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雷诺日产三菱三分天下 危急存亡之际谁能率先突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文:懂车帝原创 李德喆

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5月末,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推出了全新的合作战略。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实行“引领者-伴随者”模式。不光对三家公司的主营市场进行了划分,而且还相应确定了每家企业今后重点负责的产品。按照联盟的说法,“三家公司将覆盖所有细分市场和技术,涉及所有区域,惠及每个用户,同时助力提高各自的竞争力和可持续盈利能力。”

根据规划,日产的主要经营区域为中国、北美和日本;而雷诺则依旧深耕欧洲、南美洲等地大本营;三菱则继续开拓东南亚和大洋洲市场。与此同时,新战略也指定了日后新车型的研发方向,C级SUV归日产,B级SUV由雷诺负责开发,同时各家的产品平台将进一步优化,并同样遵循“引领者-伴随者”的模式。

从中国用户的角度来看,日产主导中国市场完全在意料之中。中国市场之于日产,就好比荆州之于三国。日产在中国摸爬滚打十七年之久,从刚成立时年销量仅6.5万辆到去年全年销量已经超过117万辆。在今年疫情车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日产在中国的整车销售突破了1200万辆大关。另外,像轩逸常年占据家轿榜单头名,天籁、逍客等产品也长期在各自细分市场表现出色。

不过日产在中国市场也有弱点,那就是新能源。日系三强中的另外两家日本品牌,本田和丰田在中国市场近年来不断在新能源领域发力。像今年丰田推出了E进擎系列纯电动车型,本田也在今年推出了新的混合动力系统。反观日产,在新能源车型上却举步维艰。在产品上也只有轩逸·纯电这一款车充当门面。或许近日传出日产与欣旺达联手研发动力电池一事,将有可能推动日产在新能源事业上有点起色。

将中美两块蛋糕,尤其是中国市场全盘划给日产,雷诺和三菱两家就会那么痛快的放手吗?显然不会。虽然东风雷诺在4月宣告解体,留下一盘散沙,但换一种角度来看,或许这是雷诺在华另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日产在中国乘用车市场风生水起,可在轻型商用车市场却未能脱颖而出,合资公司也一直处于尴尬境地。这对于雷诺来说或许是一次机遇。要知道,有着120年 历史 的雷诺在欧洲轻客市场可是常年位居榜首。

另外,从雷诺最新发布的在华战略也可以看出,雷诺未来在华战略就是要走差异化路线,像商用车和新能源两大板块,近来新成立的新研发中心等等,未来都将会是重点发力对象。而三菱虽然体量最小,但是三菱去年在中国市场势头良好,全年累计销量达13.6万辆,同比增长3.5%。虽然近日有传闻称三菱有意缩减美国市场规模,但是就中国市场现状来看,也许短时间内难以撼动其在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说,虽然日产先拿下了“荆襄九郡”,但雷诺和三菱却从未轻言放弃。

在疫情影响全球的大背景下,没有一家车企能够独善其身。虽然雷诺日产三菱重新划定了在全球的“势力范围”,但想要真正除病祛疾还是要向自身开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发布的战略规划中,还是在三家企业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都提到了要精简业务和缩减成本。

如何精兵简政成了摆在三家车企面前的新问题。当然,这并不是退出一两个区域市场就能解决的,必须要针对痛点有的放矢。像是日产,2019财年净亏竟高达6712亿日元,这是公司十多年来的首度亏损。对此,日产方面提出在确保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避免过度扩张,包括产能减少20%,全球产品从69种精简到55种以下,固定成本要减少3000亿日元等等。

雷诺和三菱两家在降本增效上步调也基本一致。像雷诺决定将全球产能在未来四年内减少70万辆;暂停在摩洛哥和罗马尼亚计划中的产能扩张项目;优化行政和营销成本以期节省7亿欧元等等。三菱方面也在此前表示将削减日本工厂的产量,员工薪资也将缩减10%,高管工资将削减近一半,并且今年将取消绩效奖金等。

然而,对于三家车企来说,纵使削减再多成本,也要全身心聚焦主业,如果连自己最后的阵地都守不住的话,就算像国内某些车企到最后卖房卖地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