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想妈妈。刚入园都会出现
分离焦虑的症状。习惯了妈妈陪在身边,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是胆怯和排斥的,更加渴求妈妈的陪伴。孩子最起码会哭上一个星期。
解决办法,上学前在孩子的手上留下妈妈的吻,让孩子想妈妈了,就把妈妈的那个吻放到自己的脸上,让孩子明白妈妈就跟这个吻一样,一直陪伴着他。这个方法特别有效,幼儿园老师根据绘本
《魔法亲亲》推荐的,而且内容根据自然界的真实现象和心理学结合创作的,真正从根源上缓解分离焦虑。还有一部绘本《小猫头鹰》,我们这边有幼儿园的校长拿着这本书给分离焦虑的孩子一遍一遍不厌其烦
地念这部绘本,这个虽然不如《魔法亲亲》的方法简单且没那么快见效,但是也能缓解。孩子小,你跟他讲道理,他未必听得懂,听懂了也像
心灵鸡汤一样,只能顶几分钟。孩子不太理解文字说明之类的语言,而绘本更直观更具体形象的展示在孩子面前,而且一部绘本都是心理专家育儿专家反复推敲推倒重来建立在科学依据之上的,现在学校里面都在推广早期阅读,因为行之有效。
第二:上厕所。上学前就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己上厕所很重要。因为幼儿园里面的孩子几十个,老师不可能像爸爸妈妈在家里一样,有一两个人把精力用在一个孩子身上,老师也是分身乏术,这一天下来腿脚冒烟儿,筋疲力尽,幼儿园老师真的很辛苦,在这里必须要肯定,我们学校的老师就特别尽责,刚入园,老师都把孩子们尿的裤子用塑料兜一个一个装起来,等家长来了告诉孩子尿了,换上了新的。孩子拉粑粑了,还怕吓着孩子,一边安抚一边兑热水帮忙冲洗,把拉的衣服都给帮忙洗了,等家长来了给我们。孩子自己能上厕所了,也会从心理上帮孩子减轻压力,试想老是尿裤子或是自己不会提裤子,首先孩子自己不自信,自卑,觉得自己做不好。其次,当别的小朋友已经适应了,独立上厕所了,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还欠缺,就会越发不想上幼儿园了。
第三:吃饭。在家里很多时候自己不会拿筷子勺子,家长都会帮着喂。到了幼儿园都是自己吃饭。要学会用勺子。孩子越早掌握这些本领,就能越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一次一次的让老师教,一遍一遍的重复练习,孩子自己也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有时可能不会也不会去张开嘴巴说,有需求也不会勇敢的讲出来。当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他才能越发的自信,而吃饭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入学前半年就可以在家慢慢培养了。
第四:同学交往。现在一般一个家庭就一到两个孩子,很多家庭孩子是这个家的重心,处处以孩子为中心围着他转,说什么是什么,甚至也不乏小皇帝的存在。到了幼儿园,大家都是平等的,同学之间的交往都是在磨合中的得到提升,有些孩子不合群,可能平时跟小朋友接触少了,不太感接触家人以外的朋友。其次,别人并不会按照他的想法和心情进行游戏,包括争抢玩具之类的,都会导致矛盾的产生,家长别太担心,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要孩子别受伤,这么小的孩子内心都是很单纯的,好了吵吵了好,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脸上挂着泪就又笑着和好了,就是在这样的磨练中学会沟通,交往的。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学会了一项技能:商量。
第五:早上起不来。规律的作息,一定不要让孩子晚上看电视太晚,越看越清醒,早上起不来更不想上学了,尤其冬天的早上,大人也想在暖暖的被窝里裹着不想出来,何况还是孩子。晚上早点睡觉,早上叫床方式:给孩子按摩,很舒服的睁开眼睛。放音乐,音量别太猛,活泼一点的儿童音乐,增加孩子的
精气神。跟孩子一起刷牙洗脸,有个人作伴会更有动力。
第六:还是不喜欢上学。在家里无拘无束,全家人都围着他转,他喜欢这种感觉。所以很多孩子还是会因为学校里面的规律而不是十分乐意的去上学。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里面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向人生迈出重要的一步,正是这些规矩让他们学会了成长,成天散漫地状态怎么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家长要给与理解,即使孩子不喜欢上学,也要坚持去送上学。
下雨天让孩子打着伞去上学,晴朗的天气让孩子骑着自行车,滑板车,或家长用逛
菜市场购物的小车推着去也行。给孩子尽量多些快乐的感觉,多变些花样,增加新鲜感。