神话,中国的天气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而使得冬天寒冷干燥,而天地混沌时期正是冰川期正是寒冷干燥的冬季,就是在夏季的降水也会因寒冷而结冰的,南极洲就是例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9
如果按神话中的看,天地混沌时期,就是灰蒙蒙的一篇,没有空气,没有阳光,没有温度,没有这三个适合生物生存的基础。
第2个回答  2020-06-05

第3个回答  2019-12-21
灰色就是与深绿色的结合,的颜色。
第4个回答  2018-03-01

(此文已经得到作者本人授权转发,文章来源于“李少峻的博客”中的《史前密码》书稿节选)

作者:李少峻  2011-11-28 

一、“混沌时期”的真相

首先要提一下的是,什么叫“天地玄黄”。

《易·坤》曰:“天玄地黄。”《小尔雅》中曰:“玄,黑也。” 《说文》中曰:“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很显然“天玄地黄”或“天地玄黄”,这两句话的直接意思就因该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有学者认为这两句话能作为经典流传几千年,其中必有深层的含义。然而,笔者认为,这两句话只是远古人类对史前“混沌”记忆最直接最简单的描述。即使有什么含义,也是后人在前人流传下来的“记忆”上添枝加叶的结果。

自从“语言”的产生,人类就已经具备了,对大自然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记忆”,以口传的形式传诵下去的能力,然后有了“文字”再将这种“记忆”记录了下来。

远古人类的思维虽然已经达到很聪明的地步,但与现代人相比还是比较朴实直接的,也就是说还不至于聪明到有什么深刻含义的地步。所以说,“天地玄黄”这句话也只能是古人对史前“混沌”状态的记忆最直接的描述。

说到“混沌”,我们立刻就会联想到白茫茫的大雾,空气中充满了水气,四周模糊一片,抬头不见天,低头不见地,近不见物,远不见山。难道这就是古人说的“混沌”状态时期?

彝族史诗《查姆》中记载:远古的时候,天地连成一片,上面没有天,下面没有地,分不出黑夜,分不出白天。只有云露一团,只有雾露滚滚翻。哈尼族史诗《天地人的传说》中记载:远古时代,世间只有一片茫茫大雾,……。类似的说法在中国各民族创世史诗中均有出现。

我们不禁要问:远古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混沌时期呢?如果说没有那回事,这只是古人吃饱了撑的慌,编造出来的。那么为什么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对于远古天地开辟以前的情景有如此相似的描述呢?

要知道,远古人类是不会有现代人那样“幽闲自在”的生活条件的,他们不但要整日地为填饱肚子而四处搜寻食物,还要时刻准备着抵御野兽和敌对族群的袭击,哪有这个心思和闲工夫去编造美妙动听的故事,来“忽悠”你们这些几千年以后的人啊。

其实,远古时期的人类只有当他们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为了让本族里的后人牢牢记住所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才会以口传方式把“重大事件”流传下来。由于远古人类知识的贫乏,他们对所见到的大自然里发生的事件往往会“神魔化”并加以崇拜。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有意无意地又会添枝加叶,使故事变的更加容易记忆,甚至是以唱歌的形式,最终把“重大事件”流传了下来就成了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史诗和神化传说。所以,无论是历史史诗还是神化传说,古代人类是不可能凭空想象出来的,一般都会蕴藏着他们所见到的“真实事件”的痕迹,“混沌”现象也是如此。

大约在公元前7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全球性冰河期,气候最冷,海洋水位比现在下降了100多米,北半球冰川南端延伸到中国大陆的太行山尾、秦岭一带。然后,在公元前17000年前, 达到了顶峰,地球上处在最后一次冰河时期的最寒冷的时期,想必那时比现在的西伯里亚甚至北极还要寒冷的多。到了公元前13000年,数百万平方英里的冰原却开始迅速消退;到了公元前800O年,冰河时期才真正结束。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胡崇峻先生从神农架深山里搜集整理出来的长篇汉族史诗《黑暗传》里是怎样描述“混沌”时期的:

