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虐行为的定义

同上

在《虐待论》一书中,虐待的概念是:主体伤害客体的行为。虐待的主体为虐待的实施者,是整个虐待活动的主动进攻者,是制造痛苦的总根源,属于“施虐狂”范畴。虐待客体为虐待的接受者,是整个虐待活动中的被动接受者,是虐待结果的体现者,属于“受虐狂”范畴。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当“施虐狂”和“受虐狂”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实体”时,这样的虐待行为称为他虐;当“施虐狂”和“受虐狂”共同属于同一个“实体”时,这样的虐待行为称为自虐。具体地讲,自虐的概念是一种自己伤害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主客同体的虐待。它属于自己制造痛苦自己接受的行为,即施虐的主体又是受虐的客体,受虐的客体同样是施虐的主体。在人类社会中,自残、自伤以及自杀等现象均属于自虐行为。这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经济活动中,有人自残肢体乞讨骗钱,有人伤害自身骗取保险,有人出卖身体器官等;在名誉操节中,如为情殉葬的烈女,有剜目与割肝的孝子、有切腹自杀的武士等;在情感交流中,有单相思的自我折磨,有追星族的苦苦等候等;在求靓求美中,有拉长脖子的美女,有痛苦异常缠足,有惨不忍睹的减肥等;在游戏玩乐中,有自我毁灭的死亡游戏,有自我伤害的吸毒和酗酒等;在信仰迷信中,有殉道的教徒,有自我磨练的苦行僧等;在风俗习惯中,有摧残人的 “割礼”,有自愿挨打的新郎,有残忍的殉葬等。

自虐是普遍存在,自虐也是多种多样的。自虐按照人们接受的意愿为标准可以划分出主动型自虐和被动型自虐两种。

主动型自虐是指受虐者心甘情愿地、主动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的自虐行为。事实上,这类自虐者自觉自愿地、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自虐行为在整个自虐行为中占的比例较小,绝大多数的自虐行为都属于被动型自虐。主动型自虐按其对社会的影响又可分为正面主动型自虐和负面主动型自虐两种。正面主动型自虐是指那些对社会有正面教育和影响的主动自虐行为。在战争年代,人们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感召下,保卫家园,驱逐外辱,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参加敢死队,发动自杀性的进攻。这种为了真理,为了正义,舍生取义,英勇献身的行为,虽然有主动自觉的自虐成分在内,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它们是受欢迎、被提倡、被赞赏的自虐行为。再如,为了奋发图强的“头悬梁,锥刺股”,为了磨炼意志的“卧薪尝胆”,为了名节的“贞节烈女”等,均属于这类受欢迎、被提倡、被赞赏的自虐行为。这些都属于正面主动型自虐行为。负面主动型自虐是指那些对社会有负面教育和影响的主动自虐行为。它们是不受欢迎、被吐弃的另类的病态的主动自虐行为。在《埋忧集》的《臀痒》篇中记载:姚庄的顾文虎,祖上世代当官,过惯了富贵荣华的生活。忽然有一天,催逼仆人拿竹板子,打他屁股二十板。后来习以为常。仆人打轻了,他不高兴,打重了他才喊痛快。《天津青年报》曾刊文报导:最近在德国罗腾堡就出现了这一起骇人听闻的杀人分尸,并且吃掉受害人尸体的惊人奇案。不过更离奇的是,被害者竟然是自己看了吃人者在网络上刊登的广告,自愿成为被吃的对象。警方是偶然看到阿尔敏在网络上最新刊登的广告,才成功破获这起离奇命案。警方表示,虽然这名被害人是自愿的,但是检方还是将阿尔敏依杀人罪名起诉。目前警方相信,在2001年阿明第一次发出寻找猎物广告的时候,共有包括布兰德斯在内的5人响应了他的“号召”,但警方还没有证据表明另外几个人也被吃掉了。这样的心甘情愿被人吃掉的自虐或受虐狂的例子真是少而又少,较多数的喜欢自虐的受虐狂存在于患有性偏离的人群中。他们是自觉自愿、有意识地接受虐待的群体。早在17世纪末,英国就有性虐待性质的商业服务,即专营性鞭笞的妓院和妓女。受虐狂们在这里奉上大把的金钱,享受向往已久的鞭笞毒打。到了18世纪时,伦敦有一间出名的性鞭笞妓院。它的老板娘叫伯克利夫。她设计了一种鞭笞机械叫伯克利木马。它可以使受鞭笞者选择任何种角度和姿势。受虐狂们闻风而动,蜂拥而至。这类病态的性自虐狂或受虐狂,很难受到赞赏和提倡了。

