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 辩题: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在阐明观点时,请简要例举二三事例来说明你的观点)辩方(反方)

口语交际 。辩题: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在阐明观点时,请简要例举二三事例来说明你的观点)辩方(反方):

有利也有弊,当然是弊多利少。
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除了对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恐慌之外,战争和疾病似乎直接将人类带到了地狱之门。
2003年SARS的流行,包括对SARS的所有猜测,都直接和人们日益关注的全球问题相关联: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对生物危害的检测、评价、监测、防范和治理的科学技术体系,是研究各种生物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技术、工程设计和设备等,防止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实验室和环境受到具有潜在传染性的物质和生物毒害物质的危害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生物安全问题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传染病的巨大危害
传染病包括人、动物、植物传染病,尤其是人类传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问题,传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我国,传染病仍然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SARS的流行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另外肝炎、结核、流感等传染病每年仍在全国部分地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或暴发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潜在威胁
20世纪整个国际社会为禁止生物武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进入21世纪,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却已大大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仍在继续研制和发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以美国“炭疽事件”为标志的生物恐怖对国际安全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是首位分离出冠状病毒,并发现冠状病毒变种是SARS病原的学者。SARS病毒属于RNA病毒,这种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与其他病毒基因进行重组,进而变成为新病毒。而且许多实验结果也显示,以这改变方式产生的新病毒,毒性会比亲代病毒更强。许多动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状病毒,而这种病毒又很容易出现变种,极具危险性。因此,袁国勇认为SARS病毒很有潜质,成为除了天花以外制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正如目前广受关注的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环境释放后对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转基因食品,基因治疗等都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体细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讲,外来物种的入侵、生物资源的流失有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害。转基因生物体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很大威胁。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较其他理化实验室或其他各类实验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个人以及与其接触的周围环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国内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
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安全与和平的大命题。近年来,特别是美国“炭疽感染事件”后,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生物安全术语也经常见诸于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文件,见诸于各类媒体。SARS的全球流行无疑会使全世界各国更加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并将其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
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
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
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
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费量约100亿只,主要为发泡塑料制品,要禁
止生产和销售使用这些量大面广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就要开发生产其替代
用品,绿色一次性餐具由此应运而生。有关专家认为,绿色一次性餐具的开发
与生产正在成为我国新兴的环保产业。
12月中旬,科技部会同国家经贸委、环保总局、铁道部联合召开了绿色一
次性餐具技术开发交流会,会上,记者采访了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负责人
王志学以及几家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王志学说:目前我国开发生产的绿色一次性餐具按原料种类,可分为纸
浆类、稻壳类、秸秆类和淀粉类。我国现有上百家企业生产纸制一次性餐具,
年生产能力约为30亿只。
纸餐具的原料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成本较高,且本身强度及防水抗湿
