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渭城区有哪些镇?哪个镇人口最多

如题所述

渭城区下辖8个乡、3个办事处,没有镇。北杜乡人口最多:   正阳乡   位于咸阳市区东部偏北的塬下。乡政府驻地在马神庙街道。距区政府约25公里。东邻高陵县马家湾乡,西与窑店乡毗连,南依渭水,北与泾阳县高庄乡接壤 。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3.5公里,总面积24.5平方公里。辖张家湾、后沟、同仁、九张、任家沟、徐唐、杨家湾、许赵、柏家嘴、左排、后排、左所、东阳、肖家村等14个村民委员会(36个自然村)、63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520户,15198人。   渭城乡   位于市区东部。乡政府驻地在石桥村,距区政府约7.5公里。东邻窑店乡,西靠渭阳乡,南隔渭水与西安相望,北与底张、周陵两乡接壤,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4.4公里。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辖羊过、龚东、龚西、石桥、石何杨村、摆旗寨、渭城湾、冶家台、坡刘9个村民委员会(20个自然村)、47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516户,10956人。   渭阳乡   位于市区。乡政府寄驻秦都区古渡乡政府院内,距区政府约2公里。西邻秦都区古渡乡,东接渭城乡,北靠周陵乡,南至渭河岸,东西长约7.2公里,南北宽约4.8公里,总面积约8.2平方公里,辖利民、旭鹏、团结、光辉、马家堡、双泉、杜家堡、张家堡、塔尔坡、李家堡、西阜村、金家庄、碱滩、任家嘴等14个村民委员会、39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969户,13890人,其中汉族13819人,回族57人,其它少数民族14人。   窑店乡   位于市区东部。乡政府驻地在窑店镇,距区政府约17公里。东邻正阳乡,西接渭城乡,南依渭水,北靠韩家湾乡,东西长约7公里,南北宽约4.7公里,总面积30平公里。辖邓家、东大寨、毛王、长兴、仓张、黄家沟、西毛、窑店、刘家沟、三义等10个村民委员会(46个自然村)、84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684户,17371人。   底张乡   位于市区东北12公里处。乡政府驻在地底张湾村,南临渭城乡,北与泾阳县蒋刘乡交界,东与韩家湾乡毗连,西与周陵、北杜张接壤。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辖底张、岩村、陶家、蒲家寨、西郭、南郭、师家寨、孙家、顺陵、陈马、陈家、眭村、王村、王村沟、瓦刘、西蒋、韩家、布里18个居民委员会(35个自然村)、94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816户,18916人。   韩家湾乡   位于市区东北部,乡政府驻地在韩家湾村,距区政府25公里,东与泾阳高庄乡交界,西和底张乡接壤,北依泾阳县蒋刘乡,南临窑店、正阳乡。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史村、孙家、马家堡、怡魏、韩家湾、兴农、北舍、嘴王、黄家寨、张阎、小阎、白庙、杨新庄、上寨岳家庄15个村民委员会(21个自然村)、6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806户,12802人。   周陵乡   位于市区北部,乡政府驻地在周陵,距区政府约7.5公里。东和底张乡交界,西与秦都区双照乡接攘,北依北杜乡,南临渭阳乡。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约52平方公里。辖苏家寨、红岩、五冢、陵照、大寨、石羊庙、石村、崔费李、赵家、臣家、卓邢、小寨、北贺、南贺、大石头、贺家、新庄18个村民委员会(34个自然村)、113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4622户,22174人。   北杜乡   位于市区北部。乡政府驻地在北杜镇,距区政府约15公里。东邻底张乡,西接秦都区马庄乡,南临周陵乡,北依泾阳县太平乡。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辖北社、南社、北里、龙岩、齐村、杨家寨、邓村、北朱、南朱刘、西刘、成任、靳里、边方等13个村民委员会(24个自然村)、67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2199户,115447人。   中山街街道办事处   位于咸阳老城区。办事处驻地在东明街北侧,距区政府1.7公里。东至陇海铁路渭河大桥,西至乐育路东侧,南临渭水,北靠人民东路南测。