主动型自虐方式大约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自动手虐待自己,这类主动型自虐方式一般占多数。性偏离中的自虐狂,为了追求瞬间的快感,在手淫时,自己勒紧颈部使自己处于轻度窒息状态,以增加性快感,最后可能导致“性缢死”。还有吸食毒品、吸烟、酗酒等等均属于自找痛苦的行为。另一种是自己自觉自愿接受别人动手伤害自己的自虐行为的,这类主动型自虐方式一般占多数。属于此类自虐行为有:为了金钱,求别人伤残自己的残肢体骗保险或乞讨要饭的行为;为了飞黄腾达,自愿被阉割当太监或自愿手术当人妖的行为;为了美,进行的残忍的各类整形手术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三国时期,周瑜打黄盖的典故。为了战胜曹操,吴国统帅周瑜与黄盖商量实施苦肉计,周瑜将黄盖当众痛打一顿,为黄盖“叛变投敌”制造了借口,最后火烧连营,取得胜利。

被动型自虐是指自己被迫同意自己伤害自己的虐待行为。被动型自虐大体上又可以分为无奈被动型自虐和意外被动型自虐两种。无奈被动型自虐是指自虐是在受虐者无意识地、非心甘情愿地或被逼迫胁从的情况下进行的自虐行为。具体来说,受虐者并非真正心甘情愿地,而是迫于某种社会环境、某种利益或某种权势,只好同意接受或无奈选择的自虐行为。《宋书·袁粲传》上说,古时有一个小国,除国王以外,全国上下都饮了“狂泉”水,举国皆狂。国人反谓国王之不狂为狂,于是共谋帮助国王治疗狂病,针戳艾烧,折磨得国王痛苦难忍,只好让国人架到泉边喝了几口水,于是君臣上下,其狂若一,众乃欣然。无奈被动型自虐实质上存在“他虐”的成分,是属于变相的自虐行为。这类无奈被动型自虐行为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潜藏隐蔽,不易发觉,往往具有社会流行性,它将巨大的人群卷入其中,造成难以控制的潮流。这种社会潮流既有着社会的默许、赞赏和支持,又有着功名利禄的诱惑,很少有人能置之度外的。例如,旧中国曾流行的妇女缠足,印度曾流行的妇女殉葬,非洲耨地区还在流行的妇女割礼等。当事者本人并不心甘情愿接受伤害,但当事者的亲朋好友为了当事者的前途和利益,胁迫、帮助或亲自折磨虐待当事者,它属于“自己人虐待自己人”的自虐概念。这类无奈被动型自虐行为多数为了某种目的而经过自己同意,由“自己人”动手虐待而成为的变相自虐行为,只有少数才是自己亲自动手虐待自己的行为。

意外被动型自虐是指自虐者没有真正意识和了解虐待的实质及后果,而为了追求和获得虐待表面带来的美感、快感或他人的赞许进行的自虐活动。这类自虐有吸烟、吸毒、酗酒、吃性药等等。有些因无知造成的自残、自杀也属于这类意外被动型自虐范畴。例如,《福州晚报》披露:年仅20余岁的褚某,日前酒后犯浑,竟挥起菜刀,将自己的左手三个指头砍掉。另据《扬子晚报》披露,宝应县小尹庄乡张元村一村民袁某因参与邪教,并宣称他已在神面前发过誓,不能与妻子同床过性生活。为实现誓言,他认为留着生殖器始终是个"祸害",乘家人不备,拿起剪刀将自己阴茎剪断。还有一些自虐行为也属于意外被动型自虐,例如自虐者明知道某些行为或运动会带来伤残或致命的后果,侥幸认为可以避免而进行的自虐活动,如在极限运动、极地探险、挑战生命等活动出现的伤残就属于此类。