“一声闪电沙泥动,霹雳交加雷轰轰,……黑暗出世有混沌,混沌之后黑暗明,……一日来把砂石吞,一口喷出满天星。此龙追赶忙飞腾,五色祥云来包住,结成一团出混沌。砂石包龙龙追石,砂石把龙包中心。日月星斗包在内,将来万物从此生。砂石飞出天河外,日后此龙化昆仑。万物包在山中心,砂石日后多变化。哪位歌师讲得真?油波滇汜消沸化,口张吐水放金霞,……”      (摘自胡崇峻搜集整理的汉族史诗《黑暗传》)

通过这段描述最能让你联想到的是什么呢?雷电交加、地动山摇、火星四贱、烟雾缭绕,砂石飞舞。其实,这就是远古人类对地震与火山喷发的记忆描述,虽然有些夸张和神魔化,但透过这些外衣我们仍然能从这段古人的记忆描述中看到“真实事件”的痕迹:

“一声闪电沙泥动,霹雳交加雷轰轰,”——这里描述的是大地在震动,以及火山即将喷发前的现象。

“黑暗出世有混沌,混沌之后黑暗明,”——这里描述的是火山已经喷发后,先有混暗一片的漫长时期,然后进入混沌朦胧时期,再后来黑暗一片才渐渐的明亮了起来,但还是见不到天日,估计比现今的阴天还暗一些,并伴有浓烈的烟雾。

“一日来把砂石吞,一口喷出满天星。”——这里描述的是火山正在喷发的情景,从火山口喷出大量的砂石和火焰,喷溅出漫天的火星。

“此龙追赶忙飞腾,五色祥云来包住,结成一团出混沌。”——这里古人可能把火山烟描述成龙,远古时期的人类对神奇的现象总是恐惧中夹杂着崇拜,而且常将巨大的会动的比作“龙”。然后就是火山烟的千变万化,包裹着“龙”在空中渐渐散开,形成浑浊昏暗的混沌朦胧状态。

《黑暗传》中的这些描述可不是魔幻小说中的虚构描写,也不是古人用来说教的寓言故事,而是古人一代传一代以口传的形式传唱下来的史诗。《黑暗传》中关于“盘古开天”以后的内容,在众多文献中均可见到类似的叙述。但在《黑暗传》中“盘古开天”以前有关“天地混沌”的这段描述,在国内的历史文献中却很少见到有相同或相似的记载。故此,这段描述显的格外珍贵,它很可能是那些居住在相对封闭的大山里的人们一代代靠传唱的形式保留下来的“口头历史记载”。

我们再来看一段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中的描述:“……天地的一代,混沌演变水;天地的二代,地上雾蒙蒙;天地的三代,水色变金黄;天地的四代,四面有星光;天地的五代,星星发出声;天地的六代,发声后平静;天地的七代,平静后又变;天地的八代,变化来势猛;天地的九代,下界遭毁灭;天地的十代,万物毁灭尽。……”,而《勒俄》一词的直接含义正是“历史真相”的意思。现在我们来解析一下这段“史诗”中所隐含的历史真相:

首先,“天地的一代,……天地的二代,……”等等因该是指不同的时间段。

“混沌演变水”是在暗示或者说是古人的语言描述能力比较简单直接所致,其真实的意思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因该是指“水”的起源是“混沌(时期)”变过来的。

“地上雾蒙蒙”这一句描述的就比较直截了当了。

“水色变金黄”是指地震或火山爆发前的水文前兆。

“四面有星光”因该指已经可以看到从火山口喷的火星四溅了,当然,这只是刚开始。如果说这句是指天上的是星星发出的星光的话,那么,当你再读下一句的时候,可能就会把它当作童话故事来读而不是创世史诗了。

