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中的古今异义有哪些?

《阿房宫赋》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议
《谏太宗十思疏》的词类活用,古今异议
《种树郭橐驼传》的词类活用,古今异议
能找到多少算多少

《师说》中的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无---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泛指低等教育场所
  8.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1.今之众人---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04
<<师说>>
古今异义:
走;古义:跑.奔.直走咸阳.
今义:行.
钩心斗角:古义:钩心指建筑物攒聚,斗角指檐牙相对.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今义:常用来比喻用尽心机,明挣暗斗.
气候:古义:雨雪晴阴.而气候不齐.
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复:古义:又.再.复道行空.
今义:重复.往复.
落:古义:座.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今义:下降.衰败.
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中的铛.石.块.砾意为当作铛.当作石.当作块.当作砾.
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中的云和龙是出现霁和出现虹.
朝歌夜弦.中的歌是唱歌,弦是弹琴.
楚人一炬.炬是放火.
可怜焦土.焦土意是成为焦土.
族秦者秦也.族是灭族.
(2)名词作状语
骊山北(从北)构而西(向西)折.
廊腰(像人的腰部)缦回,檐牙(像鸟嘴)高啄.两个都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辇(乘辇车)来于秦.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朝(早晨)歌夜(晚上)弦.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3)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是镜,以......为镜)之.
(4)数词用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参考资料:<<中学教材全解>>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6-01
《阿房宫赋》中的词类活用 四海一的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的北和西,名次作状语,向北和向西
辇来于秦的辇,名次作状语,乘车
朝歌夜弦的朝和夜,名次作状语,每天早晚
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燕赵之收藏的收藏,韩魏之经营的经营,齐楚之精英的精英,皆指金银珠宝
名次作动词:朝歌夜弦的歌和弦,唱歌、奏乐
第3个回答  2007-06-04
《师说》文中重点实词与虚词
1.师
在本文中,“师”字共出现了五个常用义项,分别是:
①老师 ②以……为师 ③从师 ④学习 ⑤指有某种专业技能的人
例如:
①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以……为师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③从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学习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不耻相师
⑤指有某种专业技能的人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耻
文中的“耻”,做“以……为耻”讲,为意动用法。
如:①不耻相师 ②耻学于师

3.于
①在 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对于 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③被 如:不拘于时
④比 如:师不必贤于弟子
⑤向 如:学于余

4.其
①那些 如: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他,他们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他的,他们的 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大概,表推测 如:其皆出于此乎
⑤确实,表加强语气 如:其可怪也欤
大概就这些吧~~~我们月考刚考完这些……
第4个回答  2007-06-02
买本参考书看看,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