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竞赛要学一些什么?

本人大一,有以后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想法。不知道现在要学一些什么,各个阶段要怎么搞。请过来人给一点经验,推荐一些好的如何一步步成长的帖子也好。

电子设计竞赛最主要的方面为模数电路基础和单片机。可以先找一些简单的电路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一下自己的焊接技术。模电的二极管,三极管,数电的基本门电路需要好好学习,知道他们的功能,才能够知道在设计电路的时候怎么用。另外还需要学习好c语言,这些在电子设计赛中非常重要。

拓展资料: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竞赛的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以推动其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运行模式为:“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十六字方针,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3

1,电源类:简易数控直流电源、直流稳压电源;

2,信号源类: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波形发生器、电压控制LC振荡器等;

3,高频无线电类: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调幅广播收音机、短波调频接收机、调频收音机等;

4,放大器类: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宽带放大器等;

5,仪器仪表类: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简易数字频率计、频率特性测试仪、数字式工频有效值多用表、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简易逻辑分析仪

6,数据采集与处理类:多路数据采集系统、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7,控制类:水温控制系统、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简易智能电动车、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

扩展资料:

参赛形式

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原则上安排在单数年的9月中旬举行,为期4天。竞赛以赛区为单位统一组织报名、竞赛、评审和评奖工作。

2、鼓励设有信息与电子学科及相关专业或已开展电子设计科技活动的高等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3、学生自愿组合,三人一队,由所在学校统一向赛区组委会报名。参赛队数由学校自行确定。

4、竞赛所需场地、仪器设备、元器件或耗材原则上由参赛学校负责提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09
第一次在知道上答题。看到这个问题有点激动。因为我们协会主要就是搞这一块的。

可以先找一些简单的电路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练一下自己的焊接技术。模电的二极管,三极管,数电的基本门电路要好好看看,主要是要知道它们的功能,设计电路的时候才知道怎么用。另外,c语言要好好学,电子设计竞赛软件也很重要的,c语言学了就开始学最简单的单片机-51单片机,网上资料很多的,最好自己买块开发板练习编程。 开发板淘宝上很多,一百多功能也不少足够学习了。 关于电子设计竞赛,请不要把它想那么难,其实就是给我们个题目,我们做个电路实现题目要求的参数和功能,如果没有经验,大部分资料都要自己在网上找,自学是个很重要的过程。还有就是最好再找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因为电子设计竞赛都是三人一组的,单枪匹马是不现实的。总之充分利用网络,与相关协会多接触一下。
语文学得不好,献丑了,没什么逻辑,看不懂还请见谅,就当我胡说八道了。
下面还有个是我以前找的。我觉得写得很不错。好好看看吧。
竞赛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软件与硬件电路最好是同时做,不要前几天都在搞软件,等到最后才来焊板,到时如果出问题都没时间改了,我参加时就是遇到了这种情况。要么也可以在面包板实践下,有人可能产能用仿真软件仿真,但那毕竟是仿真,有时跟实际相差还是很大的。反正是不能到最后才来做印制电路板。
2、队员分工好,最大限度发挥整个队的能力,而且经常讨论,让三个人都知道对方的进展,同时也好处理各个负责模块之间的链接。
3、在竞赛前就应该做好准备:做好一两个单片机最小系统 (最好有下载口,支持在线编程)、5V/12V稳压电源和显示板等小模块,将各个模块程序编写好。如 7段数码管的显示(建议使用串口,节省单片机的I/O口,如搭配74LS164或74HC595,我那时是使用两块74HC595芯片,一片位选,一片发送数码)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4、由于前期已经做好各模块板了,因此竞赛时具体做板只需改进,从而达到题目要求。画PCB板我个人认为单面板好,好焊板。焊接芯片时能用插座的还是用吧。这样既可以防止焊接时焊坏芯片,而且芯片可以多少使用。赛前自己也准备些常用的器件。
5、竞赛前还是在图书馆借点书来,方便赛查阅。
6、论文在赛前一定要试写一两篇,至少也应该看过些论文,知道它的格式。论文可以一个人负责,后面大家一起修好下,也可以个人负责自己模块的,最后再汇总。
7、赛期是4天3夜,时间还是很紧的,但也要注意休息,这几天一定要坚持,能挺住。
最后不管得不得奖,参加过总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最后再说下要多总结,每次工作后总结出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方便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关于电子设计竞赛的一点经验