“星星发出声”指从火山口喷出的火星在空中发出“劈啪”的爆裂声。

“发声后平静”在几次小规模的喷发之后的短暂的平静。

“平静后又变”在短暂“平静”的之后,大地发出“隆隆”的轰鸣,预示着一场更大的火山爆发即将发生。

“变化来势猛”在人们为火山恢复了暂时的平静而感到庆幸的时候,霎那间,一场巨大的喷发终于发生了。大量的岩浆和火山灰从火山口喷出,抛洒在空中,瞬间覆盖了大片森林。

“下界遭毁灭”当然这里的“下界”并不是指“地狱”和“阴间”,因该是指山下古人居住的区域。一场巨大的火山喷发连一座城市都能被掩埋,何况几个小小的原始部落呢,一定是被彻底毁灭了。

“万物毁灭尽”这里是指古人所见到的这种“毁灭”的力量,包括森林树木、野生动物、乃至土地、河流等等一切的一切全完了。

以上这几句史诗片段因该是古人对原始火山群大喷发记忆印象的生动而细腻的描绘。

而在另一篇彝族史诗《天地论》里有“远古的时候,天象始分明。在天地之间,雾罩茫茫深。”、“它是一道门,乃是雾罩成。”等等。在此篇史诗中“雾罩”一词反复出现了二十二次,而“雾”字反复出现了五十四次。这又说明了什么?同样说明了古人对火山群大喷发后长年“雾罩茫茫”的“混沌”状态的记忆。

无独有偶,在《战国楚帛书甲篇》开头描写太初混沌状态时有“晦水”二字。而《尔雅·释天》曰:“雾,谓之晦。”故此,“晦水”既就是指雾水。

通过以上对“混沌”状态的解析,我们已经可以初步地了解到真实的混沌时期因该是什么样子的了,现在让我们再重新理一下头绪:

大约在公元前40000年至13000年前,地球上正处在最后一次冰河时期的最寒冷的时期,陆地上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冰天雪地。在中国,冰川覆盖了大半个中国,冰原从北极一直延伸到我国的.太行山尾、秦岭一带。海平面比今天低大约100多米,使得朝鲜海峡、对马海峡干枯,黄海、东海地区成了大平原。

这个时期也正是火山频繁喷发的时期,大片的火山群喷发出浓烈的烟雾遮住了太阳光的照射。随着水蒸气断断续续从地面喷出,夹杂着火山灰的烟柱直冲云霄,高达三千多米,其中还会带出大量的硫磺等物质。巨大的浓烟遮天蔽日,久久地漂浮在云层中,使方圆几千里的上空都被烟雾笼罩着。有些地方烟雾可以浓烈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可想而知,在这种火山频发的时期,天空始终是阴沉的,空气中自然是充满了雾气,看不见天空,也看不见日月,到处都是雾气蒙蒙的,这是个漫长的昏暗而且极度寒冷的时期,这种景象深深地刻在了远古人类的记忆中,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混沌时期”的真实景象。

二、“混沌”这两个音的产生

“混沌”一词在古籍里有多种写法,如:混沌、浑沦、昆仑、混沦、浑沦、浑敦、困敦……等等。

而其含义也有许多种,归纳起来最具代表性的共有四种:

1,天地未开时期的叫法。

2,远古氏族的族名。

3,古人用以顶礼膜拜的“圣山”。

4,对神兽、凶兽的称呼。

先来看第一种,天地未开时期的叫法。也就是我们上面已经介绍过的“混沌时期”。

所谓的“混沌时期”是古人对火山群喷发造成的不见天日、雾气蒙蒙景象的一种深刻的记忆。那么,我们要问,当时的人类是不是都处于这种“混沌”影响下呢?当然不是,一定有一部分古人是居住在受火山影响以外地区的,只能说当时陆地上受火山喷发影响的范围比较广,古人对此印象特别的深刻。

