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 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 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

C. 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
D. 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

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增加,同时,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家庭需要更多的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减少,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一般规律是,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达以某个较高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扩展资料: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是由劳动力供给弹性决定的。

一是和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相同,向后弯曲,在曲线上表现为三个阶段: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

二是垂直于工作时间轴,供给弹性为零,工资率任何变化也无法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

三是平行于工作时间轴,供给弹性无线大,工资率为某特定值时,可以获得任意数量的劳动力。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劳动供给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增加,同时,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家庭需要更多的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减少,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一般规律是,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达以某个较高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18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供给首先增加,但当工资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劳动力供给不会增加,而是减少。劳动力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随着工资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家庭以工作取代休闲,从而增加劳动力供应。同时,随着工资的增加,由于收入效应,家庭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因此劳动力供给减少。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力供给随工资的增加而增加。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力供给随着工资的增加而减少。一般规律是:当替代效应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达到某一较高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拓展资料:
1、为了更好地介绍劳动力供给,首先介绍劳动力的概念。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全体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即社会劳动力。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力供给主体(家庭或个人)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工资率变化的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劳动力是指全体人口。狭义劳动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在实际统计中,考虑工作年龄和工作能力因素的指标包括劳动年龄人口和社会劳动资源总数。
2、在传统或更早的概念中,劳动是指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即“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马克思的理论将劳动力分为生产部门的工人和非生产部门的工人。在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区别不再体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员工”这一类别被企业和各种组织广泛使用。劳动力和劳动是有区别的,它是人类实际利用生产力来改变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增加商品的价值。
第3个回答  2011-03-13
劳动的供给两线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
第4个回答  2019-12-05
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