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灯光》的历史背景

如题所述

本文写于1942年2月,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这是正义与邪恶决战的关键时刻,中国的抗战前途在许多人看来云雾重重,扑朔迷离,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岁月,作者在这段时间带着苦闷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情绪,写下了《灯》等一系列散文,这些文章,都被一个信念贯穿着的,那就是全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正义的最后胜利。

《灯》的各部分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文章共写了三类灯——无意中使人受惠的灯;虽是有意施惠,但仅仅是为亲人、情人而点的灯;不仅有意,而且完全是为救护一个陌生人而点的灯——就如同三个里程碑,实现了由“具体物质的灯”到“抽象的灯”的升华,同时又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逐步推向了最高峰。随着作者由见灯→爱灯→赞灯→信灯,感情也由开始的窒闷→畅快、安定→微笑,由此而得到启示,使作者在最黑暗的年代看到了光明,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本文作者王愿坚是当代著名作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他的作品真实、生动、感人,最著名的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本文写于解放前夕。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一场激烈的围歼战前夕,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写战斗打响以后,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郝副营长毅然点燃了书,结果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最后写这场围歼战获得了彻底的胜利,而那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而献身的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加上这样的开头结尾,显然是在告诉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郝副营长生前的一段话,可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事情发生在建国前的1947年,当时除了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农村是没有电灯的。而郝副营长跟“我”一样,“从小生活在农村”,因此也没见过电灯。

事情发生于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大概是中原地区。所以我判断应该是,我军的战略反攻时期,就是挺进中原。文章说是初秋,刘邓大军正好是1947年6月30日反攻的,而且在1947年得10月10日中央发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时间正好吻合。
国共两党与1945年抗战结束后就开始和平谈判,但都无重大成果,军事摩擦倒是不断。1946年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解放战争爆发。第一阶段,1946年夏至1947年6月中共属于守势,甚至离开延安。第二阶段,1947年7月至1948年9月,战略反攻时期,故事应该发生于这一时期。如果上点纲的话,营长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毛主席当初对于能否反攻成功,力挽革命事业之狂澜,也没有十分把握,已经做了最坏打算,取得辉煌胜利,有点意外,这也是多亏了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所以,这充分证明营长的牺牲多么具有历史革命意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多么来之不易,都是如营长一样的英雄的鲜血与盛,生命换来的!
这么说可以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27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一场激烈的围歼战前夕,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写战斗打响以后,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郝副营长毅然点燃了书,结果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最后写这场围歼战获得了彻底的胜利,而那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而献身的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加上这样的开头结尾,显然是在告诉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郝副营长生前的一段话,可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事情发生在建国前的1947年,当时除了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农村是没有电灯的。而郝副营长跟“我”一样,“从小生活在农村”,因此也没见过电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0-12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一场激烈的围歼战前夕,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写战斗打响以后,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郝副营长毅然点燃了书,结果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最后写这场围歼战获得了彻底的胜利,而那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而献身的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加上这样的开头结尾,显然是在告诉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郝副营长生前的一段话,可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事情发生在建国前的1947年,当时除了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农村是没有电灯的。而郝副营长跟“我”一样,“从小生活在农村”,因此也没见过电灯。
第3个回答  2012-03-06
王愿坚:(1929年生)当代作家。山东省诸城人。幼年在家乡读书,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当宣传员。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第4个回答  2023-10-07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一场激烈的围歼战前夕,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写战斗打响以后,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郝副营长毅然点燃了书,结果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最后写这场围歼战获得了彻底的胜利,而那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而献身的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加上这样的开头结尾,显然是在告诉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郝副营长生前的一段话,可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事情发生在建国前的1947年,当时除了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农村是没有电灯的。而郝副营长跟“我”一样,“从小生活在农村”,因此也没见过电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