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限高”标准严格限制新建高度250米以上建筑?此举具有哪些必要性?

如题所述

建筑“限高”标准严格限制新建高度250米以上建筑,此举的必要性如下。

一、建筑“限高”标准


日前,国家发改委出台《“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了一项“限高”要求,要求建设单位不得修建超过500米的新建筑,对250米以上的建筑业进行严格控制。

开发商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把大楼的高度拉长到了极限:南京江北国际金融中心从600米下降到499.8米;苏州中南中心从729米下降到499.15米;西安中国丝路中心大楼从501米下降到498米。

二、此举的必要性


近年来,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消防风险、垂直交通堵塞以及对环境的潜在危害等问题频频受到人们的关注。

每增加50公尺,建造费用就会提高20%。大楼越高,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地基要打得更深,柱子也要更厚,玻璃幕墙也要加固,外面的维修系统也要做得更好。

而且,为了保证大楼内部的交通便利,还需要加装一部高速升降机。

另外,在超高层建筑中,每50米必须有一个安全层,并有相应的防火设备,以便于在火灾时进行紧急撤离。


以上种种原因均使超高层住宅的入住率低于一般住宅,并且随着楼层的增加,其得房率也随之降低。而且超高层的建筑成本太高,这就造成了更高的房租和销售成本。

这一高一低,使得超高层的性价比越来越低,渐渐失去了它的光环,导致了它的高空置率。

而且,就算是正在使用的超高层,也有先天的缺陷。现在的消防梯子,通常都是爬上一百多米,也就是说,一旦发生火灾,救援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超高层建筑能耗过大,与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不一致。有资料表明,在150公尺的超高层建筑中,单位电梯的耗电量要比100公尺的单位多4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31
各地拔地而起的高楼,实用性并不强,入驻率也偏低,已经违背了摩天楼与城市文化、环境、感官等和谐共融的初衷。
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楼的系列问题必将会不断冒出,化解的成本也日益增大,派生的社会问题错综复杂。所以,“限高”实属必要。为了让城市更人文、更便利、更宜居、更安全,我们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通盘考虑。
第2个回答  2022-08-31
是的,现在国家已经有这个限高的政策,如果楼太高,一旦遭遇地震和一些不可抗力因素,人们都非常难以逃命,只有死路一条
第3个回答  2022-08-31
确实是这样的,是能够保证安全性,而且能够避免受到雨的暴击影响到整个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