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吗?

如题所述

新冠疫情已经发生两年了,但全球疫情仍没有即将结束的趋势,这使得大多数人都想知道,新冠疫情到底什么时候才算结束。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答案,因为影响防疫的因素十分复杂。这意味着新冠疫情还无法在短期内结束,同时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另一类问题的发生,即人们的心理健康。

近期,一档名为《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的节目邀请了中科院院士、临床心理学家陆林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在讲座上,陆林表示由于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以及长期持续,将导致人类的心理健康,而且这一影响可能持续长达20年之久。陆林指出新冠疫情的发生让大众中患PTSD的概率增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种类的心理疾病。

PTSD这个词对于不少人来说并非第一次听到,而且经常从美国大兵群体中听到,但并不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疾病。那么PTSD到底是什么疾病?新冠疫情对大众心理已经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寻求健康的心理?

什么是PTSD?

PTSD,中文全称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指的是一个人在经历或目睹了人类死亡事件,或者受到死亡威胁、躯体的完整性受到威胁等情况后,个体出现了持续性或延迟性的精神障碍。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PTSD的主要症状有三种,分别是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创伤性再体验症状,而且儿童和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

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表现为患者长期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相关的事物,还有些患者出现选择性失忆,无法回忆起创伤事件的细节。警觉性增高症状表现为患者过度警觉,长期导致精神过度紧张,进而引发更严重的精神问题。创伤性再体验症状指的是患者在梦中、记忆中重复出现与创伤事物有关的内容,导致患者深陷其中。

在新冠疫情中,有的人因为家人患病去世而出现PTSD症状,这源于他们在遭遇新冠病毒侵袭时面对丢失生命的恐惧和不安,这属于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

新冠疫情对大众心理健康造成什么影响?

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心理疾病呢?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定义了超过400种心理疾病,常见的疾病就有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睡眠障碍、强迫症、进食障碍等。其中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睡眠障碍在大多数国家中占主要比例,我国抑郁障碍的发病率高达7%,而美国至少有两成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

说回新冠疫情对大众心理健康的影响,疫情造成了哪些心理问题呢?陆林教授表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研究团队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针对大众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发现有超过20%的人表现出了PTSD症状。即使新冠患者经过治疗痊愈了,也可能留下心理健康问题。还有一些群体的心情明显根据时间变化而变化,早上感觉心情挺糟糕的,到晚上则相对好一些。

在2020年新冠疫情出现后,有调查显示全球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障碍发病率高达24%,与疫情前的数据相比明显升高了。陆林教授表示,除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之外,人们在疫情前遇到的事物也可能成为在疫情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隐患,例如在工作上遭遇巨大的压力、在学校遭遇过校园霸凌等等。

如何在新冠大流行时代寻求心理健康?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地演变,人类的防疫措施不能完全杜绝病毒的传播,新冠疫情未来将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如何让大众的心理更加健康,成为了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对此陆林教授指出,我们要及时发现一些心理问题的信号,这些信号平时在我们看来并不明显,例如胃胀胃痛、食欲下降、口腔溃疡等。

以上这些症状通常会被认为与心理健康无关,实际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除此之外,如果发现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现象,也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在生活习惯方面,要保证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饮食和睡眠,坚持锻炼身体。关于睡觉时长的问题,陆林建议小学生要睡够10小时,中学生要睡够9小时,高中生要睡够8小时,成年人尽量在12点前睡觉,而且不要熬夜,你做到了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