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号什么时候放在句号里面,什么时候放在句号外面?能说的简单点吗 顺便举个例子

如题所述

一般放句号在引号里边
特殊可以放在外边
如果你掌握不了,就按放里边答

引文的标点
引文内部的标点一般要保持原样,不能改动;只是内容有删节时可加省略号,引文内原有的引号可根据需要改换成单引号或双引号。句子一般不使用双重的句末点号。如果句子以引文结束,引文的句末点号也是全句的句末点号。引文末尾的句号、问号、叹号如何同引号配合使用,下面分别说明。

一、引号和句号

话语成句的被独立使用,引文末尾的句号放在引号内;不成句、不独立的引用,句号放在引号外。所谓“独立引用”指不把引文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但引文如果被冒号分隔出来,不同其他句子成分相连接,也可以认为是独立运用,这时句号用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取决于引文是否成句。例如:

(1)汉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甚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459页)

*(2)《〈春秋公羊传解诂〉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汉语大词典》第3卷第56页)

(3)老舍说:“剧作者则需在人物头一次开口,便显示他的性格,闻其声知其人。”

(4)像老舍所说那样,“剧作者则需在人物头一次开口,便显示他的性格,闻其声知其人”。

(5)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由于这种错误,真理才会出现”。(章炳元《“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例(1)是对原句独立完整的引用,引文末尾的句号保留在引号内。例(2)引文不是整句的引用,“句读”后的句号应从后引号的前边移到后引号的后边。例(3)引号内的话是在冒号之后独立使用的完整的句子,句号在引号内。同样一句话在例(4)用在作者的话“像老舍所说那样”之后,失去了独立性,成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句号移到引号外,表示全句末了的停顿。例(5)冒号后的话,有转述的,有直接引述的,句号是属于全句而不是属于引文的,所以放在句末的后引号后。

*(6)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浦东开发“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大一些。”

*(7)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法、修辞法、作文法、思想方法都不作孤立的教学”,“要从实际的听、说、阅读之中多多提实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种种法则。”

例(6)“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大一些。”不独立成句,而是作“浦东开发”的谓语,引号内的句号要改到引号外。假如原句没有“浦东开发”四字,“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大一些。”独立在冒号后作“提出”的宾语,或者引号不是从“胆子”开始,而是从“浦东”开始,句号可留在引号内。例(7)冒号后的话是由两段引文组成的复句,句号是属于整个复句,而不是属于后一段引文的,句号要移到后引号后。

假如作者把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引文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的句号放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例如:

(8)又数百年,宋代有一位吴龙翰,“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徐迟《黄山记》)

因为引号内已有一个句号,所以作者把末尾的句号放在引号内。像这样的情况,也有人把末尾的句号放在引号外,两种处理办法都各有道理,可由作者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就本例而言,作者的话“又数百年,宋代有一位吴龙翰”在句法上只和引文“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合成一个句子,后面是另一个句子,后面这句“霜月洗空,一碧万里”不充当其他句子成分,可以认为是独立完整地引用的,因此末尾的句号保留在引号内似乎好些。再看另一种类型的例句:

*(9)《唐韵》的编者孙愐说陆法言的《切韵》“注有差错,文复漏误。若无刊正,何以讨论?……辄罄问,敢补诸书,俱为训解。”

引文原为四个句子,在例句中都是独立运用的。他们共同做小句的谓语(小句主语为“陆法言的《切韵》”),即充当句子成分,末尾的句号放在引号后表示大句的结束更合适。

二、引文和问号、叹号

引用的话在句末独立使用,问号、叹号原属于引文的保留在引号内,否则放在引号外。使用问号、叹号时需注意问号、叹号是属于引文的还是属于全句的,以免放错位置。例如:

*(1)列车员问我们:“金华站有没有熟人”?

*(2)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一位少年同学因学习竞争压力“急得要发疯”,觉得“一直居人之下,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4)爱,不宜太投入。什么叫“太投入?”简言之,就是魂不守舍,不思茶饭。

*(5)在汉高祖面前,大臣陆贾常谈论《诗》、《书》中治国道理。汉高祖反感地说:“我是骑在马上得的天下,用得着什么诗书”?陆贾对他说:“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