电子设计竞赛其实不是很难的,其中,我觉得模数电路基础和单片机这两方面最重要。一般来说,把这两个方面摸熟一点就行了,像DSP,FPGA/CPLD等都可以不用。

我们碰到的一般都不是很复杂的控制,也没什么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等对时效较高的东西,没有必要去用DSP。说实话,DSP的使用可比我们所学的8位单片机复杂得多了。

FPGA/CPLD也可以不怎么管,因为一些低速的时序逻辑也可以用单片机来完成,并且灵活性要高一些。真正需要高速的地方不是很多,用专用或通用的数字逻辑芯片就行了,如果是因为所用的通用的数字逻辑芯片(如74系列)较多,想综合到一块FPGA/CPLD芯片去实现,这在MAX+plus II中也很容易实现,在它里面就有像74系列这些常用东西的库,在原理图中把它们拉出来,连好线就行了,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找老师帮忙。

对于模数电路,书上最基本的东西要掌握,这些是你的基础。虽然在竞赛时碰到的东西
可能都是你在书本上没有看到过的,但是你可以上网找出它的原理图和实现电路的参考图,你可以用你所学的基础,把它们综合到你的设计中去(不会很困难)。在网上搜索引擎很多,多找找看,肯定可以找到你感兴趣的东西的。图书馆也有像实用电路大全这种书,书上可能就有你想要或者差不多的电路,去试试吧。另外,Electronics WorkBench这个东西个人觉得比较有用,你可以先用它来验证你的设想,应该学会使用它。

至于单片机,我们所要用到的东西也不会很多,通常都是一些定时、简单的运算与控制、还有就是键盘与显示等东西。键盘接口书上可能都有现成的例子。显示要看是否使用专用的芯片,推荐使用专用的芯片,不然会占用大量单片机的引脚接口的,网上还可以找到对应的发送模块程序,如果不用,直接通过单片机的并口把数据送出去也简单。控制就不必说了,看你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吧。至于运算,有些单片机可能没有乘法和除法指令,需要自己编个移位加减作乘除的子程序来实现,把移位加减作乘除的原理搞懂,浮点运算估计用不上,但最好还是看一看怎样用加减法来实现。定时书上有说的,看书吧。编程时,最关键的是搞清楚各种情况下单片机各种状态寄存器的状态:是否开/关了某个中断(中断允许标志位),中断是否有如你所期望的发生(中断标志位),在条件判断时,各个寄存器的状态是否如你所期望的(是置位还是清零)。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往往程序调试不能通过,都是这里有些地方你没注意到,并且这些错误光靠软件仿真还比较难找出来。

论文很重要,你的作品在测试过后能不能获奖,论文占了一半或以上的因素,因为评审的专家能看到的只有你的测试数据和论文。论文的写作必须按严格的格式来写,相关的公式和图片是必不能少的。所以一定要找到相关的公式,即使你不明白它的含义。其实也不是每一个专家都能真正搞懂它的含义的,有时他们是不会仔细去研究的,但是你的论文如果没有公式,他就会据此来扣你的分。图片也一定要有,如电路原理图,整体设计图,仿真结果图,测试数据图等,有些可以在Protel和Electronics WorkBench里面画,再把它添加到文档就是了。其它的一些如关键字,引言,原理,测试数据等都是固定的格式。怎样把你的设计表述得清楚明白,把你的设计的特色展现出来,这就考你的写作水平了。自己也不清楚的东西不要说太多,含混过去就是了。不要制造一些自己的术语,所有的术语都应该是公认的。

