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天才们~求助所有关于《西游记》的东西

只要是和西游记有关系的,都可以复制过来,拜托拉~偶肯定会给分的啊~
因为我们要做小报,所以……多者优先……

第1个回答  2007-05-06
白龙马
一匹膘肥体壮的马。龙王最帅最疼爱的儿子,可以说是很有前途的。可是他放着好好的龙王三太子不做,却要上来吃了唐僧的那匹糟马。怎么龙也会吃肉吗?本来,吃了唐僧的马,陪他一匹马就成了,可是观音插手了这件事情,把他变成了一匹马,从此被唐僧骑,偶尔还要被猪八戒骑。从一条龙到一匹马,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啊,可是我们的白龙马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毫无怨言的一路驮唐僧上西天,这种可贵的精神很值得年轻同志们学习。

观音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很爱干净的女人,这一点从她手上随时都托着的里面装慢了水的瓶子上就可以看得出来,瓶子虽小,但是的水可以让她时刻保持脸部的清洁。从她对那个水瓶子的喜爱也可以断定,她应该是水瓶座的女生。她祖籍哪里,芳龄几何,没有人知道,只知道她活了好久好久,所以世间的一切她都看透了,无论谁被她看,总有一种被老妈看的感觉。

如来佛
大脑袋,大耳朵,大嘴巴,大眼睛……一个什么都大的男人,位子也坐的很大。西天的头头,拥有神、人、魔界的无上法力,所有的所有在他眼里只不过是一粒尘埃,不!连尘埃都不是,因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事实上这样的日子过得久了也很无聊,天天坐在台子上看着下面那帮子面目狰狞的罗汉们不疯也得神经衰弱,于是他把压箱子底的东西说成是无价之宝的佛经,让唐僧不远万里的走着来取,借此为平淡的生活增加乐趣。

玉皇大帝
小鼻子,小眼睛,小胡子的一个小心翼翼的男人。既没什么法力也没什么管理能力,前者从孙悟空冲上天来他钻到桌子低下就能看得出来,后者从唐僧在路上碰到那么多天上下去的坐骑和宠物即可一目了然。似乎他除了组织茶话会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用处了,可是为什么他能做到老大的位子呢?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泡到了王母,这也是为什么他那么惧内的原因吧!

菩提老祖
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头。隐居山林拥有高超武艺,这一点从他是孙悟空的师父就可以看的出来。照理说他应该拥有预知前世今生的本领的,可是为什么还传授了孙悟空一身的绝学,任凭他去大闹天宫呢?据说是这样子的,其实从孙悟空出来那一刻如来佛就想要玩这个游戏了,于是让安排菩提老祖传授了孙悟空武艺并告诉菩提老祖一切由他来背着。等孙悟空闹完之后菩提老祖却到处都找不到如来的人影了,于是乎他终究成了一个悲剧的角色。

女儿国国王
西游记里面对唐僧最具杀伤力的女人,差那么一点点,只差那么一点点唐僧就要住下来了。即便她是个国王,她也是个国王女人,她也会孤独也会冷,心仪的人伤她的心的时候她也会有令人心碎的眼神。论样貌有样貌,论身材有身材,并且还温柔善良外加有权有势,实在是让我辈中人垂涎欲滴之女子,可惜却让唐僧伤了她的心,留下她一个人在风中哭泣。唉,什么世道啊!

高小姐
应该算是老猪真正意义上的初恋情人。如果没有老猪相救的话,她可能会在财主家过着凄凄惨惨的日子,英雄救美,以身相许,天经地义,可是她竟然在新婚大喜那天残忍的毁婚,原因只是老猪展现出了他的本来面目。多么浅薄而且薄情寡义的女子啊。如果没有孙悟空来搅局,过个三年五年的生个一男半女之后,她不从也得从了,老猪的日子就美满咯……

白骨精
一个骨感美女,擅长打理自己的外貌。也算是一路的妖精里面最有职业精神的一位了,三次变身三次被悟空闷棍,而且每次都变的那么敬业死的那么惨烈,真是做戏做到了极至。以至于唐僧残忍的将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她的目标是吃唐僧肉,想想一个弱女子凄惶的住在深山老林里面,即便长生不老又有什么用?

红孩儿
一个肚子里面装满火的未成年男孩。牛魔王怎么能生出那么可人的小孩儿呢?看了他妈才知道这小孩长的随他妈。红孩儿的身上具有中华小孩应该具有的传统美德,吃唐僧肉首先想到长辈,要不是他这么懂事儿的话,唐僧早就进了他的肚子了。不过孩子终归是个孩子,看到一个纸糊的莲花座位都要好奇的上去坐一下,一坐不要紧,剩下的时光就伺候着观音姐姐吧!