性较差,因此,它的推广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人们就自然把眼光投向了别
处,向科技要效益。如以稻壳为原料生产稻壳类餐具,我国现在有十几家这种
类型的企业,年生产能力约1.5亿只;秸秆类餐具以农作物的秸秆为主要
原料,我国目前也有十几个厂家,年生产能力达7500万只;淀粉类餐具以薯类
淀粉为主要原料,它的降解性好,回收后可做饲料。总而言之,国家对绿色一
次性餐具的研究与开发很重视,通过科技攻关、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科技发
展计划给予大力支持,不少企业的绿色一次性餐具的生产技术已比较成熟,具
备了产业化的基础。
武汉远东绿世界集团公司就是以淀粉为原料,进行绿色一次性餐具科技攻
关和开发,经济效益初具端倪的公司。该公司总裁苏笑海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他原来在湖北轻工学院学的是工艺美术,1984年进武汉大学读的是哲学硕士
学位,后在德国学习和工作,欧洲的环境保护对他触动很大,就萌生了回国搞
环保产业的念头。苏笑海告诉记者:我学过工艺美术,是位唯美主义者,我今
天投身绿色餐具这样的环保事业,就是发端于我对美的最初认识;而美学的延
伸,说到底也是一种哲学。
在1992年至1996年间,远东绿世界公司开发的再生纸板一次性餐具和苇浆
模塑成型餐饮具由于科技含量较低等原因,生产规模一直未能扩大。1996年公
司派员考察了欧洲市场生物降解包装用品的技术情况,认为开发植物淀粉生产
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用品可能是消除“白色污染”的一种途径。1997年,由一批食
品、化学、机械专家组成,公司重点投资开发了全降解一次性餐饮用品,该项目
列入1997年度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他们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国内纸餐具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利
用国内资源丰富的红薯、玉米等淀粉为主要原料,代替了国外单一的价格较高的
土豆淀粉;在红薯淀粉原料中增加了20%的天然纤维,使餐饮具增加了明显的强
度,再运用食品膨化的加工技术使产品具有重量轻和柔软性;增加强度表面喷涂
处理及整形的设备,使生产出的餐饮用品具有防水、防油、耐热的功能等。苏笑
海做了个生动的比喻:就好比是建筑材料中的钢筋水泥,红薯淀粉是那水泥,而
切碎搅拌进去的各种干草和植物的根茎就是那钢筋,这样才能使餐具的强度明显
增强。
远东绿世界生产的以淀粉为原料的餐具产品,委托德国SGS机构参照国际食品
包装标准进行测试,盛装在摄氏100度的热水及热油二小时以上完全不变形,保
温性能优异。由于淀粉及添加剂均为天然植物原料,产品降解性能优异,经国家环
境测试中心测试表明,10天左右可降解90%以上,一个月内可以完全降解。
据介绍,由于该项目采用的是植物淀粉和植物纤维,成本较低,每一个有盖饭
盒成本为0.12元左右,无盖饭盒及碗、盘成本为0.07元左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远东绿世界公司拟投资1.6亿元,兴建年产50亿双一次性筷子、35亿只各类
碗、盘、盒等产品的大型全降解绿色一次性餐具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以
新增产值6.25亿元,新增利税约1.3亿元。基地的土建工程已于今年3月份动工,
已建成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如果后续资金能得到保证,预计1999年底即可达产.
苏笑海说:我们的科技优势是明显的,今后能创造的社会效益也是明显的:用淀粉
制作的一次性卫生筷子,其功能指标完全可以代替一次性木筷,仅此一项,每年即
可为国家节约木材资源近50万立方米;集团如果能达产,每年预计要使用20万吨
以上的红薯,加工成淀粉原料10万余吨,还可以使贫困地区10多万人口脱贫,促
进老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汕头绿恒实业有限公司从前几年开始,对稻壳制绿色一次性餐具进行开发,目
前也初步具备了工业化规模生产的能力,公司生产的稻壳制的一次性包装容器,特
别是提供超级市场使用的食品包装器皿等产品,已经开始试销日本、台湾、美国等
地。
绿恒公司生产的绿色一次性餐具,是将稻壳粉碎过筛,然后与几种可食性的有
机高分子粘接剂加水混合,再经冲压成型、烘干、喷涂等工艺,生产出不同形状的
盘、碗等器皿。
绿恒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纪晓鹏说:一次性餐具以稻壳为原料,不但在我国资
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它使用后可迅速在土壤里降解,可谓一举两得。
绿恒公司目前已有一条生产线在运营,其投资约为980万元,生产能力为40万
个餐具/天,目前达20万个餐具/天。年产值约为3600万元,预计投资回收期约
一年半,投资利润约在30%左右,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通过了广东省科委组织的
技术鉴定和食品卫生部门的检验。据介绍,该公司为了更好地将产品推向市场,规
模经营,拟在近期内成立集团性公司,并且要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以期使生产
线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据科技部主持召开的绿色餐具技术开发交流会介绍,1998年7月18日,温家
宝副总理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专门提出要在一年内解决长江、太湖、
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管理,
禁止乱扔垃圾;二是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三是尽快研制和批量生产替代
品。11月14日,李岚清副总理在第12次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也
提出发泡塑料餐具替代品的推广应用问题。看来,绿色一次性餐具已引起了中央领
导同志以及科技、环保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环保产业,可谓
生而恰逢其时,现在,既需要我们能够攀登科学高峰的科技人员继续从事攻关和开
发,需要我们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和市场开拓,也需要我
们有远见卓识的金融家、风险投资家慧眼识珠,给予绿色一次性餐具的产业化以足
够的资金投入。
我国从事绿色一次性餐具开发和产业化的企业大多目前生产规模较小,抗御风
浪的能力较弱,而且其中不少是民营企业,需要政府部门给予足够的产业政策上的
支持和引导,有个较好的开局,使这个新兴的绿色环保产业能得以健康、持续地发
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1
在座的各位朋友都拥有手机,甚至不止一台。现在的手机花样翻新,功能强悍,可以照相录影,可以听歌赏曲,还可以收发电邮,甚至上网聊天等等——一机在手无所不能,看似非常方便。可是,手机的那些功能对每一个人都有用吗?每一个人都能“玩转”自己的手机吗?

