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能够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吗?

如题所述

  人生就是一串困难的选择,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当我们走过人生的旅程,身后留下来的就是我们选择的结果。如果选择得好,我们会感到快乐和成功,会觉得自己对世界、对他人产生了正面的影响。
  当我个人碰到人生重要的选择时,我一直信奉以下的做事三原则: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多少年来,这句话给了我无比巨大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我度过了难以计数的人生关隘。在与中国青年分享这三句话后,有位同学针对这三句话,写信问我:
  “读了开复老师的三句话,心里感到很强的共鸣。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代表了用西方式的积极进取的心态,以永不放弃、永不消沉的主动人生态度,鼓励我们靠自己的努力达到目的。
  “‘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代表了用中国式的谦恭谨让的度量来培养自己的修养,学会承认和接受真实的、不完美甚至不公正的世界。
  “但是我不知道最后一句该如何理解。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可是,智慧从哪里来呢?”
  其实,“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就是要求我们使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发现并选择最完整、最均衡的状态,并通过这一选择获得成功。这里所说的“智慧”,既是甄别、判断的智慧,也是权衡、折中的智慧,但从根本上讲,它更是在选择中孕育又在选择中升华的最高智慧——我也把它称作“选择成功”的智慧。

  在这选择的世纪中,青年学生需要选择的智慧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曾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选择的世纪,因为未来的历史学家如果回顾今天,他们会记得的、今天最大的改革并不是技术方面或网络方面的革新,而是——人类将拥有选择的权利。他说这句话是因为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人人都能获取信息,学习知识,靠脑力上进,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更多地放权给员工,重视积极选择的员工。人人都有机会,那么人的成功就更要看各人积极地争取和智慧地选择。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每个人都面对着选择的机会,都拥有选择的权利。尤其在中国,这个选择的时代是更难能可贵的。回顾中国的近百年历史,可以说,今天的中国青年学生是百年来第一次有机会享受先进的教育,同时也不必担心生活、安全和温饱问题,他们第一次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第一次在毕业后拥有如此众多的、可以自主选择的就业机会。
  但是,中国的青年学生虽然有幸出生在能够自由选择的时代,但时代并没有传授他们选择的智慧。
  在此前与大学生的书信交流及创办“开复学生网”的过程中,我看到有很多学生虽然拥有选择的权利,虽然生活在这样优越的大环境中,但仍然有许多学生时常遇到迷茫的时刻。例如,经常有学生问我有关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我被老师批评了,但我觉得无辜,那么,我应该用自信的态度为自己辩解,还是用自省的态度坦然接受?”“我想改变现状,但又力不从心,我应该鼓起勇气冲破险阻,还是放宽胸怀承认现实?”“我遭受了失败的打击,应该用毅力坚持下去,还是用自省的态度放弃它?”“我想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可能招来非议,我应该积极表达想法,还是该遵循同理心的原则多听少讲?”提出这些问题的学生都希望我来帮助他们做出选择。面对这些问题,我的回答是:
  我能帮你做的不是选择,因为你自身的问题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未来也只有自己最在意。
  我能做的只是传授给你选择的智慧,帮你聆听自己心底里最真实的声音,帮助你做出智慧的选择。
  在这封信中,我提出选择成功的智慧共有八种:
   用中庸拒绝极端
   用理智分析情景
   用务实发挥影响
   用冷静掌控抉择
   用自觉端正态度
   用学习积累经验
   用勇气放弃包袱
   用真心追随智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0
用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去分辨二者的区别。”

  有心理学、西方文化、中国革命史、艺术经典、西方哲学、经济学和文言文阅读等不同方向的学科,他戏称自己是“不务正业”。

  李开复说,大学需要做七件事情: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
  。事情可以分为四种:重要并紧急的,如危机、快到期的项目等;紧急但不重要的,如电话、短信和有限期的琐事等;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如过度的放松等;最后一种就是不紧急但重要的,如对项目或事业的计划、增进能力、培养兴趣、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运动及合适的放松。这类事件做好了,可以降低其他事件发生的概率,所以我们不要等“有时间”,而是要“腾出时间”。

  李开复强调,管理时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降低打扰,学会说不。比如说正在学习英语,刚刚进入状态,突然来了一个电话,通过来电显示能估计出是什么事情,就不必浪费时间去做那件不是特别重要和紧急的事情。第二,使用时间碎片,为“死时间”做好准备。“死时间”是指特定的事情必须在特定时间里完成的时间,如上课。那么我们可以利用“死时间”之间的碎片做些其它事情,如回刚才来不及回的电话、短信、邮件等。第三,每天早上把要做的事情排序,列出三件必须做的事。许多同学常常抱怨没有时间学习,其实不是没有时间学习,而是他们没有将学习排上优先级次序。第四,把握20—80原则,即我们常常用20%的时间做了80%的事情。这时,我们就要清楚哪些时间是我们的20%,善用并保护好这有效率的20%。第五,改掉坏习惯。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一个玩游戏成瘾的人定一个“如果明天戒不了游戏,就剁掉一根指头”的目标,显然是不合理的。也可以把自己当作别人,对自己许下诺言,因为我们常常在乎对别人的承诺。找有兴趣的事或相应的行为来替代也是改掉坏习惯的一种方法。我上大学时玩游戏也是上瘾,这严重影响了我大一的成绩。大一的成绩单里面有两个“P”(pass),还有一个C+,差点挂掉。后来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作业没有做完不能玩游戏的规矩,结果,大学后几年的成绩就相当好,基本全A。这种从C+到全A的学生,在哥伦比亚大学上或许是绝无仅

  你可以不喜欢你的环境,但是你不能不喜欢你自己。

  如果你非常想得到某一样东西,而你努力过了却又没有得到它,那么你的收获就是宝贵的机会。”

  产品第一重要的不是技术有多好,而是是否有用,有用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第2个回答  2020-11-10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能够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吗?有勇气来改可以改变的事情,当出现自己不喜欢的事或人或物出现时,有勇气去面,去改变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有胸怀的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就是说当出现,自己不喜欢,但又无法改变的事情时,能够坦然面对,接受现实。
而这两句话,实际上说的,当遇到不幸的事情时,先去努力改变,当无法改变的时候,就要去坦然面对。人在接受回答问题的时候,会谨慎地思考,给出最严谨的答案。就好比你现在问我的这个问题,我会很理智的告诉你,我能,我一向去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可改变的。可是人生有很多变数,大多数的时候,我可能只是一个中庸的渔夫,而非屈原。
第3个回答  2011-04-29
这个观点和我的想法很相近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