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有几种闭关的方法?

如题所述

1. 闭关修行源自古印度无上瑜伽密法,并非每个人都可以进行闭关修行,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能够。在闭关期间,他们不食五谷杂粮,只摄取少量水果和蔬菜,饮少量水,仅维持生命的最低需求。正是在这种极端状态下,人的潜能才能够得以发挥,因此,一年的闭关修行往往相当于普通修行几年。
2. 在佛教中,所谓的闭关是指关闭自己的六根(身、口、意),不让心被杂染。在这段期间,修行者会专心地进行修行。在生活方面,他们会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如搭晌兆比库正常托钵、诵经等。对于家人来说,他们会受持八戒或者前往精舍居住。
3. 闭关是指在一个设定好的小屋内修行,不可出门,每天诵持经咒。短期闭关是不与外界接触的,但进行闭关三年六个月的修行者则免不了要进食,而进食也是有要求的,必须做到过午不食。闭关又称为掩关。
4. 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定时的、定期的功课以及一定时段的修法,比如七天、二十天、四十九天、九十天、一百天等,克期取证,专心修持某一法门。如果环境许可且确实需要,也可进行为期一年、三年,甚至六年、九年、数十年的闭关修行。然而,并不一定是单独地个人修持。例如:释迦时代的结夏安居,中国禅林的冬、夏两季禅期,是集合许多人共同修行的。天台宗祖师们编撰的忏法、仪轨,都是集合六、七人或数十人共同结坛而修行的。在佛世时的结夏安居,也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或于树下,或于洞窟,或于自建的茅舍,或于居士家的空舍,是个别修行的。但那些都不是现在所说的闭关。
5. 综上所述,闭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个人单独闭关,另一种是多人共同闭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