*(6)“现在还能买到几毛钱的书吗”?“能啊”!“什么书”?“《中华活页文选》”。对话中提到的几毛钱就能买到的《中华活页文选》是今年由中华书局恢复出版的。

*(7)书价上涨令许多读者难以接受,有些人甚至发出“还买得起书吗”?的疑问与叹息。

例(1)的问号不是属于全句而是属于引文的,问号要放在引号内,例(2)的问号也是属于引文的,问号要放在引号内,并在“说”字后加冒号。另一种改法是把问号改为句号,表示全句(陈述句)的句末停顿,引文不再加问号。例(3)的问号是属于后一段引文的,问号要放在引号内。例(4)的问号不是属于引文的,问号要移到引号外。例(5)的问号和叹号是属于引文的,要移入引号内。例(6)紧跟对话的问号、叹号和句号是属于引文的,要从引号外移入引号内。例(7)的问号移入引号内或删去,引号内的话不独立成句,有“吗”字表示疑问语气,问号可用可不用。

三、独立成段的引文的标点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末都加引号。引文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加前引号表示后面的文字是引文,最后一段末尾加后引号表示引文结束。例如:

(1)恩格斯的学生拉法格在1990年曾这样反驳康德主义者(当时沙尔·拉波波特也在内):

“……在19世纪初期,我们的资产阶级结束了革命性的破坏事业之后,便开始否弃他们的伏尔泰主义哲学。〔……〕

“在历史上将被称为资产阶级世纪的19世纪末期,知识分子企图借助康德哲学来粉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

“一个吃着香肠、每天收入五个法郎的工人很明白:老板在掠夺他〔……〕

“问题提得不对,〔……〕如果基督教徒的上帝真的存在而且真的创造了世界,他所作的也不会多于这些。”(《列宁选集》中文第2版第2卷第205~206页)

四段引文都有引号,第一、二、三段无后引号,最后一段即第四段有后引号。引文中第一个省略号是原有的,其后四个带六角括号的省略号为本书所加。

独立成段的引文,比正文多缩进两格,即第一行开头空四格,转行空两格(分行排列的诗歌每行开头都空四格),可不加引号,但引文前的正文末尾应有冒号或破折号。缩排的引文可改变字体字号,也可不改变;如果改变,则引文同正文的区别更明显。例如:

(2)最好拿一段古代作品来看看。下面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战国策》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篇的头一段: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把这一段用现代话说一遍,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别。(吕叔湘《语言的演变》)

(3)关于海南岛烧荒开山破坏自然资源的最近一篇报道,我见于《中国法制报》1987年5月26日3版上,读后,8年前的浓烟烈火久久地困扰着我,不得安宁。现将此文实录于后——

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绵延百里,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个闻名的绿色王国。4月上旬的一天,我们驱车向五指山的主峰驶去。

…………

(徐刚《伐木者,醒来!》)

(4)就在那样不平凡的时刻,在那个可纪念的地方,我第一次听见唱:

二月里来,好风光,

家家户户种田忙。

…………

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吴伯箫《歌声》)

例(2)引文提行缩排,使用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引文前用冒号提示。例(3)引文提行缩排,使用与正文一样的字体,引文前用破折号提示。这两例引文第一行缩进四格,转行缩进两格。例(4)引文是分行排的诗歌,每行都缩进四格。缩排不加引号,可保持版面的简洁,有时还可省掉引号形式转换的麻烦,如例(2)引文原有的双引号可保持原样,不必转换成单引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4
楼主你好。
首先,你要搞清楚,引号所引用的内容是否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果不是那当然不能在里面用句号,即使是在句末也不可以。如
我答得那么好楼主都不选我,我就要找楼主“探讨人生”了。
我看着天上那些诡异的“眼睛”。

然后,当里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时,就可以分是不是在句末,一般来说,
1.在句末的话通常会把句号放在里面。
如,我笑着说:“楼主肯定会选我的。”
2.在句中的话,如引用诗句通常是不需要加句号的,引用别人说的话那就要加。
如,我深深折服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中。
我好像听到楼主说了句“小jimjo同学说得真好。”

希望对你有帮助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05
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

如果引者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那么为了保持引语的完整独立性,末尾的标点应该放在引号之内。例如: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吴晗《说谦虚》)

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末尾不能有标点,标点须放在引号外面。例如: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引语末尾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第3个回答  2011-06-04
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某个句子时,句号在外,此时引入的话相当于插入语,不应影响整句话的断句,即无论这句话是否保留不影响标点符号使用 。某人说的完整的话时句号在内。例如,他说:“《葬花吟》中‘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句话很不错。”
第4个回答  2011-06-04
当要强调某个词或词语的时候放在句号里面如:这真的就是传说中的“麒麟”呀。
当是一句或一段说的话时,应该在句号外面如:甲说“我爸爸今天去外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