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全解

如题所述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蚕豆开花——黑心

4、车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 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壶中无酒——难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铰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6、王八吃年糕——铁了心

67、王小二过年——年不如一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六字短语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驴唇不对马嘴—答非所问

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90、关门掩着耗子—急(挤)死

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2、东北的二人转—一唱一和

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96、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00、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16
gnvngvbnvbgnvb
第2个回答  2011-03-17
歇后语的由来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 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
歇后语的语言诙谐幽默,读了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得最的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歇后语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文字游戏,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有时也称作「俏皮话」。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
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等等~~~~~~~~
第3个回答  2011-03-16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