参考资料:http://bbs.ynet.com/archiver/?tid-239976.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04
楼上其实回答的很不错!
但就心理学上来说,自虐和自虐行为本身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和满足.
当然了!这样的满足方式上是一种变态的行为,所以通常人们把自虐的人称为心理变态.
每个人其实都在寻求各种心理满足,但其表现形式千差万别!自虐作为其中的一种,也有其特定的含义!
例如,在人遇见巨大的心理压力的时候可以通过哭\喊叫或施暴等方式缓解和分散压力,得到心理上的解脱和舒解.但自虐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通常是通过肉体上的痛苦体验来分散心理上的巨大压力的一种形式,导致这样行为发生的原因很多.
但我就其个人认为,自虐作为人的心理需求的一种类,是埋藏在每个人的基因里的,就如同自我毁灭的基因一样.只是极少数人把这样的心理需求极度扩大了,产生了行为上的失衡.
所以就自虐本身来说,人人可能都有存在,可能有的人潜藏了,有的人外露了,还有个尺度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20-04-07
心理的一种病态而表现出的一种病态行为~!
第3个回答  2007-04-04
关于“自虐”

编者按

10月15日下午, 应我校研究生部邀请,全国师德标兵、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陆谷孙教授以“技能、知识、修养、思想” 为题,为我们作了一场极富震撼力的报告。陆教授说,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同学,要有一种对语言的“痴迷”,要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包罗万象的各种思想。要提高人文主义修养,少一些功利心,对所钟爱的知识和所从事的研究,要有一种不惜“自虐”的全身心投入的精神。“自虐”一词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代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是否每个人都需要“自虐”?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渐有“放慢节奏”,“减压”的呼声。“悠客”一族悄然出现,这是否与“自虐”精神相对立?同学们各抒己见,对“自虐”进行一番探讨 。

“自虐”之乐

何晖

这是我在上外第二次聆听复旦陆谷孙教授的讲座,有幸再一次见证了陆老先生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思辨,尤其是他这次提出的“自虐”的乐趣(老先生强调须在自虐二字上加引号),把做学问比作“自虐”,这种说法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细想了一番,觉得此说不无道理。

纵览古今,许多求学的佳话似乎真有“自虐”的倾向。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这些都是中国人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苦学典范;而当中国历史走进上世纪那不堪回首的十年时,任凭窗外风雨大作,仍有像季羡林那样的知识分子在牛棚里孜孜不倦,苦中作乐。上述种种,有的看来是迫于世事,有的则纯粹为学,但值得惊异的是他们在个人意志完全自由的前提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吃苦,都可以算是“自虐”了。再来看陆老先生的现身说法。他说明知第二天有重要任务(即到上外举行讲座)身体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但是实在无法对某人的自传释手,面对两难境地,他只有“虐待”一下自己的身体,牺牲掉一部分睡眠,但在这样的牺牲和“自虐”中,他意外地体验到一种乐趣,这使得他感到满足。他对这种满足的事后回味,与台下的很多人产生了共鸣:精神的满足体验足以弥补被牺牲掉的身体的休息需求。

陆老先生的讲座在一片上外久违了的热烈掌声中结束了,每一个听讲座的人的脑海里留下了一个乐于“自虐”的学者形象。“自虐”的乐趣这种说法,像一颗种子,播进了不少人的求学意识。然而,大家谈到陆老先生的“自虐”时总是微笑着的,这除了受到老先生的笑的感染之外,还因为大家都明白那两个引号的意思。

自虐不加引号时,给人种种可怕的联想;而一旦被戴上一对引号,它的意义立刻有了新的引申。在“自虐”的陆氏定义背后,一股强烈的求知欲呼之即出,这一点也许陆老先生本人也还未曾意识到,因为求知已经成为他“自虐”的原动力,“自虐”式的学习已经成为渗透在他生命中的无意识。当他一再强调那晚让他着迷的“只是”一本个人传记而非重要的学术专著时,他又向我们传递出一个隐含信息:求知欲的激起是不以其对象在世俗眼中的标准作衡量的。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一本传记的学术价值显然无法与一本专著相提并论,但这对于一个为学问而学问的学习者而言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更多时候,我们真的应该作为一个单纯的学习者而学习,而不是作为某某专业的研究生而学习。毕竟,知识不等同于专业,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此外,陆老先生的乐趣也是值得思考的。我没有做过统计,但是这一点必然是肯定的——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因学习而产生快乐有趣之享受的,总有人在思考的苦海中迷失无以摆渡。倘若如此,学问将成为一件可悲的事。幸好,还有诸如“豁达”、“乐观”之类的字眼,提醒我们不要放弃。如果痛苦可以转化为享受,如果真的可以痛并快乐着,那么“自虐”一下又何妨?然而,我们应该到哪里去寻找那个转折点?应该如何把持痛与乐的平衡?没有人给过明确的答案,而那个可能存在的答案也许有太多的假设,尽管如此,不要害怕,不要放弃!“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求知的长途旅行中,快乐就像路边的小花藏在荆棘丛中,“自虐”者的鲜血会滋润她的美丽。

