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工业固体废弃物 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干什么的,业务范围有哪些?

如题所述

贵州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建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定位
  贵州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变革,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为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将各种废弃堆积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经过“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试验、开发、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开展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
组成架构
  “技术研究中心”下设管理专家委员、技术专家委员会、综合办公室、研发部、成果转化部、检测实验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1)综合办公室:负责处理中心的日常事务。   (2)研发部: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和建材节能技术及装备研发团队。   (3)检测试验中心:下设6个专业实验室。   (4)成果转化部:工业废弃物的中试与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基地有7条中试试验生产线。   (5)信息交流中心:(贵州固废网)。
中心组建方式
  以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为依托,利用现有的科研条件、人才等综合优势和基础条件,利用该单位提供行政保障和后勤服务等便利条件。   管理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技术研究中心发展规划和战略,指导机构建设、人才引进,行业间、企业间的合作开发等。   技术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审议有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开发工作计划、评价工程试验方案、提供技术经济咨询及市场信息等。   “技术研究中心”为二级法人单位,实行主任负责制,建立专门账户,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设立主任1名,副主任3名。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中心”的日常事务和运行管理。
承担单位概况
  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成立于1958年,是集建筑材料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咨询与设计、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编制、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行业信息网络和技术服务为一体改制的国有科研设计单位,现隶属于贵州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领导,2009年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职能划归省质监局。   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地处贵阳市南明区沙冲南路13号,占地面积26亩,拥有办公、科研及生产用房近10000㎡,资产1200万元。贵州省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研发测试中心、咨询设计分院、研发基地(中试厂)、党办、院办、总工办、及服务中心等机构和部门。全院在册职工总人数现为112人,其中: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4人,各类高级职务14人,中级职务25人,初级职务38人,占在册职工总人数的72.3%;拥有国家注册建筑、结构、咨询、监理工程师共15人。   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现持有建设部颁发的建材行业(新型建材)甲级、贵州省建设厅颁发的建材行业(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构筑物)乙级工程设计证书,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全面质量管理达标合格证书;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多年来,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为贵州省建材工业发展和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我院已完成科研项目 120项,其中有二十多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许多科技成果已经过其的精心设计进入市场推广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辊机等多项机械设备研发成果已被国内100多家企业采用并应用于生产。90年代后完成的各类工程咨询和设计项目300余项,其中:获贵州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贵州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2项,有数条1000t/d、1500 t/d、2000 t/d、2500 t/d等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线;数十条年产4000、6000、12000万块标砖等的新型墙材生产线也已建成达标、达产,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   近几年来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提出了“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为龙头、与企业联合开发拓宽市场、以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为后盾的发展策略,以此拉动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科研、设计和质检工作”。这个策略的核心内容是:坚持走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道路,特别是加大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装备和技术的力度,从而使我院科研和设计工作走上新的台阶;同时发挥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在传统领域和行业中的优势,采取市场开拓与基础建设并举的策略,使科研、设计和质检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科研基础条件改善后,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又及时地调整政策,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从各部门抽调技术骨干组建了一支专门的研究队伍,同时新进了7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补充,同时送3名在职科研骨干攻读工学硕士,由院承担工资和提供配套科研经费。2009年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继2008在全省56家省属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申报的角逐中以并列第二获得省科技厅400万元创新能力建设(平台建设)支助后,2009又获得省科技厅创新能力团队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为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实现以产品开发为龙头带动全院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平台建设
  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这几年由于重视科研平台建设,是省属科研院所中获得科研经费投入最多院所之一。   2006年制定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建材提出了建设《贵州省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研发检测平台项目》,计划建设六个专业研究检测实验室,一个研发基地,一个信息交流中心。2007年3月贵州省建材院正式成立贵州省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研发检测中心。重点解决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急待解决的粉煤灰、煤矸石、磷渣、磷石膏、硫石膏、金尾矿、电石渣、赤泥和锰渣等工业废弃物的规模化综合利用问题,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利用水平,改善环境,促进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战略的发展。   在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投资八百万元,经过近四年的努力,贵州省建材院目前已基本建成建筑节能研究检测室、材料放射性研究检测实验室、材料岩相分析研究室、理化性能研究检测室、混凝土及制品测试研究室、粉磨实验室等六个专业实验室。   研发基地的七条中试线,即粉煤灰陶粒试验线、振动成型砌块标砖试验线、静压成型标砖试验线、湿塑成型烧结砖试验线、炒制粉体试验线、年产2000吨复配中试试验线及年产2000吨水泥助磨剂中试试验线于2011年6月全部建成。   贵州省建材院为省经信委建设了贵州大宗固体废弃物网络交流服务平台(贵州省固废网),宣传、发布、有关政策、交流各种信息,加强同省内外的协会、相关网站的密切联系,为社会、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各种服务,同时建立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数据库。   2010年8月份贵州省建材院2600平米的研发大楼破土动工,计划2011年4月竣工,实验室全部完成后将极大地提高贵州省建材院科技创新能力和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开发能力。
研究方向
  针对贵州省大宗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磷石膏、脱硫石膏、磷渣、赤泥、电石渣、煤矸石、铁合金渣、锰渣、硫酸渣、钡渣、镁渣、黄金尾矿等开展研究,生产节能、保温、低碳的新型建筑材料产品及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及推广。   重点开展:   1、利用赤泥生产陶粒、道路转、广场砖等研究;   2、利用电解锰渣和烧结锰渣研究轻质、节能、保温墙材;   3、利用磷渣、磷石膏、脱硫石膏制备自保温砌块复合墙体研究;   4、是利用高炉重矿渣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5、利用金尾矿开发生产新型建筑节能墙体材料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6、利用汞矿渣开发生产新型建筑节能墙体材料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7、利用铅锌矿渣开发生产新型建筑节能墙体材料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8、利用城市垃圾和淤泥开发生产新型建筑节能墙体材料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