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花店巷、易俗巷、北大街、西道巷、果子市巷、人民路东段、仪凤东街、仪凤南街、仪凤北街、永绥街、渭阳东路、中山街、清泰街、县门巷、东明街、西宁街17个居民委员会。共有大小街巷42条,总户数为10382户,总人口30892人,其中汉族占94%,少数民族占6%。   文汇路街道办事处   位于陇海铁路以北,市区的东北部。办事处驻地在文汇西路北侧,距区政府约2.4公里。北至防洪渠,南至陇海铁路,东至渭河发电厂,西至联盟二路东侧。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辖东闸口、北郊、东兴、新兴北路、纱厂街、自建村7个居民委员会和铁二处、火车站(道北)2个家委会。总人口61882人,其中汉族占95.5%,回族、藏族占4.5%。   新兴路街道办事处   位于市区以北,办事处驻地在民生东路,距区政府约1.8公里。东与东风路相连,西接乐育路东侧,南至人民东路,北靠陇海铁路。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辖新兴路南、新北路北、乐育路东段、新市场4个居民委员会和火车站家委会。总人口41300人,汉族占99%,回族11户,47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03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在北碚区,重庆市,东部,占地65.39平方公里的,212村群体和社区的邻里委员会管辖范围超过12个村庄,一个总人口35801人,其中农业人口33447人,在非农业人口2354人,耕地25953英亩。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和行政橙子,柚子,桃子,李子,杏,梨,枣等水果,水产养殖生产小麦,胡豆,豌豆,大麦,高粱,小米,红薯,豆类,土豆和其他谷物,生产为基础,董事长牛,羊,鸡,鸭,鹅,兔和其他健康猪,粮食总产量在2004年至13430吨的镇。在复兴镇的农业结构模型的基本设定中使用几十年的老模式,农民成长水稻,小麦,以满足了基本的食品配给,以种植玉米,红苕饲养猪山的平塘和小型水库,以提高银鲫鱼,草鱼,鲤鱼和其他受欢迎的鱼类,承包土地的利用,荒山种植广柑,桃子和其他传统的水果。复兴镇的农业结构为基础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农村经济结构单一,整个农业的特点不突出。实现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森林政策和重庆市全面取消农业税,复兴镇的农业周转。从传统农业的农民走出来,并开始形成新的农业结构模式。
经济特点
复兴镇黑水滩河的天然资源,高密度养殖鱼类特色的巴渝农业发展在河边,河,叉尾鱼的养殖大户,俄罗斯鲟鱼等,这些鱼的特色,高品质和稀缺的,普通鱼价格的好几倍或更多。复兴镇水的鱼基地已被确定为城市的污染渔业示范基地。复兴镇也促进了种植1万亩优质稻,万亩宿根。
第2个回答  2018-05-26
金家庄村
村名
据说,该村的付姓、金姓、刘姓人家由湖北武昌郧西等地逃荒流落到此,在此居住开荒、治碱,那时外人称三姓村,金家棚。以后不断有河南、安徽、四川、江苏、山西等地逃荒者居住在此,村庄逐渐扩大。
建制变迁
1950年土地改革时,由金姓人家的金士财担任农会主任,由此,金家棚被外界认可。1953年后成立互助组,由孙治田担任组长。1954年成立初级社,将金家棚这个村名改成金家庄。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金家庄隶属于碱滩大队第一生产队。1984年土地承包制,金家庄归古渡乡,同事由过去的碱滩队改为金家庄村,脱离原大队成独立村。1988年咸阳市分区后,又归渭城区渭阳乡管辖。
村情
《咸阳市1964年土地核实登记表》金家庄1963-1973年耕地面积在251.79亩,村南有耕地12块,114.39亩。至2009年12月,该村耕地面积20亩,119户,426人,年人均纯收入6025元,主导运输、工程机械、种植等。
获奖情况
2000年曾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六好”“六无”村。2010年“双创”工作,作为城中村村卫生的“金”字招牌代表咸阳市迎检,收到国家“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专家的高度称赞。
历任领导班子
党支部书记
孙治平:1987年7月—1988年4月
付绪明:1988年4月—1991年6月
翟家详:1991年6月—2002年11月
付文英:2002年11月至今
村委会主任
窦兴坤:1987年7月—1988年4月
徐启新:1988年4月—2002年11月
付战胜:2002年11月—2006年1月
窦三军:2006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