最后,陆老先生犀利地批判了复旦学子的“小资”情调,他没有提到上外,想来他只是不想做无意义的重复。这似乎与他的“自虐”远去了些,现在重提却明白了两者无关之后的有关:陆老的“自虐”不正是在与“小资”的对比中凸现出来的吗?熬夜看书本没有什么噱头,但是偏偏(也许是无意)要戴上“自虐”的帽子,除了修辞的成分,还可以解读出一丝幽默的无奈。在这个动辄“酷毙了”、“帅呆了”的年代,平实的语言无法“吸引眼球”,于是熬个夜看个书就不得不叫做“自虐”。陆老先生这么说,好像也有了迎合大众“小资”审美需求的意思。那么,让我们也时尚地“小资”一回,“自虐”一回吧!

追寻

陈宝莲

个人以为,“自虐”在此,并不是真的指以极其残忍的方式在肉体上或者精神上自我虐待,而是说在学习上要刻得起苦,下得起功夫,以至于达到了近乎自虐的程度。任何人要想有所成就,要想获得成功,没有一点自虐精神恐怕是不行的。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说过“ 凿壁偷光 ” 、“ 囊萤 夜读 ”的故事,这算得上自虐的先例吧。远的不说,就说说我们自己。回想去年考研的那段日子,我想大家都应该还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为了实现心中梦想,开启成功之门,有哪一位没有为这场考试奋斗,拼搏,甚至自虐过?早起晚睡,争分夺秒,把自己埋在厚厚的书堆里,抵制一切外在的精彩、诱惑和内在的懈怠、压抑,这难道不是自虐吗?然而在这自虐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相当的满足感与乐趣。又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得到了师长朋友的鼓励,更为重要的是,学得了许多新的一生受用不尽的知识。想到这,那一点点自虐根本算不上什么了,因为那自虐换来的乐趣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

在巨大压力和梦想的双重作用下,我们尚能自虐一点点,然而只要稍微轻松一点,我们就会不自觉地降低学习要求和学习强度,优待自己。此时,自虐的精神更要提倡。虽然我们已经跨过了一个门槛,但这仅仅是一个门槛而已,未来目标的实现还需不懈的努力与追求。而有了自虐的精神,或头脑里有了这个概念,我们就能在舒适的环境里克制自己的惰性,不断地提醒自己,磨练自己,精神抖擞地继续奋然前行。正所谓“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在这自虐的过程中,我相信我们也必然会收获一种不言而喻的愉悦感,而这种愉悦感并不比舒适的生活所带来的乐趣要差,相反,却是妙不可言,无可替代的。真正体会到这种乐趣的人,对他而言,那种自虐的过程已不再是自虐了,而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超然的享受。

我想,也愿意,追寻这种 “自虐之乐”,不在乎要付出多少代价!

自虐 ”还是“自律”?

钟淑敏

陆谷孙先生于十月十五日在逸夫会堂对上外学子谆谆教导,看书要欲罢不能,为学当有“自虐”的精神。先生还举自己读书废寝为例。但我以为上外以女生居多,让众多青春亮丽的女孩子来自虐,是会让人心痛的。要做学问,自虐不但是不可取的,其后果往往是具有破坏性的。中科院有位教授年轻有为,在软件,硬件条件和专业研究上都是优秀人才,一人能承担需要三个行家才能完成的工作。他是典型的学习狂、工作狂,逢攻坚时刻可以不吃不喝,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工作。可是他经常打针,浑身不舒服,全身各个器官,甚至HIV都检查过了,还是没查出什么问题。其实问题就在于他的自虐,在于过分透支了精力和体力。

上外女生多,上外女生青春亮丽,但上外女生不让须眉。我们的学术成果,我们的工作能力,在沪上,乃至全国都是有口皆碑的。但我们不自虐,我们靠的是自律。我们深知语言是工具,地道的口语,精湛的听力只是我们的基本素质。博览古今,通晓中外,才能做好不同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所以我们勤奋刻苦,力求不断提高。我们深知我们代表着上外,一篇译文的质量,一次授课的效果,都会影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所以我们认真做好接到的每一份工作,没有丝毫的马虎。然而我们更深知没有健康的体魄,就不能进行系统深刻的学习,就承担不起艰巨的工作任务,所以我们善待自己的身体,运动场上、球类馆里留下了我们飒爽的英姿。我们还是妙龄的女生,我们爱美,所以我们也爱装扮一下自己,装扮出一个多彩的世界。

