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上,家长怎样配合老师

如题所述

原来的家庭,由于子女多,物质条件匮乏,父母整天都在为生计奔波,大部分都不重视家庭教育。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成长不用教,该是什么才就是什么才,为自己的养儿不教推脱责任。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混”一些,将来大了自然会好,也就是“树大自直”。还有些家长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教育推给学校和老师,经常不参与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如果碰到一个有责任心,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会给家长主动沟通,要求家长在有些方面给予配合。如果碰到不太负责人的教师,可能孩子即使变坏,家长也不会知道。现在社会上的混混,肯定在家庭教育上父母疏于管理,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不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不注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当孩子小时候,思想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不注意植入正确的习惯和思想,等到孩子发展的不可收拾的地步时,父母却缺乏耐心,把孩子看得一钱不值,整天看孩子不顺眼,动辄恶语相加,拳打脚踢。这样做,伤害了亲子关系,也更加剧了孩子向坏处发展的步伐。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注意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孩子不会偏离父母设计的轨道。没有管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管或不会管的父母。如果孩子发展的不尽人意,父母就要从自身找原因,看看你在履行职责上是不是尽职尽责。如果你觉得你已经履行了一个家长的职责,你就再看看是不是在做法上有些欠缺,如果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方法问题,我们就得拿起书来,从书中找方法,看看别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还可以咨询一下这方面的专家,让他在教育孩子上给你一些指点。总之,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坚决,其一是,你是孩子终生的老师,无论将来走多远,你都应该在人生的旅途上,给他一些指点和建议。其二是,我们要对家庭教育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与孩子的沟通水平,使孩子永远和你心心相印,永远把你当成无话不说的朋友,永远把你当成他的成长指导师。家长同志,根据我说的话,你盘点一下你的做法,以及现在和孩子的关系,你做得怎样。如果做得很好,我就祝贺你,请你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功。如果原来的工作做得不好,孩子对你有诸多防备之心,和你有很深的代沟,你要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沟通的技巧,与孩子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让他和你亲密起来,有什么话都愿意给你说。这样,你的说教和思想就会产生实效,就会被他所接纳。总之,从今天起,你就要把教育孩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这项事业不能等,一旦错过教育的有利时机,所产生的后果将不能挽回。而怎样找到教育孩子的切入点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勤和老师沟通在教育孩子上,你要多和老师沟通,尤其是和班主任经常沟通。因为孩子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的两个空间里。在老师和你之间,有一些互不了解的情况,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就要有针对性,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另一面,对学生在家的表现教师不了解,老师就不能恰到好处地教育学生;如果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知情,家长也无法教育孩子。因此,要想使家庭和学校教育都有效,必须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生活中,有些学生在家里是个好孩子,在学校却有很多缺点,而家长又不知道学校的情况,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使有些缺点不断强化和成长,最后积重难返。比如孩子喜欢劳动而不喜欢学习,在家里爱劳动深得家庭和邻居的喜爱,但在学习上却是非常头疼。家长如果了解这种情况,就会主动和老师配合,逐渐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如果家长一无所知,教育就会不及时,会失去教育的最佳时间。有些学生在学校表现很好,学习成绩也深得老师的喜爱,但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看不起父母,对父母言语顶撞或置之不理。这些也要及时和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在老师的教育下,帮助理顺亲子关系,使他认识到对家长应有的态度。所以,要想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家长和学校之间就要保持畅通的细心渠道,相互知道孩子在家和学校的表现。作为老师应该和家长主动联系,及时把孩子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清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从与家长的谈话中,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如果因为学生多,工作忙,没有来得及和你联系的话,家长要主动沟通,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老师的学生一辈子层出不穷,但家长的孩子只有一个或两个,耽误不得。