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灾民在过端午节时真情故事

详细一点啦,拜托!!!!!!!!

  四川地震伤员长沙过端午:湖南护士对我们就像亲人
  吃着还冒着热气的粽子,83岁的吴家珍老人哭了。今天上午,湘雅医院“爱心病房”的护士们把亲手包的粽子、皮蛋等送到40多位四川灾区的伤员手中,与伤员们共度端午节。而经过院方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今天已有三名灾区伤员治愈出院。
  “慢点吃,小心烫。”湘雅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映兰剥开一只粽子,小心的喂给躺在病床上的吴家珍吃,并殷勤地叮嘱着。地震发生时,四川绵竹市绵远镇的吴家珍不幸被砸成颅底骨折,5月24日转到湖南医治。
  “不吃了,给他吃了。”吴家珍老人吃到一半时,突然指着旁边在旁陪护的孙子小李对李映兰说。“您吃吧,我这里还有呢。”小李介绍说,在老家每逢到了端午节,奶奶都要包粽子给他吃。虽然今年端午节吃不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但看着一天天康复的奶奶,他已很开心,“护士们对奶奶护理得很好了,就像在家里一样。”
  “今天已有三名伤员治愈出院回四川了。”李映兰介绍,灾区伤员来医院后,护理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了护理业务指导、心理护理干预、康复指导、“爱心帮帮帮”等护理小组,及时对病员进行治疗、护理及心理疏导和帮助人伤员解决实际困难。此次医院接治的50名灾区伤员中,有20名伤员压疮严重,为了预防皮肤的并发症,医护人员主动买来爽身粉为伤员涂抹,目前已有15名患者的压疮已经痊愈。
  “我还以为今年端午节没粽子吃了,没想到湖南的护士们抽空给我们包了粽子,对我们就像亲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看着岳母吃上热腾腾的粽子,女婿王明志谈起了四川家乡端午节特有的辣粽。尽管今年发生了很多变故,经历了许多不幸,但他们在长沙“亲人”的关心下,已经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这场天灾。

  地震后首个端午节 感受安置点的四种“味道”
  感动:第一次过生日
  对汶川映秀银杏乡33岁的邹光菊来说,这个端午,她将一辈子难忘。灾区的兄弟姐妹和这里的志愿者们,为她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吃着生日蛋糕、听着生日歌,她激动得泪流满面:“没想到在这里,会有这么多人为我祝福。”
  地震中,邹光菊失去了公公婆婆,失去了苦心经营10多年的水果生意,半年前才盖起的新楼也全毁了。来到安置点时,她就没有开心过。当来自卫生部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志愿者们拉着她的手,唱起羌族一首熟悉的歌曲时,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我再也不能怨天尤人了,否则就对不起这些全心全意帮我的人。”

  快乐:第一次当“新闻发言人”
  为了办好安置点的 “端午节联欢会”,来自都江堰蒲阳镇的9岁女孩谢鸣,和姐妹们准备了一首《隐形的翅膀》,自己又唱又当指挥,还揽下了接受媒体采访的活儿,俨然当起了“新闻发言人”。在排练场里,她主动为媒体的叔叔阿姨介绍她的合唱队和她的姐妹们。谢鸣说,自己以前在班里就是个 “主持人”,“负责很多节目”,今天组织“端午节联欢会”,正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

  不舍:第一次出远门
  对漩口中学的龙浩来说,这个端午节,是与父母告别的日子。端午一过,他就要和班里30多位同学离开四川,到外省一个中学借读,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出远门。
  8日一大早,为了和父母见上一面,龙浩从天回镇的安置点赶到了日月城安置点,“这一走,可能会很长时间见不到他们。”龙浩的母亲在地震逃生时扭伤了脚,一直没有好,对儿子出远门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政府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们也很放心。”

  奋斗:第一次结伴找工作
  端午联欢会后,黄明波和好伙伴就踏上了找工作之路。“前些天才从映秀出来,现在稳定下来了,是该考虑工作的问题了。”
  黄明波说,虽然安置点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但一个20多岁的大小伙子,天天靠在安置点过日子,心里总不是个滋味,得凭本事养活自己才行。”他告诉记者,最近听说成都有家知名火锅店在招聘传菜员,自己准备去试试。“不管行不行,从今天开始,我要从头再来。只有振作起来,才会有更好的明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