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票为何没人造假?上面写了啥?

如题所述

古代的“银票”就一张纸,可为什么没人敢造假?专家:你看纸上写了啥!

众所周知,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时期。在北宋初年的时候,人们所使用的货币除了最基本的金银之外,还有就是“铁币”了,但这种货币体量大面值小,不便于流通,于是人们就发明了交子。后来经过各朝各代的改革,就有了“银票”的出现。

但与此同时,‘银票造假行业’也随之诞生了。在纸币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就有许多人企图造假,从中牟利。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人们也开始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防止造假的发生。

到了明末清初时期,随着银票技术越来越成熟,基本上已经没有人敢造假了。那也许你就会问了:技术再成熟,这银票不就一张纸,为何就没有人敢造假了呢?



首先来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由国家颁布相应法律打击造假。在古代有着明确的规定,伪造假币是斩首的重罪。因此在古代时,每张银票上都写得有:“伪造者处死”的相关字样,目的就是用来威慑那些企图通过伪造假币来谋取利益的不法分子。

因此有些专家学者还表示,古代银票虽然就一张纸,但当你看到银票上写的字,你还敢造假吗?

第二,朝廷严格控制银票的印刷材料。要知道,古代时用于印刷银票的材料并不是普通人就能够造出来的,也只有官府的相关人员才能具有购买这种特殊材料的资格。再者来说,用来印刷银票的纸张数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在清朝时期,就已经将银票的纸张换成了白纸或者是高丽纸。

而这种原料民间是很难伪造的,并且官方还明令禁止民间任何人以任何名义进行购买。



第三,朝廷隔三差五就会更换银票的“票板”;为了防止造假,朝廷将银票的发行周期定得特别短,不像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纸币一样,隔好几年才更新一次。并且,在发行周期发生改变的时候,其“票板”也会随之改变。所以有时候,新的纸币已经发行出来了,但那些企图造假的人还没来得及更换票板。

第四,在银票上绘制各种复杂难懂的图案。古代人虽然没有像我们现在一样拥有高科技的图案绘制技术,但古人们的智慧却是不容小觑的,他们不仅只在银票上绘图,还会在上面盖上专用机构的印章,其位置也有严格的规定。除此之外,还会加盖很多“套章”,让企图造假的人很难下手。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有了原始水印技术和防伪印章技术了,这更是让想造假币的人无从下手。我们现在纸币上所用到的水印技术,就是学习了古人的。

而防伪印章做得最好的,便当属明清时期的晋商了。为了防止银票造假,他们发明了一种“微雕章”,而其中微雕的内容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并且还会故意刻错几个字,增加防伪的力度。

再有就是相当复杂的“密押技术”了,这同样也是晋商采用的一种类似于密码的防伪技术。据记载,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私营票号,从1826年到1921年,数十年间,就换了三百多套密押,外人根本无法破译。据说有了这个技术,就没有发生过一起冒领的事件。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古代银票防伪技术的简单概述了。总的来说,银票(纸币)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古代商业的繁荣与发展,而防伪技术的出现和完善,更是古人智慧的完美体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