我们需要自虐吗

草原的星空

“自虐”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即“苦”的思想。古来自有“寒窗苦读”,“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语。读书被视为一桩苦事,却不得不为之。而在西方文化中,享受现世的快乐是一大主题。“ pursuit of happiness”被视为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之一。读书求学是乐事。

我认为读书有两种,一种是作为谋生的手段,具有功利色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应付各类考试,考级,考证等。考研是最好的例子。对于考前的生活,想必大家都有“曾经沧海难为水”之感。为了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进入理想的学府深造,多少人挑灯夜战,薄雾晨读,不断透支体力,脑力,自虐的可以。它是苦的,因为我们不得不看许多不想看的书,放弃我们在这期间想做的事。在这关键时刻,我们确实需要一种自虐精神来支撑我们坚持到最后。

而另一种读书则是自我的陶冶,在精神王国中的畅游。它决非苦事,而是身心的愉悦。就像通宵看一场电影一样,为自己喜欢看的书废寝忘食,为一个感兴趣的课题彻夜难眠,为一个有趣的极富创造性的实验忘了周围的一切谈得上是自虐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在激情面前,我们不需要自虐。

现代的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这是一个自由选择的时代。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并不是每个研究生毕业后在今后都从事学术研究的。研究生阶段更是一种对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对处事能力的锻炼,知识面的扩充。如果个人对学术研究深感兴趣,以此为乐,那么尽可以徜徉书海,寒夜点灯,孜孜以求。但这决非是自虐的过程,而是陶醉。相反,如果对学术兴趣不大,仅是把它作为个人发展的敲门砖,以我个人之见,则没有必要自虐苦学。现在正值年富力强之时,完全可以尝试其他的选择,找到自我的兴趣所在。

我们这一代的学生被称为新新人类,我们似乎缺乏五六十年代学生的热血沸腾,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八十年代学生的理想主义和浪漫色彩,我们追求生活的舒适和物质利益,而缺少专研苦读的自虐精神。但是,事实上,我们这一群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远非大家想象中的“小公主”、“小皇帝”。我们是计划生育后的第一批孩子,孤独是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得体验。我们出生于生育高峰期,从小到大,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考试的洗礼和激烈的竞争。经历了高校扩招,进大学时早已没有了以往大学生们所拥有的天之骄子的优越感;紧接着便是人才市场的供大于求,在讲求实际的市场面前,我们困惑,我们无奈。我们被批评为缺乏实际经验,动手能力弱等等,因此许多同学不得不抽出许多课余时间去做兼职,实习来积累社会经验,提高竞争力;我们又经历了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阵痛,为了学费和生活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一些学生不得不各处打工赚钱。我们何尝不羡慕以往大学生们的清净的学生生活呢?没有过多的经济和就业的压力,学生所做的就是把几乎全部精力投入学习科研。但是时代在变,我们永远不可能回到那样的生活状态。许多同学说每天好忙好累,难得有属于自己的清闲的时间。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一直在“自虐”。我们要做的是适时地给自己减压,放飞心情。

以上是我关于“自虐”的一点异议,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自虐”精神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研究生在学期间心态浮躁,边搞副业边学习,对自己的专业和科研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陆教授提出的“自虐”精神无疑是一种有力的鞭策。本科阶段我们的任务是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学习的能力,而研究生阶段应着重培养研究和创新能力。然而不管我们研究的领域是多么专业,只有在知识广博的基础上,我们的眼光才能放远,我们的研究才能深入。严谨、求实和创新是做研究必备的素质。在治学态度上我们需要一种“草根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把学术活动看成是一种职业,尽心敬业地去对待。此外我们应该有“大局观”,有兼容并包的精神,善于以“它山之石”来攻“己山之玉”。

而且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仅是思维的外衣、交际的工具。同时,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不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就不可能掌握所学的语言。如果缺乏这种全身心投入的“自虐”精神,恐怕很难在浩瀚的语言、文化研究中有所作为。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新事物、新观念的不断涌现,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及时地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前沿,而且对其他相关研究领域尤其是新兴的行业也要有一定的涉猎。此时我们更加需要这种全身心投入的“自虐”精神,否则我们的研究就会落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当今的学术环境下,陆教授的“自虐”精神不仅为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敲响了警钟,而且提供了一个令人终身受益的建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