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如题所述

《简爱》的爱情哲学
是建立在经济、精神平等的基础上的,对现代女性的婚恋观念的确立起着积极的作用。简爱,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出身卑微,相貌平凡,却从不以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从简爱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
《简爱》的故事梗概
讲述了孤女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养于舅母家,备受虐待,后被舅母打发到孤儿院去。孤儿院环境恶劣,但她顽强地活了下来。毕业后,简应聘去当家庭教师谋生。主人罗切斯特性格忧郁、喜怒无常,但经过较长时间接触,简发现罗切斯特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刚毅,渐渐对他产生了感情。当他们在教堂举行婚礼时,简爱痛苦地发现,原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妻。简爱悲伤地离去。后来,与她离散多年的叔父病故,遗赠给她巨额财产。因不能忘情于罗切斯特,她重回故地,才知数月前疯女人纵火而死,罗切斯特为救她被烧瞎了双眼。简爱立刻去向他倾诉衷情,两人终缔良缘。后来,罗切斯特在伦敦医好了一只眼睛,和简爱生下了一个男孩。
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4月21日~1855年3月31日),英国女作家。夏洛蒂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做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于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长篇小说《简·爱》。《简·爱》创作于工业时期,女主人公简爱不屈不挠,敢爱敢恨的性格很好的体现了女性追求平等的时代进步思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