铁扇公主
除了一把扇子(还只是把铁扇子),她什么都没有了,老公红杏出墙了,孩子被观音带去当佣人了,父母都没有在戏里面出现……女人的忍辱负重和对家庭的重视在她身上体现到了及至的完美:为了抢回老牛和那个狐狸精拼命,为了孩子她和孙悟空打架(本来她对唐僧肉和唐僧的美貌都不感冒的)。她在乎的只是老公和孩子,难道她错了吗?却受孙悟空那么大的糟践。爱护女性,从我坐起。

老狮王魔头
妖怪中的代表,妖怪们的楷模,妖怪里面的高手高手高高手。他道行高深却从不显摆;他长的难看却从来不出来吓人;他对唐僧肉也不感兴趣,因为他深深的知道一个七旬老翁就那样颤颤巍巍的一世又一世的长生下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他睿智,他持重,他老成,他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妖怪,成为了一个妖怪中的妖怪。

笔者参加台中市西区佛光会,这些佛教徒看起《西游记》来,如同读历史一般,因为《西游记》的内容全部都和佛教有关连。服务于国小的曾淑贞女士当导读,功力高超抓得住重点;工厂的老板孙继本乃佛学大师级的讲座,谈论起来滔滔不绝,在读书会中担任主席甚是了得。服务于市警局的董文娟女士,时时听大家的发言做笔记,据说在家中上厕所仍手不释卷,发言更是精采万分。南山保险的叶侑孟主任,所提出的《西游记》理论,神似大学教授在开演讲会,我建议全省的读书会都能够研读《西游记》,一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优良效果。

《西游记》是一部章回小说,全书共计一百回,阅读的时候一定要从第一回开始,按次序读下去,不像《聊斋》一段一段的可以选读,以《西游记》第一回的书目「灵根育孕离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其中计有诗九首、词二首、歌一首、赋五首。似此伟大的文学作品,相信集李白、白居易、苏轼、王维四人功力亦不过如此。在我的意识中,古人读《西游记》,凡是遇到诗句一定用平仄而吟诗,词是用朗朗上口而读的,赋则是摇头晃脑朗诵的,歌则一定是用唱的,真是妙哉!

西游记与佛教之关系

一、西来的渊源,三藏法师去西天取经,乃我国佛教由西方而来,星云大师在美国建西来寺即取自于此。

二、今天的佛教徒终日诵念:「南无阿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其中的救苦救难为唐三藏赴西天取经,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如经过天竺国,该国久旱不雨已数年,他们师徒为老百姓求得甘霖,解救天下苍生等等都是在做大功德的。

三、佛经中有三藏:法藏、论藏、经藏,此即唐三藏之法号由来。

四、四个人的名字,集体表现了佛教的教义,如果将他们的名字联系起来,有一个逻辑关系,三藏是佛教最高的经典,跟随着三藏就能悟得人生真谛,所以悟空、悟能、悟净三人合起来是悟能空、悟能净。即抛弃人生世俗概念。

五、我国文学界大老,胡适、鲁迅、郑振铎、陈寅恪、李辰冬、萨孟武等均一致肯定吴承恩对佛教研究造诣之高深已达最高境界,然自民国卅八年以后,大陆之学人则将《西游记》形成政治化。

西游记的趣味妙文横生

一、安天会大闹天空。吴承恩生有一子一女,其子过于贪婪,吴承恩在其女出嫁时仅赠予木箱一只,被其子发现,偷偷的打开将内中的《西游记》手稿窃走,刻印发行于市,待其女发现将木箱打开竟然空空如也,《西游记》的原稿不翼而飞,其女与婿即禀知乃父,吴承恩说没有关系,当即又加上大闹天空最精采的一段文字,其女则再发行《西游记》的最新本子,结果市面上有大闹天空的本子流行畅销于世,其兄盗卖的书却无人购买,此乃吴承恩最高明之处。

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孙悟空有一种绝技,变化神通,在戏剧中颇能抓住人们的心理。孙悟空魔术般的变化,只能达到七十二种变化,拔下一把猴毛仅能变出七十二只猴子,假的孙悟空九耳弥猴则少了一变被其打败,二郎神杨戟又较其多了一变有七十三变,猪八戒则只有三十六变,其它大小妖魔则多少都可以变上几变,而唐三藏与沙悟净却一变都不能。

三、要命的紧箍咒。孙悟空的本领举世无双,真是天下无敌,但被观世音在其头上加了一个头箍,唐三藏控制悟空的惟一法宝,只要是老孙不听话时,唐三藏就将紧箍咒念起,害得孙悟空头痛要死,满地打滚,待其保护唐僧取得真经后,头上的紧箍即自然解除。

四、觔斗云。孙悟空翻一个觔斗即跳跃十万八千里,若要查寻任何事件时,只要翻一个觔斗跳上天空,向人间观察,立即见得究竟,真是与今天的人造太空卫星一般。

西游记故事在今天为何不如金庸小说红遍世间

金庸小说能够掌握世人的味口,乃是其书中有些可爱的女主角,黄蓉、小龙女、圣姑盈盈等,不但有高深的武功,更有情爱绵绵的爱情故事,《西游记》则不可能安排一位有情有意的女主角,有也是妖魔如铁扇公主、蜘蛛精之类,观世音菩萨虽是美若天仙,怎能够给他配个情郎,岂不是罪恶万分。我国的文学环境至为宽阔,期望爱好文学之士能多接触古典文学四大小说与六才子书,一定会得到读书的乐趣。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_,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 孙行者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 、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 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第2个回答  2007-05-06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简介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过荆王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约是中年以后,或认为是晚年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但我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以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关于西游记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明朝的吴承恩。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过荆王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

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约是中年以后,或认为是晚年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七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

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但我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而且,这里的人物也给现代管理学带来很多值得参考的价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