对于分组,应该是各有分工,各有所长,不要一个人做所有的方面,不然你会忙不过来的,所以开始组队时不要光顾相互的感情,而忘了你是否需要这样的搭档,因为组队一旦定下来以后,很少有机会更改的。团结很重要,有困难挫折时不要互相指责,应该是齐心协力一块解决问题,当然,学术上的问题可以争辩。如果你觉得你的搭档有什么东西不对,应该是大家静下心来讨论,解决问题,不要自己在一旁另起炉灶,一切推翻重来,也不要意气用事,发展成相互指责。

在竞赛时,老师虽然可能会给你指导,并可能亲自上阵,但我们并不能一切依赖老师。川大也参加过这么多届了,每届的参与帮助的老师会少吗?但川大获过几次国家奖?学生自己本身的努力也很重要的。因此,你可以寄望老师给你点明原理,指出实现方案,但你还是得自己去找相关的资料,并自己动手实现方案,不要把这一切都等着老师来帮你完成。但是我们又不能离开老师的指导,一些老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他做过的一些课题里面可能就包含了你现在要完成的题目,由他来给你点明一下原理,提出一下实现的方案,你去找资料时就有了个目标,不会无所适从。平常上网时应该多留意一下与电子相关的网站,留意一下找资料的门路,不要到时找不到可以找资料的去向。找到有用的资料是很关键的,而这些东西在你们上课的书本上都找不到。

虽然题目是希望你可以加进一些创新的东西,但其实真正把基本要求完成了的人都不多。开始设计时应该立足于基本要求,先把基本要求完成了再说创新的东西,不然,你所谓创新的东西根本无所依附。做出了完成基本要求的实际东西,你才在上面改进,添加一些花哨的功能,那就OK了。一定要注意保存成果,不要破坏做出了的东西,不要一切推翻重来,你要做的只是在不破坏原设计的基础上的改进,这很重要。

测试是在电子科大进行的,如果碰到你不会用的仪器,你可以叫他给你讲解示范怎么操作,要么直接换个测试仪器(如那边用的多是数字存储式示波器,跟我们用的不一样)。测试时不要慌张,一步一步该怎么做,一定心里要清楚。一定要争取自己操作仪器,不要让其它学校的老师在瞎搞混。否则,把东西烧坏了,你可就要哭了。另外,带些备用芯片过去是个明智的办法。

至于焊接方面的,虽然说也要对布局是否合理和焊得是否美观打分,但只要你的东西测试能过关,这个分一般是要给你的。但如果测试不能过关,你最合理最美观也没有。最重要的还要焊牢固,以防运送途中出现焊点脱落的情况。

个人竞赛的一点经验
也算不上什么经验,就给跟大家交流一下。
1、4天3夜的竞赛不仅仅是考临时的发挥,而是平时的经验积累,有经历的人都知道,刚开始调试学习一个模块时,可能就需要几天才能调试好,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怎么能在那么短时间内做出一个系统呢?
2、在4天3夜做的系统,基本好多模块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到时候拼成一个系统,顶多到时再补充一两个模块即可;
3、元器件清单会提前1周发下来,这一周弥足珍贵,有好多题目要求,从题目的中就能反映出来,有经验的老师就能马上猜出题目,这几天就提前准备好几个相关模块,以备使用,并且要搜集起所有相关资料,以防查用;
4、竞赛中也要注意,有些人可能会在电路板上直接焊接导线测试,这个也要规范一些,有时去做板子或自己腐蚀电路板,那是估计竞赛也接近尾声了,有时很难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将电路板调通,这时还需要将以前的实验班拼凑起来,作为备用方案,否则就会前功尽弃。我们竞赛时就遇到过这种问题。
5、竞赛肯定是非常紧张的,根本就没有时间来休息,就是想睡也睡不着,大多都是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以后可能会有点累,好多也只是在桌子上趴一会。但是一定要注意身体,建议三个人轮流去休息,每次一个人休息,有2个人在做,建议第一天要休息好,第二天趴一会。第三四天的时候估计大家都紧张到了极限,根本就没心思睡觉啦。比赛固然很重要,但身体也是很重要的
6、重点:小组成员一定要同心协力、共同坚持到底
比赛期间由于时间非常紧张,难免有些同学会很着急,跟伙伴难免产生摩擦,但大家要互相体谅,每个人在这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少了谁这场竞赛就面临失败,这不仅仅是考察个人能力的一场竞赛,更是一个考察团队精神是一场竞赛。一定要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也许现在大家感觉不到,在竞赛时就会有深刻的体会。
只是一点小经验而已,大家共同讨论哦,不献丑了追问