现在让我们来试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大家知道,远古人类的语言是不会太发达的,他们只会用一个或两个音符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有一天,一支居住在受火山影响以外地区的氏族部落,为了寻找猎物或水源,不得不闯入“混沌”影响下的雾气蒙蒙的“黑森林”。他们发现在这片“黑森林”里也居住着一群奇怪的部落人,他们个个都是灰头土脸、邋里邋遢(当然,是火山灰造成的)。这时,为了与这群邋遢人有所区别,这群外来人会怎么称呼他们呢?每天听到从周围山上传下来地动山摇的“轰”和“咚”的声音,再看看这片雾蒙蒙的“黑森林”,看看这群黝黑的邋遢人,不由自主地就发出了“轰咚”、“崆洞”、“困顿”、“浑敦”、“混沌”诸如此类的两个再简单不过的音符来称呼他们。刚开始两个族群都彼此警惕,但并没有敌对,时间一长也就和平相处了。邋遢人也渐渐习惯了这群外来部落的人们对自己的称呼“困顿”、“浑敦”、“混沌”。就在这个“能用来交流的语言”还未出现的时期,由自然界发出的“轰咚”声组成的谐音称呼“困顿”或“浑敦”、“混沌”就产生了。从此,一个古老的氏族名“混沌”诞生了。他们也开始称自己为“困顿”、“浑敦”、“混沌”,同时对本族群的首领也是称“混沌”,就连对这个时期的印象也称为“混沌”。所以说把“混沌”记忆流传下来的正是这个“混沌氏族”。

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二种,远古氏族的族名“混沌”。

远古时期真的有“混沌氏族”吗?回答是肯定的,这已经是学术界的定论了,不必置疑。

《路史》云:“天地之初,有浑敦氏者出为之治。”就是说:当天地刚刚形成之时,就有一个叫“混沌氏”的人出来管理人们的生活秩序。让我们剥掉一层神化的外衣再来看看。首先,天地刚刚形成因该是指正处在“混沌时期”,人们初次见到天和日的时候,也就是“混沌初开”的时候,天空中密云渐渐散开了,人们终于看到了阳光的时候。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叫“混沌氏”的人出头来管理人们的生活。其实,这个“混沌氏”在远古时期既是指一个人,也是指一个氏族,或者说是“混沌氏”部落里的一为首领。

《路史》又云:“‘浑沌氏是为浑敦’,后有浑氏、沌氏、屯氏。”就是说:“浑沌氏”其实就是浑敦,以后又有浑氏、沌氏、屯氏等叫法。

《风俗通》云:“浑屯氏,太昊良佐也。’一作混屯。”就是说:“浑屯氏”曾经是太昊的得力助手和辅臣。这里说的太昊是指伏羲,而伏羲时期已经是“混沌初开”以后又过了几千的事了。那么为什么混沌会与伏羲有关系呢?其实,“混沌氏族”一直在延续着,而太昊伏羲的得力助手“浑屯氏”正是“混沌氏族”的后裔。

《黑暗传》中关于“混沌氏族”的记载就更有意思了。“油波滇汜消沸化,口张吐水放金霞(火山喷发出的火光),当时有个幽泉祖,幽泉生浦湜,浦湜就是混沌父,幽泉就是混沌母,母子成婚配,生出一元物,包罗万象在里头,好象鸡蛋未孵出。当时黑暗生黑蛋,黑蛋生出众神祖。五条黑龙往外钻(火山爆发污染了五条水源),九大名山包在内,包罗万象天地产。混沌出世劈两半,众位老祖才出生,混沌里面生黑水,放出黑水放光明。汗青又出世,幽泉变滇汝,混沌从此十六路。一路生幽泉,幽泉生浦湜,浦湜生滇汝。二路生江泡,三路生玄真,四路生泥沽,五路生汗水,六路生提沸,七路生雍泉,八路生泗流,九路生红雨,十路生清气,十一生菩提,十二生重汗,十三生里五,十四生丘里,十五生洞六,十六生江沽(女,又名“江姑”),江沽出世才造水土。”这里提到的“混沌十六路”因该是指“混沌族”后代的十六个分支。由于这段关于“混沌氏族”的记载在其它史籍和传说里尚未见到有相关类似的部分,故此显得非常珍贵,但其真实性也有待考证。