移动电话的初衷,是为了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语言和文字的交流,而附加在手机上的那些东西,给我们带来的,只是更多的麻烦:年长的朋友要学会那些功能的运用很麻烦,年轻的朋友沉溺于游戏而荒废正业更麻烦。而且功能越多越娇贵,用坏了修理起来很麻烦,功能的升级换代更麻烦。就算是那些能够熟练掌握手机功能应用的人又能怎样?你不小心浏览几个网页,出国上网一下子,麻烦紧跟着就来了——成百上千的账单。
望采纳!!!!!!!!!!!!!!!!!!!!!!

再仔细研究手机附加的那些功能——拍的照片只是个影儿,放的歌曲只能听声儿,根本达不到欣赏的要求。换句话说,那些附加的功能只是“鸡肋”而已——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频繁玩弄那些东西会给我们带来的数不清的副作用:短信发多了会得腱鞘炎、看屏幕久了视力下降、戴耳机长了听力受损等等。身体健康受损,连医生也不能帮你治疗痊愈。

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得到,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疏远了,亲情友情感情变得淡薄了,这是人类社会的倒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这和人们之间的沟通过分地依赖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不无关系。友情亲情感情是需要付出需要维护需要经营的,我们过多地依赖冷冰冰的通讯手段维持沟通,收获的只能是这冷冰冰的人际关系。

——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了些许方便的同时,也附附带了更多的是麻烦。而过分地依赖“现代科技”,会使人类社会退步。

说到这里,恐怕有的朋友要反驳我: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四大要件。“现代科技”大幅度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有目共睹,你怎能视而不见呢?

举个例子来说——新加坡和中国相隔千山万水,我们的先辈创南洋的时候,跋山涉水舟车劳顿,历尽千辛万苦,没有十天半月不能抵达。而今天来往新中,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深圳广州,飞机只需要三四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朝发夕至。这不是“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吗?

没错,我看到了这些“方便”。

不仅看到了这些“方便”,而且也看到了这些“方便”的背后的东西。我们就以坐飞机来往中国新加坡为例:一架普通型波音737飞机的价值,大约要5000~8000万美元。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在2007年是2360美元。也就是说,你乘坐的波音737飞机这种工具,是21186~33898人进行一年的劳动才换来的,均摊到一个人身上:每乘坐一次飞机,就需要42~67人为你付出一年的劳动,再加上近百名机场海关机组等服务人员为你直接服务。你的方便造成了多少人的不方便?

还有,飞机使用的航空煤油,是从石油里面提炼出来的。远古无数生物,经过千万年的酿造,才为我们地球储存了那么一丁点儿有限的石油宝藏。你那么方便几下子就糟蹋光了,我们的后人真正需要的时候用什么?你的“方便”给我们的后代带来了多少“不方便”?

你看看,乘坐飞机来往中国新加坡这种“很方便”的事儿,背后隐含了多少人的“不方便”?综合起来,还算是“方便”吗?

——这就是我的第二个观点:“现代科技”给一个群体或个体带来方便的背后,一定隐含着对另一个更大的群体带来更多的不方便。

我还看到了更多的问题,就是“现代科技”的伴生产品:环境污染问题。汽车飞机的尾气造成空气污染,造成臭氧层破洞,造成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灾难。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这些年的中国,水灾旱灾火灾雪灾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百年不遇年年遇”,这些都是人类借用“现代科技”疯狂地掠夺资源酿成的苦果。

现在,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是们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几乎每一个家庭的家电都进行过更新换代——这样做在新加坡很简单,新的上门安装调试,旧的也是嘉隆古尼上门收购。很少人想过,我们用过的没有用的不能用的那些东西到了哪里?

有关资料披露,全球70%的电子垃圾在中国,从沿海的福建广东,一直蔓延到内地。当地人用最原始的方法对那些电子垃圾进行拆解,其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已经对当地的水土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当地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破坏。

环境污染的问题在新加坡并不明显,但我要问:假如我们淘汰的家用电器,需要我们自己保存,并进行无害还原处理的话,我们还会觉得使用那些淘汰那些东西很“方便”吗?