二、要配合老师,宣传老师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和规定,家长要认真配合,哪怕是对老师的有些做法不理解也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对老师很加指责,更不能对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在学生面前口无遮拦,恣意歪曲。这时你要主动和老师单独磋商,也许是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不同,经过沟通就能达到相互理解。如果不主动沟通,而是不负责任的胡乱评价、发牢骚,造成孩子对老师不正确的看法,影响孩子对老师的信任程度。如果学生不信任老师,老师的教育也不会走进学生心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教育的正常进行。家长无论对学校和老师又怎样的不理解,为了教育孩子,你要用积极的态度宣传老师,树立老师在学生心中好的形象,即使学生对老师有意见,家长在中间也应该正面引导,切记不要对老师的做法当着孩子乱说,一旦老师在学生心中没了地位,老师的教育就会在孩子身上失灵。直接受损失的是学生和家庭。在家里,一定要形成尊师重教之风,这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三、对孩子的学习一定要过问对孩子的不能长期不过问,要主动向孩子了解他在学校的表现和课堂上的收获,询问孩子在学习上有哪些得失,学习中还存在什么困难。发现问题就主动和老师沟通,寻求老师的帮助。如果孩子不愿和家长沟通,家长要主动和老师取得联系,不可长期不闻不问。对孩子在学校的一言一行,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经常和什么人来往家长都要心里有数,使孩子永远在你的视线之内。学生放学之后,要督促孩子先完成作业,再做其他活动。不完成作业,就不能搞其他休闲娱乐的活动。有些学生总对家长说作业已经在学校完成了,或者老师没有留作业。对于这种说法,家长不要盲目听信,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掌握真实情况,以防止学生为了玩的快乐,使家长和老师两头受骗。这样做,并不是不信任孩子,而是要时刻掌握真实情况,以防孩子已经变得提不起来了,家长却蒙在鼓里。每天完成作业之后,要让孩子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如果学生有《家校练习本》,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这个本子进行信息沟通,对学生在家里和学校的表现进行评价,使老师和家长能时刻掌握学生各个时段的表现。四、要创造学习氛围要在家里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如果家长不负责任,在家里摆酒场大呼小叫,在家里搓麻打牌,烟雾缭绕,说笑声不时传遍房间内各个角落;或者孩子在书房学习,外面的电视声音太高,这样的环境很难让学生安静学习。如果你对孩子真的负责任,真心关心孩子的学习的话,你就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守着自己心灵的宁静。如果你都不能守望孤独和寂寞,还怎样让孩子克服欲望,去刻苦学习呢?最好的方法是家长在看完电视新闻之后,把电视关掉,拿起书本进行阅读,使家庭形成书香家庭,家庭中的成员都养成读书的习惯,文化气氛和学习气氛会给孩子创造一种宁静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也能专心致志,提高学习效率。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看一看学生的教科书,因为新课程标准以后的课本很适合自学,大部分家长又都是学门毕业,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只要你有决心,困难的技术你都能学会,学习初中的课本更不在话下。当学生有问题向你求教时,你就不会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来,你会对学生指教一二,孩子也会对你刮目相看,使你在孩子心中竖起更高大的形象,还有助于孩子成绩的提高。五、让孩子的成绩稳中有升就像长跑一样,只要你不被别人拉下很远,在你有能力的情况下,你就有机会在最后冲刺时超过别人。如果你已经被别人拉下很远,你又不具备超过别人的能力,你想利用冲刺得个好名次是不可能的。学习也是一样,在学习中你虽不是前几名,但是你也不要使自己的成绩落下很远,如果你的功课有很多缺失,要想在升学考试中赶上别人,那是不可能的。在学校里也有这样的学生,在初中一二年级里,每次考试不显山、不露水,但在初三一年的时间里,却过关斩将,最后一路领先。在别人看来好像是厚积薄发,其实是孩子具有一定的腾飞素质,腾飞的条件是,孩子的功课都不拖后腿,如果有一科提不起来,他也不会有腾飞的可能。因此,家长要关注孩子平常的成绩,如果发现孩子的成绩落下很远,就马上想办法让他赶上。不然会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经常失败的孩子容易产生放弃的心理。因此,要记住,要想使孩子能够厚积薄发,就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绩,不求第一,但要追求一流。六、课外补习关于孩子上辅导班的事,家长要慎重对待,如果孩子学有余力,并且主动提出要参加一些课外补习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辅导一下很有好处。如果学生不同意,家长却一厢情愿,往往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到最后花了钱不说,也收不到正面效果,可能还因为孩子的不情愿而事与愿违。如果家长看到某一科功课瘸腿太严重,很有必要补课的情况下,家长也要作通孩子的工作,争取让他心情舒畅的接受并参与。否则达不到目的。家庭教育是一门综合学问,由于篇幅有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要想得到成功的金钥匙,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摸索和总结才可以。限于时间,今天我们先交流到这里、我在这里只能起到一种启发作用,后来的工作要靠家长自己去努力探索,只要孜孜以求,就会有所收获,祝家长在家教方面都取得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1

    时常询问老师孩子在校情况。便于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状态,及时能与孩子做心理沟通。

    与老师默契配合。不说老师坏话,鼓励孩子积极和老师沟通。

    培养孩子在家良好习惯。平时在家,建议让孩子帮忙整理房间,培养孩子有序、高效的意识。家长帮孩子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将考试的试卷按照科目和时间顺序装进不同的文件袋内,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复习的过程。

    配合老师在学习上的要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