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三种,古人用以顶礼膜拜的“圣山”——昆仑。

有些学者认为“昆仑”一词当来源自阿尔泰语系,称黑为昆仑。西南少数民族彝族也谓黑曰“昆仑”。注意这里都提到了一个“黑”字,而何新先生认为“昆仑”与“浑沦”、“混沌”音义相同,可能指“云气”,故为“大”或“天”之谓。这些推测都间接地印证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观点,火山群爆发引起常年的昏天黑地的“混沌”景象。西汉著名的哲学家扬雄在他的《太玄经》里直接把“昆仑”写作“浑沦”。

然而,“昆仑”一词在古籍记载中多以“昆仑之虚”或“昆仑之丘”出现。而这个“虚”和“丘”在历史记载中却经常出现,如太昊之虚、少昊之虚、夏之虚、陶唐之丘、昆吾之丘……等等,都是与人名或氏族名有联系的,所以昆仑之虚或昆仑之丘中的“昆仑”也必定是人名或氏族名。换句话说,“昆仑”作为山的名称,因该是史前“混沌氏族”(昆仑氏族)的人们长期居住过的地方。

从古籍《山海经》中反复出现“昆仑”二字可以看出,古人对“昆仑”是十分崇拜的,这种崇拜可能来源于对先辈居住地的记忆和崇敬,就象我们现代人对自己的祖先发源地的崇拜一样。

第四种,对神和恶兽的称呼。《史记·五帝本纪》作“浑沌”,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古书《神异经》说:浑沌外表像犬,四足无爪,有目而不见,行走不便,有翅膀,欺负善良,喜欢残暴的人所以称是非不分的人为“浑沌”。

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里所说的“浑沌”已经不是原始的“混沌”了,而是古人引用“混沌”这一称呼的谐音,对恶人的一种称呼,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混蛋”、“坏蛋”。

有没有人想过,我们现代人为什么称“坏人”为“坏蛋”。你说这人再坏,又与“蛋”何干?其实,“混蛋”也好,“坏蛋”也罢,皆来源于“混沌”一词。

《庄子•应帝王》中云:“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在这里“混沌”是作为不开化的代表。这个故事目前在学术界被视为寓言,当然就不能被作为史学研究依据。但是它与以上两种例子有相似处,都是把“混沌”作为贬义词来描述神或兽。

三、“混沌”是怎样“初开”的

在漫长的“混沌时期”,人们早已习惯了那种雾气蒙蒙、昏昏暗暗的状态,所以,更本就没有天、地、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的概念。终于有一天,漫长而朦胧的“混沌”状态开始发生了改变,空气中的浓雾渐渐消去,人们发现头顶上的云雾裂开了一道云缝,透过裂开的云缝看到了一道明亮的光线照射在大地上,裂缝的外面是一种能让人“心旷神怡”的蓝色。但是,千万别以为史前的人们会为此兴奋的“雀跃欢呼”、“载歌载舞”,相反,他们惊恐万分、不知所措,或伏倒在地或躲进洞穴。因为,这一突然而巨大的变化,对于长期处在“混沌状态”的人类来说,简直犹如一场巨大灾难即将来临的“前兆”。

渐渐地“天”越开越大,人们透过裂开的云缝第一次看到了大片的蓝天,看到了明亮的太阳,感受到了阳光带来的温暖,大地明亮了起来,空气变的清新起来,各种花草树木也焕发出生机。人们终于感觉到,这一变化并没有威胁到人类,反而给人类带来了更温暖更美好的环境。在史前人类看来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那个明亮的圆盘——“日”的威力。

到了夜晚,“天”又消失了,一夜过后,“天”又出现了,就这样日出日落、暑往寒来,人们开始注意到,原来“天”是会变换的,一年四季、夏热冬寒、春暖花开、秋凉叶落,这一切都是在有规律的变换。而无论“天”怎么变换,“地”始终还是那片“地”,花草树木高山溪水依然还在原来的地方。这时候,人类开始有了“天”和“地”的概念,懂得了“地”上的花草树木高山溪水是随着天变的,知道了“天”和“地”是由某种神秘的力量“分开”的。这种大自然的力量,在史前人类看来一定是在人类以外还存在着某种比人类更伟大的力量,那就是“神灵”。当然史前人类还没有“神灵”这一词,这是后人所赋予的名词。“神灵”这一种东西,对于史前人类来说只是一种概念,是一种值得敬畏的神秘力量,“神”就是这种力量的化身。于是他们就认为那个天上的圆盘一定是某个“神灵”的化身——“太阳神”。