——这是我的第三个观点:“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对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造成的破坏无法弥补。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了几十年。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忘记了“饥荒”这个词。上一个世纪九十年代,拥有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大陆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步入小康。
人口在增加,耕地在减少,怎么粮食问题反而解决了呢?

前一段“网传”,山西陕西一部分地区,老鼠已经频临灭绝了——这不是好事吗?不!因为那些地方的猫呀狗的都成了珍稀动物。什么原因呢?据说那些地方种植了“转基因”玉米。是这样的,粮食问题的解决,不得不归功于“现代科技”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物种基因里嵌入(非同种)外源基因,转基因作物严格说来就是新的物种,它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而并且抗病虫害——因为,那些害虫不敢吃那些作物。或者说,转基因作物可以造成那些害虫的灭绝。

这种东西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威胁到底有多大?我们今天无法得出结论,科学家也是因此吵得不可开交。

我们知道“克雅氏症”,就是俗称的“疯牛病”,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现在已经证实,这种病的原因,就是“人们强迫吃素的牛吃荤”的结果。而我们食用转基因食品,性质和“吃素的牛强吃荤”差不多少。

我们知道,高素质人口的出生率呈下降的趋势,新加坡如此、发达国家如此、中国的大中城市也是如此。这说明,人类的繁衍系统出现了问题,这都和“现代科技”的运用有关系。
其实,“现代科技”并不是没有涉足到人类的繁衍领域。1986年,绵羊多利出世。“克隆绵羊,没爹没娘。”最近有消息说,一些科学家正在克隆人体干细胞。可以预计不远的将来,“未来科技”可以让人类连自然繁殖都省略了。方便不?

但这是真正的方便吗?这种方便我们需要吗?决不!

——这是我的第四个观点:极端的“现代科技”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说到吃,鸡鸭鱼肉蛋禽菜,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现在的食品,没有过去好吃了。所以我每次回国,都要和朋友们开车去很远的郊区,到大山里面,吃那些山珍野味,那才是真正的美味佳肴。因为我们知道,那些饲养场里面的鸡鸭鱼肉,都是化学饲料的变异体。

工业化大规模养殖,解决了食品的数量问题。吃这些东西,口感差一点,其实不算是多大的毛病。可是现在,小孩子没有几岁就“性早熟”了。忧郁症呀精神病呀屡见不鲜,石头人肌萎缩许许多多罕见的病症成了常见病,包括心脏病癌症等常见疾病。这些,和我们“方便”的饮食没有关系吗?

今天,“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非常的舒适环境。新加坡是风水宝地,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环境非常非常好,空气污染指数一般不会超过50点,居室和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冷气,即便是身处北纬一度多也可以维持恒温。

问题也就来了,每当印尼烧芭,空气污染指数上升,就有很多人的呼吸系统出现问题,要去看医生。我认识的新加坡朋友不是很多,但有两三家的孩子有哮喘病,我觉得不可思议。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什么鸡流感猪流感都对人类构成了威胁,还不包括萨斯之类莫名其妙的病症。

这一切都可以证明,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舒适生活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人类的身体素质,造成了人类的退化,造成了人类不能适应大自然。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中心思想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很难想象,当人类沦落到借助“现代科技”才能生存的时候,那时候的“方便”是什么样子的“方便”。

这就是我的第五个观点:现代科技造成了人类的退化。

有一天,海边沙滩上,事业有成的总裁劝告晒太阳的渔夫:“你应该振作起来像我一样勤奋工作努力赚钱”。渔夫问总裁:“赚了钱又能做什么?”总裁说:“可以拥有财富享受生活,比如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渔夫反问:“我不是已经在做了吗?”

——这就是“总裁和渔夫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生活的哲理:享受生活,和物质无关。

我借用这个故事结束我的发言:“现代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许许多多东西,有好,也有不好。有的使我们进步,有的正在危害我们,有的对我们构成威胁。
归根结底,谈不上什么“方便”和“不方便”,更谈不上什么——“更方便”。

