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借入外债其主要目的是不是用于购买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来发展本国经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有人说借入

外债后要兑换成人民币,如果是这样的话,其目的就是加大本国基础货币的供给了,那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何必多此一举呢?
还有,外债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是不是通过购买国外的消费品,然后投放国内收回本币来实现的?

政府发行债券,也就是国债,的情况有很多,必须分别讨论:
1. 发行债券的原因一定是财政赤字。在中央银行不独立的时候,政府可以直接发行货币以弥补赤字,这样做很容易引起恶性通胀。在中央银行独立运行的条件下,政府只能通过发行债券来维持政府的运行。
2. 在资本市场开放的国家,政府发行的国债可以由国外机构或个人购买,形成所谓“外债”,也可以由国内机构或个人购买,那就谈不上外债还是内债。日本的国债就是基本由日本国内机构或个人购买的,我国前一时期购买日本国债,反而不受欢迎。
3. 欧洲债务危机的国家,例如希腊,由于本国缺乏流动性,采用统一的欧元又不可能使这些政府采取任何具有实质意义的独立货币政策,所以他们的国债是真正的“外债”。
4. 购买先进设备的实质是政府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确实以向世行和亚行贷款,还有通过中信在海外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过。但几乎没有通过在海外发行国债进行融资。中信的债券也不是以国债的发行的。在这种形式下,借入外债的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并不是政府。而且,借入的外债因为购买设备而直接汇到国外,没有增加国内的流动性。
5. 以发行国债的方式调控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做法在改革开放前,特别是解放初期,实行过。现在都是央行通过利率和存款准备金进行调节。原因之一是现在的货币发行量太大了,几百上千亿的国债也许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二是现在没有人重视通过财政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6. 通过投放高价值商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在五十年代采用过。现在国家不限制个人购买超高档奢侈品的原因也许除了存在必须开放商品市场的国际压力之外,回收人民币的效果也是驱动力之一。
7. 国外不发达国家的政府确实有过借外债(而不是发行债券)弥补赤字的做法,但很危险。赤字意味着偿还能力差,如果有国家或机构愿意借债给这个政府,也一定是有条件和代价的。
8. 为平衡经常项目逆差而发行国债,这是美国目前债务政策的实质。因为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不可以直接借给美国政府钱,所以当美联储想给美国经济注入流动性时,就在公开市场买入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债,这就是所谓QE2。当前的情况是美联储的其它货币政策已经达到最大限度的宽松或扩张了(利率已经接近零了),所以才用购买国债的方式。
总之,发行国债(或者借外债)的效果,要根据具体国家的经济情况和金融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预测和评估。追问

我想知道借外债弥补财政赤字的过程。如果外币可以直接在国内流通,那固然是个好方法;如果不能直接流通(像在我国),那么借入的外债是不是先用于采购国外的商品,然后投放入国内市场出售,其出售所得的人民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呢?
在什么情况下借入外债中的货币同本国货币是一致的呢?本国货币可以直接在国际市场上流通?人民币自由兑换跟这个有关系吗

追答

情况依然根据国家不同而不同:
1. 例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国债都是以本币形式发行的,于是没有你说的问题。
2. 欧元区发行的国债都是以欧元形式,就是你说的外债与本币一致的情况。
3. 主权货币国家借入外国货币,如我国,一定是采购商品(例如机器设备),进行投资,然后通过出口换回的外币偿还。但这种情况应该理解成本国的外汇储备有限而又要购买国外商品,与财政赤字没有必然的联系。
4. 也有的国家在处于困难时期,例如缺少粮食,那就利用借来的外汇直接购买这些短缺物资。或者在发生货币危机时(例如当初的亚洲经济风暴),借来的外汇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在保障自身金融体系平稳运行的条件下,期待将来利用出口(或旅游外汇收入)偿还贷款。这类贷款通常由世界银行发放,贷款的同时附带一系列要求。可能不能解决本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最终造成偿债困难。
5. 人民币实际上是可以通过发行人民币债券使人民币国际化,但肯定不是唯一或主要的办法,因为我国的货币体系与美国不同。美元的基础就是美国国债。人民币目前正在通过货币互换(成为别国的储备货币),贸易结算货币协议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离自由兑换还有一段距离。

追问

那就是说政府借入外债通常以对外发行债券或者对外贷款的形式进行,一般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和发展本国经济。
那么我还有一个问题,下面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
“若国际收支长期处于盈余状态,会减少国内消费与投资,使社会总需求减少,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如果出现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赤字将由外汇储备或通过对外举债偿还,必将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发生。”
你的回答非常好,对我很有帮助,希望以后能...

追答

你引的这句话是目前流行的关于国际收支状态的观点,但是要举例反驳这句话太容易了:德国长期处于盈余状态,德国经济并没有发生问题;美国长期处于国际收支赤字状态,至少目前还没有导致通胀。如果有人说“如果你没有强大到如德国,就不要长期盈余;如果没有强大到美国,就不要长期赤字”,又有多少人会接受呢?类似这样的观点看上去很有道理,其实应该是伪命题。
经济学应该重新寻找理论的起点。有钱总不是坏事,问题是如何花钱;欠账总是要还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还。我国政府实际上就是不知道如何化这些巨额外汇,美国就是不知道做世界老大的成本究竟有多大,这两个政府将世界搞得不安宁。我感觉,在目前情况下相比,我国的状态还好些。
我国在历史上经历两次大的国际收支盈余,一次是丝绸之路时期的丝绸(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后500年左右),一次是19世纪的茶叶,这两个时期导致了西方世界的流动性缺少。但那么多流入的黄金和白银并没有给我国带来好运,不管是对政府还是对人民。有点冤:挣到了钱却没过上好日子。希望2000年以来我国的这次国际收支盈余(2000年时我国的外汇储备才1655亿美元,现在是3万亿美元)不要再重复历史。如果真的重复了历史,也许要再等200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华民族才有出头之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25
第一种说法,以前存在。就是政府通过借入外汇或黄金来增发货币。目前这个情况,政府已经不用借入外汇储备或黄金来发行了。可以直接发行货币。这个做法跟金本位和金汇兑有关。现在,这两个都不流行了。外债弥补财政赤字?您是想说从国外借款然后用作财政支出?追问

我想知道借外债弥补财政赤字的过程。如果外币可以直接在国内流通,那固然是个好方法;如果不能直接流通(像在我国),那么借入的外债是不是先用于采购国外的商品,然后投放入国内市场出售,其出售所得的人民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呢?
在什么情况下借入外债中的货币同本国货币是一致的呢?本国货币可以直接在国际市场上流通?人民币自由兑换跟这个有关系吗

第2个回答  2011-05-25
很遗憾啊,我还真是倒挺希望咱国家是赤字的!政府是这样说的,我们用外汇买国外的高科技产品的,不错,是有这么一回事,可是作为世界的第一大外汇国,中国的外汇大多用来买美国等国家的政府债券了,可悲啦!经济危机一发生,中国的那个外汇的损失可真不是一个惨能形容啊!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有这样的目的,可是单靠发行国内货币来达到扩张基础货币的目的,那后果可能只有是通货膨胀了!借入外债也得是硬通货,不然还不是要吃亏!
弥补赤字可不是购买外国产品哦,赤字是说明我们国家没钱啊,收入小于支出啊,这时候那有钱去买东西,应该是减小财政支出,扩大出口!实现外汇的增加!才可缩小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