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壹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本无树

如题所述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你执著它做什么?你执著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著些什么?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21
菩提树又叫菩提榕,是桑科榕属的热带乔木,具有速生、长寿两大特点,树形优美,高大挺拔,“冬夏不凋。光鲜无变”,给人以神圣、肃穆之感。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迎牟尼在印度迦耶一棵半钵罗树下,敷一草垫结跏跌座,发誓说:“不成正觉,终不起此座!”经过7日7夜冥思苦想,终于大彻大悟,成了佛陀。那棵毕钵罗树及其同类都被称为“菩提树”。菩提是觉悟的意思。由于“佛坐其下成正觉”,故菩提树被教徒尊为圣树。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类学中,菩提树的拉丁学名为Ficus religosa,有神圣宗教之意。

菩提树不仅身世丰富,且实际用途十分广泛。它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既可做行道树,又可供观赏;叶片心型,前端细长似尾,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非常漂亮,如将其长期浸于寒泉,洗去叶肉,则可得到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菩提纱”,制成书签,可防虫蛀;枝杆富含白色乳汁,取出后可制硬性树胶;用树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花入药有发汗解热、镇痛之效;枝干上会长出气生根,形成“独树成林”景观;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的某些地方,人们将其气生根砍下来,作为大象的饲料。

是即不是,不是亦是。
是故 佛云:诸行无常。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2个回答  2007-05-11
这是<六祖坛经>里六祖慧能做偈!
五祖想看看门下谁能传承他的衣钵成为六祖于是让门下个作一首偈以观众人的佛性高低,有个法号神秀的和尚,想得到五祖衣钵,又怕自己作的谒不能取悦五祖,于是偷偷在回廊的墙壁上作了首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匿名>来观察五祖看过后的反映,五祖看过后对门下说作这个偈的人"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后来慧能和尚<他不识字>经过回廊,听人议论这首谒后,他叫人在这首偈的边上也写了一首就是这:“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看过慧能作的偈后很高兴当即拍板让慧能做了老大.故事就是这样.
第3个回答  2007-05-09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修过6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米”变得饥瘦如柴。后来逐渐认识到苦行也不能使人达到彻底解脱,便放弃苦行,先到尼连禅河洗澡,上岸接受一位牧女献的乳粥,然后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下坐禅思维,经过七天七夜,达到觉悟。佛教称之为“成道”或“成佛”。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自己慢慢用心去感悟吧。
第4个回答  2007-05-09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 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 断生死,不求涅盘,涅盘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 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 诸念,得一去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 合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 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 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参考资料:圆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