山西省出土的距今2.6万——2.8万年前的兽骨,上面刻有的类似文字的图案符号 “(帝)葊兹天地分判”,正是史前人类对“混沌初开”的原始图案记录,因为那时还没有文字,人们对重大事件只能用骨雕、石刻、岩画的方式来记录。注意,史前人类记录的这些骨雕、石刻、岩画图案,不只是作为事件记录,而是要作为“神灵”的化身加以崇拜的。

“天”终于“开”了,人们看到了“日”。这时,人们在享受着“日”带来温暖的同时也敬畏“日”的威力,并“朝迎夕送”加以崇拜,这就出现了“太阳崇拜”一族。人们用图案来记录“天”上的“日”,就是画个“大”字代表人形,再在“大”字头上加一横代表“天”,在圆里加一点代表“日”,再后来,人们用“天”上加个“日”的图案来祭拜天上的“太阳神”,这就出现了“昊”这个符号。这种“太阳崇拜”的历史痕迹在许多考古挖掘中均有发现。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形态各异的器物中,几乎所有的造型都与太阳崇拜有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联系。

那么,究竟是谁把这种“混沌”记忆流传下来的呢?

有人要说了,“废话!不就是史前人类吗?”其实,这种说法实在太笼统,具体点说因该是:把“混沌”记忆流传下来的正是中国最古老氏族之一的“混沌氏族”。

其实,“混沌”不仅仅是一个时期的名称,它还是一个中国最古老氏族的族称。

自从有了简单而原始的“语言”,史前人类对祖先们留下来的“故事”,记忆的就更深刻更牢固了。他们把“故事”以图案符号的形式刻画在兽骨上、石头上、岩壁上,流传给他们的下一辈。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语言”萌生的时期,远古人类的文化娱乐生活还是非常朴素单调的,然而,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并不只是现代人的专利,这是出于人类的天性和本能所致。那么,在这个时期,人们的娱乐除了狩猎之余围着火堆或围着“战利品”跳舞,还有就是利用刚刚“萌生”出来的最最简单的单音节或双音节“语言”进行思想交流,就好象我们现在人那样,“……坐在高高的土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只是远古人类的“讲故事”恐怕比较简单,类似于我们现代聋哑人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要借助于手势和图画,这也可能就是远古人类为什么会在岩壁上留下他们“作品”的原因。在这种交流过程中,年老的人肯定会向年青的人讲述他们前一辈人的记忆,就这样,在“混沌”这两个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这两个音却早已出现了,甚至,当时最原始的氏族就已经叫做“混沌”或“浑沦”、“混沦”、“浑敦”、“困敦”了。

说到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 “混沌”状态是有地域性的,不太可能全球都处在这种严重受火山群爆发影响的状态下,一定还有许多地区并没有受到这种“混沌”的影响。只能说当时受火山群爆发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时间也一定很长。直接受到影响的人们对这场漫长的灾难记忆的非常深刻,然后,一辈传一辈。由于族群的迁徙与联姻的原因,最后就连那些并没有经受过“混沌”状态影响的人们也接受到了“混沌”的传说。

然而,我们还要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处在“混沌”状态下的族群不一定都称为“混沌”,由于当时真正的语言还没有完全出现,有的族群还没有族称,还有的族群是以其它特征物或崇拜物(如:图腾)为族称的。这些族群虽然也同样经历了“混沌”状态的影响,但经过几万年后,由于这段时间没有真正的语言更没有文字,人们很难流传这种“混沌”的故事,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族群的人们渐渐地将“混沌”状态的记忆冲淡或彻底的遗忘了。而只有“混沌氏族”的后代,她们是世世代代都不能忘的,因为,她们就叫“混沌” 或“浑沦”、“混沦”、“浑敦”、“困敦”。

(全文原本是作者书稿节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