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除了对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恐慌之外,战争和疾病似乎直接将人类带到了地狱之门。各种病毒的侵入,汽车身后的尾气,工厂的废气等等无补侵害着我们美丽的家园.试问为什么我们的家园受到了威胁,为什么树木被大量的砍伐,为什么空气不在新鲜,这一切一切正是科技带来的种种罪证.现代科技是给我们带了一些舒适与方便,可同时也带了幅面影响,试问没有了美好的环境人类该怎么舒适生存呢?如果人们还不赶快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进行补救的话,人类终将会被科技所毁灭.科技发展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处,这点我们并没有否认.但是我方认为科技带来的弊处大于利的.首先汽车虽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但牌坊的尾气造成环境的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其次,电视等娱乐设施的出现,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却无形的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人情淡薄.还有就是网络的出现,是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扰乱人们的生活等等着一系列你们所谓的高科技所带来的副作用,是不可否认,试问我们怎么能坐视不理呢?在原始时代,人类只需地表面的资源就能生活,只需要溪水,树上的果子,草籽等生活资源也能其乐浓浓啊.后来出现了工具 ,然后养殖,资源利用到破土一尺,再后来煤矿,金属等资源深入到底下100米,再后来深入5000米,人类加速的向地球深层索取资源,当人类利用地核资源时,地球也就到了灭绝的时候了,对方辩友,这足以说明科技发展总有一天回毁灭地球的,到时候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迅速,许多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电脑、汽车、洗碗机、洗衣机……已经走入寻常人家的生活。它们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它们也使人类的基本能力逐渐丧失。有了电脑,人们不再用人脑去思考一些东西,因为只要利用电脑就能办到;有了汽车,人们不再习惯走路散步,取而代之的是开车兜风;有了洗碗机,人们不再用手去洗碗,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忘记怎样洗碗。科技的发展,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忧的是它终有一天会让电脑代替人脑,机器代替双手,到时主宰这个世界的不再是我们自以为聪明的人类,而是那些人类发明的机器!所以,我认为:科技的发展会抑制人的全面发展!

再如飞机、火箭、网络、卫星最初都是为军事战争而出现的相同的科技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被用作毁灭人类的帮凶。所以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弊大,1: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
2: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
3: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
4: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以前项羽"力拔山河气盖兮"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而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
5: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4-20
反方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辩词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结论:科技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不能在能合理正常使用的前提去发展,发展首先得净化思想,只有没个人的思想和心灵得到发展和提高了,所开发出来的高科技开能永久的有益于人类的发展,自然的和谐!
弊:上面说道我们每个人的眼光都看的更高了更远了,这就使得我们看到是只是远处了高出的事物,去探索去追求,忽略了眼前的该做的,就像历史上那些想找长生不了的一些君主们一样,药物是拿来治理疾病的,结果他们去盲目的投资去为了达到一些不可能实现的东西,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民众,就有了人民现在在电影里看到的宏观场面了,让人心寒的帝王陪葬和那些所谓的世界奇迹。打个比方说,要是每
科技的发展的同时带给人们的是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利:我们可以去我们想要去的地方,人们在不断的探索,在未来可能回连《太阳中心》学会被推翻。在科技发展进步的现在没个人可以享受到那些历史人物所享受不到东西,每个新人对这个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我们的眼光放的更远了!

科技发展弊大于利的事例
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
2: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
3: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
4: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以前项羽"力拔山河气盖兮"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而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
5: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

一,科技是会促进人的发展的。毕竟再先进的机器,都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要靠人来使用。而那些因为工具的产生而获得便利的人,如果因为依赖机器而放弃人的劳动本能,那他们会被社会淘汰,但这不意味着科技的发展会阻碍人的进步,因为任何事物有具有两面性,科技也是如此,它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全看我们自己,我们不可以因为个人因素,就否认科技给人类带的进步,因为人总是最高等的智慧生物,电脑在某些方面性能非常卓越,但电脑绝对不会比人脑聪明,因为无论怎样,机器是要人来发明的,它不会自己产生.
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哪会有今天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科技的进步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哪会有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科技的进步会大大促进人类的发展.
三,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科技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发展条件,人们能在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我,使自身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看一个问题的对与错、好与坏,都要看它存在的主流,比如说药品是可以治病的,有时是可以救命的,但它也会有副作用,你能说它不好吗?即使再好的东西也难免有副作用,因此,科技发展最终还是能促进人类全面进步的.
四,科技的发展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这样来衡量,一是看人的平均寿命是否延长,二是看人的思维方法是否进步,三是看人的综合体能和智能是否发展,四是看人类在把握自然世界发展的水平.
第4个回答  2011-04-20
弊大:
1: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
2: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
3: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
4: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以前项羽"力拔山河气盖兮"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而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
5: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 每个新人对这个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