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诗的有

如题所述

1.《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鸡和黄米饭,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断。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菊花酒,一起观赏菊花的美丽。

2.《终南别业》【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3.《归园田居五首 其三》【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4.《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5.《锄禾》【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8

1、《不遇咏》

年代:唐代  作者: 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释义:此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深刻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开头四句用典,形象地点明了自己“不遇”的主题;中间四句主要描写主人公不遇失意后漂泊困窘的生活;最后四句向友人陈述他对世俗的态度和自己的人生理想。全诗章法谨严,自然而有风骨。

译文:我向朝廷上书没有得到答复,躬耕退隐却天时不顺没得到好收成。朝廷的盛会自己不能参加,我也不愿到权贵的家门阿谀奉承。我到河朔寄居在朋友家里,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家人的平安。

春天已经来了,姑且一同寄情山水,不必管它春风吹动杨柳。如今世人只为自己着想,我对这种现象很不高兴,内心十分鄙视。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自己想要的隐逸生活。岂肯一辈子就这样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


2、《悯农 》

年代:唐代  作者:李 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释义: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3、《插秧歌 》
年代:唐末五代  作者:契此

手把青秧插野田,抬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释义:契此出身农家,插秧自是本行。关于他插秧之事,亦有故事。据说有赵、钱、孙、李四家同时请他帮忙插秧,他全都答应。至晚,各家来请吃饭,他亦分身赴席。各家的田均已插好。众人始识他身具神通,法力无边。有人问插秧感想,他随口吟出一诗,即此题插秧歌。此歌看似浅白平易,却富含哲理,饱蕴禅机,生动活泼,饶有情趣。

译文:农夫躬腰垂首,将一把一把青青秧苗插满了畦田中,每低头插一秧,便看到水面里荡漾一际蔚蓝的天空。眼耳鼻舌身意六感,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染谓道也,青秧株株插,脚下步步退,这个过程行似退实则进。

4、《归园田居五首 其三》  

年代:东晋  作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释义: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译文: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5、《锄禾 》  

年代:唐代   作者: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此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全诗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上口,流传极广,妇孺皆知。其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中国传统的“治家格言”,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成果。

译文:农民辛勤种田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28

关于种田的诗句有:

    《不遇咏》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悯农 》 李 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插秧歌 》 冯梦龙

    手把青秧插野田,抬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归园田居五首 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锄禾 》 聂夷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我就想到这几首,希望能够帮到您。

锄禾 聂夷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李 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插秧歌 冯梦龙
手把青秧插野田,抬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归园田居五首 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