你的回答很好,请问电子设计竞赛一般是大几参加?还有什么其他比赛?

追答

我们学校是大一参加基础组的,大二开始正规的电子设计竞赛,一般都是全省或全国的 还有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 英特尔的嵌入式设计邀请赛 知道的就这几个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3-17
本人参加过两次竞赛获得过一次一等奖,一下是我的一点经验:1、跟上学校安排的上课进度不要挂科;2、学习开发软件(PROTEL、IAR【430单片机开发】、QuartusII【FPGA开发】、CCS【DSP开发】这个软件可以暂时不学、Multsim、)3、将一个系统分为前向通道、处理部分、后向通道来做准备。前向通道需要准备:程控放大器、滤波器(包括数字滤波器)、陷波器、稳幅电路、输入信号调理电路、运算放大器、A/D转换、DDS模块等;处理器主要准备:FPGA和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板及其编程;后向通道主要准备:滤波器、整形电路、测频电路、峰值检波电路、D/A转换等等。当然我说的都是针对信号处理、仪器仪表之类的题哈,其余还有电源类、控制类的题但大致方法差不多。做控制类的题就还有准备一下常用的传感器的资料及其应用。比赛是三个一组你可以先找好搭档(这是至关重要的)就每个人准备一部分。就近十年的题目分析国家的题目在以上几个方向都要涉及,但我觉得仪器仪表方面的题要多一些。多找些设计方面的书籍看,平时要多到实验室里面做一点小东西出来增进一下积极性,我建议你现在是大一就每年的竞赛不管是国家的还是省上都要参加,参加了你就对他比较了解了。平时也可以拿到往年的竞赛题来做一做,刚开始不会就借鉴别人的设计方案照到来做。本人还有很多的体验和感受一时就说不完,今天就到此结束
第4个回答  2011-03-11
同学您好
电子设计是团队的事情,一个人做不起来。首先你要找到自己的志同道合的队友。然后就是根据你们的兴趣点进行分工。每个队标准配置是三个人,一个人搞模拟电路,一个人做单片机,还有一个要都会一点并且有比较好的文本撰写能力,要写报告的啊。
我是搞模拟电路的,如果还没开始就从线性电源开始吧会用7805是第一步,然后就看模拟电路的书(我觉得起步用铃木雅臣的《晶体管电路设计》不错,还有就是教科书),一边看一边做,做共射放大电路什么什么的。还有一部分是传感器,温度传感,红外对管这些都要熟练应用,并且碰到新的传感器也要举一反三能够上手。之后要搞运放,以后大部分的设计还是要用运放来做,看懂运放的各个指标当然还有其他元件的PDF,学会使用各种运放和模拟器件包括ADC\DAC。然后就是要学习电路设计的细节,比如布板画PCB,这些都很讲究不是一两句能说通的。之后就任意发展了,都是模拟电路还是有很多方向的,看你们队的兴趣。
队友搞软件的我不太懂,大概就是多调试模块,有编程的思维。基础的搞好了就要学习DSP,FPGA等高等级的东西了。
祝你一帆风顺,还有问题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